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蛇背上的天师 > 第52章 寻宝大米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阿弥陀佛,佛祖普度众生。小道长自然是可以瞻仰的。”丁僧淡淡道。

    “那好,小道便和丁师傅一同前往。”惠功道。

    待二人走到洞口时,外面天已经大亮,洞外的雨也早已经停了,云开雾散,秋阳高照,昨夜的一切,仿佛梦境一般。

    丁僧从包袱中取出木鱼和木槌,在洞口找个位置坐下,敲着木鱼念起经来。

    惠功不大懂,但也不好打扰,便也找个地方盘膝坐下,吐纳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丁僧念完了经,惠功便也睁开眼,不经意的一瞥,忽然在洞壁上发现了一块凸起的石头,石头凸出洞壁约二尺,宽二尺多,顶部貌似是平整的。

    惠功忽然想起白龙洞的“猛虎衔石匣”来,他日自己若是学会了《元意札记》中的所有术法,应该也可以利用这个石块做一个藏东西的迷阵。到时候自己也留下两封信,信里面分别装上白玉散、冰晶丹、、、

    “小道长,您在想什么?”丁僧见惠功出神,不由得开口问道。

    “哦,没什么。经念完了我们便走吧。”惠功搪塞道。

    “好吧。”丁僧说完,便带头走出了洞口,再没有回头。

    走了一阵,二人都觉得有点饿,遂来到一户人家,准备化缘。

    由于在麸子洞周边,丁僧与农户认识,二人很顺利的解决了早餐问题。只是农户有些疑惑,丁僧三人的香火钱足够他们吃喝,为何今天突然跑来化缘。

    过完早,一僧一道继续往大米山而去。

    想起丁僧在洞口念经时的情景,惠功不由得问道:“丁师傅,为何你们念经的时候,要去敲那木鱼?”

    “小道长可曾听过三藏法师西天取经过通天河的故事?”丁僧问道。

    “好像是说唐僧师徒过通天河,没有船,河里的大乌龟便驮着师徒四人过河,对吧?”惠功疑惑的答道。

    “对的,吾辈僧人念经时敲木鱼,便和这个故事有关。”丁僧点点头道。

    “哦?那丁师傅快讲讲看。”惠功忙催道。

    “且说那老乌龟驮着唐僧师徒四人过了通天河。分别之际,老乌龟托唐僧向佛祖问一声,自己修行千年,何时能褪去一身龟壳,位列仙班。

    唐僧欣然答应。

    谁知到了大雷音寺,唐僧光顾着求取真经,把这事给忘了。返回大唐的途中,师徒四人再次坐在老乌龟的背上渡过通天河。到了河中心,老乌龟突然问及此事,唐僧一脸懵,此时才想起自己忘了问佛祖。

    老乌龟见唐僧支支吾吾,便明白唐僧是把这事儿给忘到女儿国了。感觉被轻慢的老乌龟一生气,直接往水里一沉,师徒四人连人带经书便立马落了水。

    师徒四人忙将经书从水中捞起,然后在河滩上晾晒。

    老乌龟心怀怨恨,便口吐狂风,要将经书吹走。师徒四人忙将经书收好,匆匆离去。

    待师徒四人点验经书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部《起死回生经》,唐僧断定经书是被老乌龟吃了。于是,孙大圣同猪天蓬一起将那老乌龟擒来。

    师徒四人命老乌龟交出《起死回生经》,谁料老乌龟将头缩回壳中,丝毫不配合。于是孙大圣便拿起金箍棒,不停的敲那老乌龟的龟壳。

    老乌龟最终还是没有吐出《起死回生经》,无奈之下,师徒四人只得放老乌龟离开。所以后世的僧人在念经的时候,便要天天敲打老乌龟的化身——木鱼。

    传说乌龟之所以如此长寿,便是因为这老乌龟吃了《起死回生经》,所以才活得久。”丁僧讲完,擦了擦头上的汗。

    “原来如此。丁师傅,您要是那老乌龟,您会把经书吐出来吗?”惠功一脸坏笑道。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小道长你太坏了。”丁僧皱了皱眉头道。

    二人一路说说笑笑,走了三天,方来到了大米山。

    又走了几个时辰,方才到了大米山寺门口。

    二人刚进寺门,便有一位小沙弥迎了过来。

    “这位师傅,这位道长,不知二位到本寺有何事?”小沙弥问道,心下对惠功二人有些疑惑。

    “阿弥陀佛,贫僧早先听闻寺中有佛宝,今特来瞻仰。这位小道长是贫僧的朋友,是来凑热闹的。”丁僧双手合十答道。

    “瞻仰佛宝啊,请先随小僧拜见方丈吧。”小沙弥得知二人来意,便欲引二人面见方丈。

    “烦请小师傅带路。”丁僧道。

    “二位请随小僧来。”小沙弥说完,便将二人往寺内引。

    “还未请教小师傅法号?”丁僧边走边问道。

    “小僧法号贤霄。”小沙弥答道。

    “贤霄师傅,这寺内目前有多少僧人?”丁僧问道。

    “本寺目前只有我师傅,也就是方丈,以及五个师兄弟,共计七人。”贤霄答道。

    闻听此言,丁僧和惠功心里都有些疑惑,按说一个有佛宝的寺院,不会只有这么几个人,而且也没几个香客。

    “其他的师傅是出去云游了吗?为何这么大的寺院只有七人?”丁僧不禁问道。

    “这个您还是去问我师傅吧。小僧知道的不多。”贤霄平静的答道。

    二人见贤霄如此,便不再问。

    不一会儿,二人来到大雄宝殿,一位白胡子的老和尚,正在敲着木鱼念着经。

    “师傅”贤霄叫了一声“这位师傅和这位道长前来瞻仰佛宝。”

    老和尚停止诵经,睁开双眼,徐徐站起身,然后冲贤霄摆摆手,贤霄会意,双手合十行完礼便出去了。

    “阿弥陀佛,老衲乃本寺住持恩孜,今日两位贵足踏贱地,敢问贵上下?”老方丈双手合十,躬身询问道。

    “小僧姓丁,原本在麸子洞内的寺里清修。”丁僧答道。

    “小道惠功,本是龙王庙住持众善道长的弟子,如今四处云游。与丁僧是故交。前几日路过麸子洞,拜会丁僧。闻听丁僧欲来贵寺瞻仰佛宝,遂与丁僧一道前来。”惠功躬身回礼道。

    “原来如此。”老方丈点点头道。

    “二位远道而来,且随老衲去后堂稍坐片刻。”恩孜邀请道。

    “有劳方丈了。”二人同时说道。

    “二位请。”恩孜说完,便引着二人来到后堂坐下。

    不一会儿,贤霄便端着茶盘过来,给三人一一上了茶,然后退去。

    众人喝完茶,惠功忍不住问道:“敢问方丈大师,这佛宝现在何处?不知小道是否有缘得见?”

    “阿弥陀佛,实不相瞒。这佛宝已经被毁了。二位怕是要白跑一趟了。”恩孜叹口气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