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丈大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既是佛宝,又怎么会轻易被毁坏?”丁僧有些质疑道。
“也罢,二位请随老衲来。”恩孜见两人如此反应,明白见不到佛宝是不会罢休的,于是便带着二人来到后殿。
后殿中供着一尊五尺来高的弥勒佛雕像,青石雕就。弥勒袒胸露乳,面带微笑,栩栩如生。不过让人奇怪的是,佛像的肚脐处,有个碗口大的洞。
雕像本是露出地面的一块青石,不知被哪位巧匠雕为了佛像,看起来,这弥勒佛就像是从土中长出来的一样。
恩孜冲佛像拜了三拜,然后回头冲二人道:“阿弥陀佛,这便是佛宝。”
“这便是佛宝?”惠功有些惊讶,丁僧则是皱了皱眉。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这便是佛宝。”恩孜双手合十道。
惠功沉默了,丁僧则是先拜了拜,然后仔细围着雕像转了几圈。怎么看,都只是一尊普通的石雕佛像,不知如何能称为佛宝。
二人对了下眼神,然后齐齐看向恩孜,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阿弥陀佛,且让老衲讲述一下这佛宝的由来吧。”恩孜叹了口气道。
“一百多年以前,本寺第一代方丈独自一人来到此处,立志修建庙宇,弘扬佛法。
方丈时而在山上采药,时而下山给人治病和化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建起了第一间佛殿。虽然墙是用石头砌的,佛祖的塑像是用泥塑的。
而后老方丈继续努力,逐渐有了僧舍等,但依旧只有老方丈一人。
有一年,一位游方的僧人路过本寺,一连在本寺住了十八天,每天除了吃,便是睡觉。寺里面的事一点不帮忙,也从不见其诵经礼佛。老方丈虽看在眼中,却也没有说什么,一直和颜悦色。
第十九天的时候,那僧人吃完饭,来到了佛殿后边,也就是此处。见老方丈正一手拿着锤子,一手拿着凿子,正在一块山石上雕着佛像。老方丈手心磨起了血泡,也只是稍稍停了下,便继续锤打。
僧人见状,便上前道:‘这雕像交给我吧,贫僧出家以前做过石匠’。老方丈见僧人帮忙,便开心的将锤子和凿子交给他,然后回僧舍喝水去了。
待老方丈再回到此处时,那僧人已经没了踪影,只有放在地上的锤子、凿子,以及一尊雕刻好的弥勒佛像。
方丈不由得感到惊奇,毕竟他离开以期,佛像还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按他的推算,还要好几天才能完成,不成想,这一会儿的功夫,雕像便好了,而且极为细致,神态逼真,宛若弥勒佛在眼前一样。
见雕像完成,方丈立马对着弥勒佛拜了三下,忽然,半空中传来一个声音:你很不错,好好修行,他日若有难处,可在鸡鸣三声时来至此处,此事不足为外人道,切切。
方丈闻听此言,方知遇到菩萨转世了,于是又跪下冲弥勒佛拜了三拜。
从此以后,老方丈更加虔诚的修习佛法,修建庙宇。
一年,天干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百姓自己都饿着肚子,前去化缘的老方丈自是收获寥寥。百般无奈之下,老方丈在鸡叫了三遍的时候,来到弥勒佛像前。
不曾想,弥勒佛的肚脐中,竟然流出大米来。
老方丈忙用僧袍接住,不一会儿,米便不流了,再看佛爷的肚脐孔,依旧是实心的。掂了掂手中的米,正好够老方丈一天的饭。
老方丈忙跪下磕头,感谢佛爷的馈赠。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只要米够老方丈一天的量,便不再有米粒出来。
某天,老方丈照例去接米时,肚脐孔中竟然流出三个人的米来。老方丈有些疑惑,不知为何今天超了量。
没过多久,一对逃荒的父子便来到寺中求助。老方丈一看,顿时明白了。直呼佛祖显灵。
越来越多的饥民闻讯赶来寺中,而无论当天来多少人,佛肚里总是能流出够所有人吃饱的米来。
饥民们吃饱了,便动手帮忙建造寺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寺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因着弥勒佛肚脐中流出的大米养活了大家,老方丈便将此寺命名为:大米山寺。而这座无名的山,也因寺而得名大米山。
饥荒过后,有的人回故土去了,有的人则留了下来,拜老方丈为师,皈依佛门。
老方丈一人守着弥勒佛像的秘密,直到坐化之前,才将其告知新一代方丈,并嘱托其若非必要,不得前去求米。
几代传承下来,这佛宝便传到了老衲手中。”
恩孜讲完,惠功跟丁僧都愣住了,没想到眼前的这尊石像竟然就是传说中的佛宝。
“那这佛宝又是如何被毁的?”丁僧急迫道。
“哎,说来这佛宝被毁,老衲有很大的责任。”恩孜叹了口气继续道。
“老衲出家以前,本是大米山附近的村民,家中只有老父亲和一个弟弟。
老父亲去世之前,将我兄弟二人叫至床前道:‘老汉一生可谓茅房里抽烟——勤扒苦挣,虽称不上富裕,但也垦得良田十余亩、攒得白银五十余两。我要去见你们的母亲了,你们且记住,地里埋着数不清的财宝,要好好珍惜。’
父亲交待完遗言,便合上双眼,咽了气。
我兄弟二人将父亲安葬以后,弟弟便拿着锄头,整日在地里挖掘,找寻财宝。挖了几天,一无所获。弟弟便找到我,跟我商量分家的事。
弟弟提出:五十余两白银归他,十余亩地归我。我没有什么意见,便按着弟弟所说,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地,而弟弟则是拿走了五十余两白银。
弟弟带着银子离开了,说是去做买卖。哪知不到两年,弟弟便被人捆着来到了我面前。弟弟一见我,忙喊哥哥救命。
我一问,才知道绑弟弟的人是赌场的。只因弟弟欠了人家一百两银子的赌资,这才被人绑到了我面前。
我又气又恨,但也没有办法,毕竟是自己亲弟弟。长兄如父,父母都不在了,我必须管他。
于是在弟弟发誓痛改前非以后,我用大部分地契加上一年多来的积蓄,换来了弟弟的一条命。然后将剩下的地也交给他以后,我便外出给人做工谋生。
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本寺。看见佛像的第一眼,老衲便感受到了佛祖的慈悲和威严,于是便在本寺出了家。
前任方丈见老衲勤奋好学、朴实善良,便在圆寂之际,将衣钵传与老衲。
老衲担任方丈,本欲将本寺发扬光大,却怎么也没想到,竟然给本寺带来了一场灾难。”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