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在宋朝建设盛世 > 第261章 会死人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仁宗听了包拯的话,先是楞了一下,接着……

    他看向了旁边的那些诸位大臣们,然后再比对一下包拯所谓的:高高在上得大人们。

    嗯……这些人,可不就是大人们吗?

    再看看旁边的宋方时,仁宗忽然眼睛瞪大了。

    不错……这……

    这个宋方,他全身上下,哪里有一点点“大人”的样子呢?

    这……想来想去,仁宗忽然想起来一个词儿:泥腿子!

    不错,这就是泥腿子啊。

    这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啊!

    闭上眼睛,仁宗忽然想起来,自己离开皇宫的时候,遇到的那些在街上的普通百姓。

    形形色色,千般万种……

    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表情和情绪都有,但是……

    他们的那种神态,那种表情,包括眼底的那种情绪……

    不就是宋方此时……或者说是宋方身上一直存在的那种感觉吗?

    百姓,平民啊……

    一个真真正正,接地气的平头百姓啊。

    宋方站在了原地,眼看着仁宗盯着自己看个不停,宋方也有点纳闷得挠了挠头。

    而因为这个动作,仁宗更加确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旁边的诸位大臣也看向了宋方,看到了宋方的那个下意识的动作。

    富弼也明白了,感情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始终觉得看这个宋方有点别扭,或者说……不对劲儿呢。

    原来,这宋方根本就不是个正儿八经的“官儿”!

    “陛下,您可以仔细得观察一下,这宋方,一副老实忠厚的样子,偶尔也有一丝狡黠,可是这说来说去,都是典型的百姓模样啊。”

    “占了便宜就高兴,喜形于色。不刻意城府,也不自矜身份。”

    包拯得话,也让众人恍然。还真是这样。

    这家伙,从头到尾,就跟我们不是一路人啊。

    原来,打从一开始,这家伙就是一个打入了众多大臣们中间的一个泥腿子啊。

    韩稚圭也是忍不住说道:“难怪我老是看他不顺眼呢,感情是这么一回事儿。”

    可以说,今天站在陛下面前的这些当朝大臣们,哪个不是身居高位?一步一步得爬上来的?

    他们一生经历了多少磨难坎坷,早就做到了心有丘壑,早就学会了把自己的城府藏起来。

    那些在他们手底下的官员们,见到他们,哪个不是战战兢兢的?

    为什么说不怒自威,那就是一种气场,一种高高在上的,官员的气场。

    当然了,这也是做官的乐趣啊。如果没有了这种乐趣,大家还做什么官呢?

    可是这个宋方呢?

    所有人看着宋方,都觉得……这个人真是打破了常规了。

    这家伙,虽然说是平步青云,没有那种城府和丘壑,但是……

    按照大家的想法,你也算是皇帝身边的人了,这身价自然是水涨船高,你应该学会当一个会摆威风的官啊。

    但是你做到了吗?

    没有!

    出去之后,你的这种形象,放在大家的眼中,就是在丢脸,丢陛下的脸,丢所有官员的脸啊。

    宋方被所有人盯得有点不舒服了,挠了挠头,然后说道:“嗯……要不……咱们说点正事儿?”

    包拯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宋方跟那些灾民们说起了厢军的事情,还问了那些灾民们的意见,问他们是怎么想的……”

    这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把注意重新投注到了包拯的身上。

    是啊,他们怎么想的呢?

    “肯定是愿意当厢兵了,这种事情都不用考虑。以往不都是这样吗?”

    韩稚圭开口说道。

    仁宗也点了点头,他觉得韩稚圭说的不错,以前都是这样的。

    其他的臣子们也纷纷点头赞同。

    你们不为了当厢兵,造什么反啊?

    那不是给自己找难看吗?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儿啊。

    包拯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他们……他们不想去当厢兵。”

    “什么?”仁宗顿时楞了一下,然后拧着眉头说道:“包拯,把话说清楚,为什么不想当厢兵?难不成?有人威胁他们?”

    老祖宗当年想出来的点子,传下来多少年了,什么时候出错过啊?

    但是现在,你居然给我说,老祖宗错了?开什么玩笑啊?

    眼看着大家都盯着自己,包拯摇了摇头,然后说道:“陛下,还是让宋方说吧!他……就是他,从灾民的口中,把这话问出来得!”

    宋方顿时笑了起来,终于是……让我开口说话了啊。

    他向前走了一步,然后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要是说,真把那些灾民纳入厢兵的话……”

    “那么,他们以前生活的地方,是不是就此被荒废了?我说的对吗?”

    仁宗点了点头,这一点不需要隐瞒。

    宋方继续说道:“咱们大宋朝以前的规矩,那就是无论是什么情况,也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发生了灾荒,那么……马上把那些灾民中的青壮纳入厢军。”

    “然后,那些老弱病残,就不管不问了。是不是?陛下,您不觉得,这种行为很不到的吗?”

    仁宗叹了一口气。这种事情,他当然知道了。

    说起来,为了宋朝的江山稳固,好多的事情,大家都没有宣之于口,心照不宣罢了。

    眼看着仁宗没有训斥自己的无礼,宋方也放下了心。

    您不生气是吧,那我就敢放心大胆的说了。

    “陛下,这人啊,都有故土难离的情结啊。甭管那地方有多破,有没有发生过灾荒,那都是百姓们的家乡,故土。”

    “那都是他们成长的地方,那里有他们的家人,有他们的父母、兄弟、姊妹、亲人……”

    “但是……一旦纳入厢军之后,他们就要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生养他们的地方。他们能不去吗?”

    “不能!”

    宋方的声音变得大了一些:“因为……只要你被纳入厢兵,你就要听官府的话,官府不会给你铁饭碗的同时,再让你端着铁饭碗在家里混吃混喝。”

    “他们要让你们去别的地方,你不去是吗?可以,有的是办法弄死你。”

    说到这里,宋方看了看旁边的韩稚圭。

    “要说担心他们造反嘛……那密县的百姓们,可是说了。只要有一口饭吃,不让他们饿死的话,谁会去造反?”

    “谁要是敢提造反,那就是跟他们过不去,就是不让他们过好日子,那么……他们自己都会先联合起来,把那个造反的人弄死!”

    说到这里,宋方低下头,一脸严肃得说道:“陛下,这些,都是他们的原话啊。而且……在我临来之前……百姓也让我给您带了一份礼物。”

    仁宗愣住了。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事情居然是这样的。原来,别人口口声声说那些要造反的叛民,都是那些快要被饿死的百姓?

    但是……

    为什么以前的那些官员们总说,那些就是一群不知感恩戴德的刁民,不管给多少的钱,给多少的粮,都无济于事?

    为什么这出入就这么大呢?

    仁宗点了点头,然后一个侍卫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包袱。

    宋方把包袱打开了。

    看着里边有几块黑乎乎的东西,仁宗拧着眉头问道:“那是什么东西?”

    看起来,有点像是……焦炭?

    韩稚圭倒是感觉,这有点像是矿石一类的东西。

    想来,那些百姓是发现了某处出矿石了,所以让宋方带过来邀功吗?

    宋方把一块黑乎乎的东西拿在了手里,然后说道:“陛下,这就是……那些灾民们用来果腹的东西。您知道这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

    “您一定不会知道,我说了,您可能都不想听!因为……这些东西,是用树皮、草根、野菜合着观音土做的饭团子啊……”

    他看着旁边的一众大臣,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笑容,继续说道:“你们谁吃过这些饭团子吗?你们没人吃过,你们甚至见都没有见过。”

    “但是就是这些饭团子,就是这些东西,还能让那些灾民们稍稍抵抗一些饥饿。如果没有这些东西……”

    “请诸位大人告诉我,他们在只有饿死一条路的情况下,不造反,又能干什么呢?”

    仁宗呆呆得看着宋方手上的东西,他感觉自己全身的力气,好像都被抽离了身体一样。

    过了好一会儿,仁宗站了起来。

    然后慢慢得走向宋方。

    旁边的内侍连忙跪在了地上,磕头阻拦道:“陛下,不可啊……”

    仁宗没有理会内侍的阻拦,他径直来到了宋方的面前,然后从宋方的手上,把那“饭团子”接了过来。

    接着……

    仁宗一口咬了下去。

    他居然没有咬动。

    那饭团子的坚硬程度,超出了仁宗的想象。

    好不容易才从上边咬下来一块,仁宗嚼了两口,然后……

    那混合了泥土的硬茬子,划破了仁宗的牙龈,有鲜血从仁宗的口中流了出来。

    “宋方,你敢下毒!?”

    有个内侍一脸惊恐,然后喊了一句。

    接着外边瞬间冲进来了一群侍卫,准备当场把宋方拿下。

    “退下!”

    仁宗开口呵斥了一声,然后直勾勾得看着宋方:“他们就吃这个?”

    宋方点了点头,他也想不到,仁宗会直接这么吃下去。

    想了想,宋方开口说道:“他们会放在水里煮熟,做成稀粥喝。这样硬吃,胀腹,会死人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