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 > 第61章 抽薪釜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吕布在试制新船的时候,巢湖的姥山岛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人便是向孙策献了“灭吕三策”的周瑜周公瑾。

    周瑜是以周氏家族代表的名义来见周泰的。

    还随身带了周家的族谱。

    在见到周泰之后,先是奉上一箱金玉珠宝。这些金玉珠宝都是孙策给的。在孙策家,这样的东西还有很多。

    别以为孙坚在雒阳只是找到了传国玉玺,这厮讨董时第一个进入雒阳皇宫,掘地三尺找财宝,那些太监、宫女、嫔妃们埋在地下的东西可不少。

    除此之外,战争便是财富分配的盛宴。

    孙坚平定零陵、桂阳叛乱,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谘,以及此前跟随皇甫嵩、朱?y等人镇压黄巾起义等等。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巧取豪夺,抄人家财,分配战争缴获,积累的财富恐怕并不比吕布所获的?坞之财少。

    所以,在派出周瑜去执行“灭吕三策”中的第一策……“釜底抽薪”时,便让周瑜带来了一大箱金玉珠宝。

    周泰看了一眼礼单和宝箱,眼中略有贪婪之色,不过,倒是没有失去理智,而是坦然地说道:“无功不受禄,公瑾此来,所为何事?”

    周瑜笑了笑,没有直说,而是先套近乎道:“小弟远道而来,不先请小弟喝杯酒水么?”

    “正该如此!”

    周泰闻言大笑,然后对左右亲兵道:“且摆下酒宴,吾与族弟公瑾痛饮。”

    亲兵们应了声诺,飞跑着准备去了。

    周泰则与周瑜并肩而行,走向姥山岛中的旱寨。

    ……

    当两人进入旱寨中的大帐时,酒菜都已经准备好了。周泰又叫来蒋钦等几位首领相陪,众人一一落座,觥筹交错,举杯痛饮。

    酒过三巡,周瑜见周泰豪爽热情,便觉得时机也差不多了,遂开口说道:“小弟此来巢湖,乃是受人之托,有两件事要同兄长商量。”

    “公瑾但说无妨。”周泰爽快地说道。

    周瑜点了点头,笑道:“这第一件事,乃是受族老所托,商量庐江周氏和九江周氏并族之事。”

    “并族?”

    周泰一听,顿时就有些不淡定了。

    九江郡的周氏与庐江郡的周氏,本是同气连枝、一脉相承。后来,在东汉初年,因为嫡庶之争,兄弟间闹了些矛盾这才分开的。

    分开之后,庐江周氏便世代高官显贵层出不穷,更有数人做到朝廷的三公之位;而九江周氏却一步步走向没落,等到周泰的爷爷那一辈时,更是受人陷害,为了活命,不得不落草为寇。

    传到周泰手上时,已经是第三代水贼了。

    而且,为寇的不仅是周泰一人,九江周氏近百人都在姥山岛上,已经变了水贼家族了。这对整个家族来说其实是非常不利的,万一被剿灭了,便意味着家族人丁大减,甚至有血脉断嗣之危。

    这也是周泰的一块心病。

    也正因为如此,周泰才不许水贼们抢劫百姓,也不许水贼们随意杀人放火,为的是想图一个好名声,使自己有机会被某方势力招安。

    之前答应跟随吕布,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那么……如果能与庐江周氏并族,以庐江周氏在士族世家中的声望,要将九江郡周氏洗白简直是易如反掌之事。这对九江郡周氏的整个家族来说,都是极为有利。

    不过,兹事体大。

    周泰虽然心动,但也不致于在酒桌上马上就答应人家。那样会让人家看不起,会觉得九江周氏想要讨好庐江周氏。

    想到这里,周泰便又故作矜持地问道:“两族分开已有一百五十余年,为何时至今日,庐江的族老们又想起了合族之事?”

    “乱世!”

    周瑜放下酒杯,正色道:“当乱世来临时,大家族们通常会有两种生存之法。一种是分家,通过分家并投靠不同的势力,以减少灭族绝嗣的风险;还有一种是整合并族,以凝聚家族的力量,在乱世中图谋自保。”

    “那么……周氏为何要选择整合并族,而不是分家以降低风险呢?”周泰有些不明白地问道。

    “人口!”

    周瑜又是先说了两个关键字,然后才接着说道:“对于人丁兴旺的世家士族来说,应该选择分家以降低风险。但是,对于人丁不是很旺的家族来说,就应该以并族为上策。

    咱们庐江周家虽有显贵不少,但却人丁不旺,而九江周家亦然。所以对于咱们来说,通过并族整合势力,才是在这乱世的生存之道。

    周泰闻言,有些心动了。

    毕竟这周瑜所说,句句都是在理。而且并族之后,有庐江郡周氏的声望和人脉关系在,对九江郡周氏也确实有非常有利的。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馅饼。

    周泰几乎没有理由不答应。

    在原本的历史上,孙策刚开始起兵时,周泰便带着数千水贼前去投效,很可能就是周瑜通过这种手段说服了周泰。

    而此刻,周泰也已经基本上明白了合族的好处。

    并且在心里认同了并族之事。

    于是,便对周瑜道:“此事尚需先问过庐江周氏的族老才可决定。公瑾且再说说……第二件大事。”

    周瑜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第二件事,也是受人所托,不过,却不是庐江周氏的族老,而是江东猛虎孙坚之子……孙策?”

    “孙策?”

    周泰有些诧异:“吾与孙策素未谋面,从无干系。他托公瑾前来说项,又有何事?”

    周瑜闻言,并没有直接说招纳之事,而是开口说道:“江东猛虎孙坚,勇而有谋,精明果断,实乃乱世之枭雄也。原本已经布局完善,取江东之地只在覆手之间,却没想到功败于垂成之际,而不幸殁于出岘山。

    然,孙坚虽殁,但其子孙策犹在。孙策虽年方十七,却勇略双全,比其父孙坚犹有过之。

    而且,孙坚旧部之中,尚有良将数十精兵数万,尽皆分散在豫、扬各地。这些人皆是忠勇之辈。更有孙坚妻弟吴景乃是丹阳太守,势力不可小觑。

    今江东孙策,想要继其父之大志,谋取江东以为基业。因闻得兄长忠勇之名,所以才备下厚礼,让小弟前来相请。”

    这话说出来,就有点让周泰为难了。

    ……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