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寒门巨贾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自得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乃是被火炮轰击所致,西城的大许多,却是被党项人挖了地道用炮药炸塌所致。

    党项兵马正在四处巡逻,点检诸部兵马。这倒不是为了整肃军纪,而是元帅赵维有令,要派兵马急袭鸣沙。

    天不亮就要拔营,诸军无敢抱怨者。

    赵维连夜处事,此时仍未得休息,浑不似年过花甲的老人。

    “禀元帅。”中军入帐直报,“范侍郎领东道兵三百一十六骑复归,正在北面的榆钱镇。”

    “嗯。”赵维放下手头公事,“着他就地休整,顺便收拢败兵。不必来应理。”

    “是。”

    这名中军才走,另一名中军又入帐直报:“禀元帅,西京亲军李玉成来报,宋振武一军尚未退返鸣沙,请求增兵拖延。”

    “可。”赵维与两位参军短短几句,“着西京亲军赵任、中京亲军赵崇前去追击,务必拖住东贼。”

    “是。”

    赵维又吩咐两名护卫道:“你二人去寻元遇恩、李克?e两位将军,令其即刻拔营,直扑鸣沙。”

    两名护卫持令而出,片刻不敢耽搁。

    振武一军分营列阵,徐徐后撤。先一步逃出的应理城百姓,或者无车马,或者少体力,已渐次拉长为一字长蛇阵。

    天亮后,时不时出现的党项斥候,让百姓们更加惊恐。

    “将军,西贼追上来了。”

    “列阵,把百姓保护起来。”

    “是。”

    振武一军各营渐次得令。

    第一营乃马军营,率先前出,驱逐党项斥候,清理左近六里的视野。

    第二营与第四营,分据左右,各列阵势将逃难百姓护在中间。

    任忠则率亲卫指挥三百余骑,与第三营合阵,作为殿军。

    三营兵马互相呼应,仿佛一个倒凹字。

    阵势列完,党项两路亲军也追了上来,各自骚扰振武一军。而先前与第一营缠斗的夏军李玉成部,则佯败退走。第一营都指挥使郑观担心有诈,未作追击。

    他依照旗令,走南路绕至第四营身后,为百姓争取撤离时间的同时,也策应本方军阵。赵崇、赵任,皆党项亲军将领。

    他们率军东征以来,胜负各有,于东征军中算不得翘楚。因此被派来消耗振武一军锐气。两人虽对赵维不满,但亦不敢怠慢。

    毕竟大军刚刚攻克应理,正在休整,他们这些后至之军,前出追击也是理所应当。

    原本神锐四军驻防应理与鸣沙,前番粮船一度中断,本应自鸣沙开拔的振武一军反被令待命。

    前次党项大军攻克应理,全赖李克桢间道偷袭。这次却不同,党项人越零波山而来,以密集的炮火掩护地道掘进,次日即攻克应理。

    振武一军整兵来援,却道逢逃难百姓,只得先掩护百姓撤往鸣沙城——那里尚有神锐四军第三营和千余韦州军。

    任忠的部下并不认为这是良策。

    相比于护送百姓回鸣沙,他们认为还是从速回返鸣沙,布置防务,向帅司求援更稳妥。

    可任忠既有决断,诸人也不能更易。振武一军自韩应甲治军时,便是军令听指挥、军法听虞候。

    面对三支党项骑兵的袭扰,振武一军缓慢而坚定的掩护着百姓后撤。

    佯作退走的李玉成部,变向迂回,想要冲击逃难百姓,利用这些人扰乱宋军甚至造成死伤。

    郑观得报,立刻遣两指挥增援,将李玉成部黏住,自己则亲率两指挥兜击其后。李玉成不得不退却,但他的败退却让赵崇和赵任看到了机会。

    此时振武一军大阵中,仅有六七百骑兵,而阵内还有许多百姓,变阵不易。

    赵崇攻左,赵任击右,两人同时转向,准备突入“凹”字的缺口。

    任忠率亲卫指挥与郑观所留一指挥骑兵,左冲右突,又是拦截,又是诱敌,将赵任的攻击拦住,第二营迅速变阵,炮轰铳打,刀劈杆挑,让赵崇部铩羽而归,死伤不少。

    阵中百姓初时惊慌失措,险些冲向第三营军阵,好在余智尚存,晓得刀杆无眼。赵任与任忠厮斗十余合,眼见赵崇败走,他也不甘人后,军中号角呜咽,尽数撤去二里。

    这却是赵任不甘心无功而退,打算与李玉成部夹击郑观的第一营。若能调动宋军步军来追,总会露出破绽。到时请吃一记回马杆,方教东贼晓得他厉害。

    宋夏两军自日出打至日落,各自死伤几百人,胜负不分。郑观未能吃掉李玉成,李玉成与赵任也不曾留住郑观。

    入夜后,便有百姓偷偷离阵,向四方逃窜。有那熟悉道路的便径直往鸣沙城去,走到半路,又纷纷四散。

    鸣沙城的烽火,烧透天际。

    任忠得报后,随即召集诸管营。

    “鸣沙有警,不能不援。”任忠说道,“二营和四营,先回援。”

    “是。”

    “尚有十余里道路,恐西贼作梗。”郑观说道。

    “不走陆路。”军行军参军李芝在沙盘上一点,“先夺此渡口,必有粮船往来,到时两营兵马自此登船回返鸣沙,自水门入城。”

    “不错,你们入防后,多调快船来渡口接应百姓,亦不必载往鸣沙,去灵州平乐、静西县都可。”

    杜易与樊之辅分别应命。

    “如果鸣沙城失守,两营兵马直接去峡口,接管炮台。”

    “是。”

    “到了峡口,若遇陶都参,便听他调遣。”任忠蹙眉,“若陶都参不在峡口,便听濮经略调遣。”

    “是。”

    任忠点头,又道:“明日第三营随我守御渡口,汝中你来负责策应。”

    汪仲锦与郑观各自得令。

    金鼓齐鸣,西贼北遁。

    陈安平看着兴高采烈的诸将,也颇觉欣慰。陈安平调集诸军给龙沟堡、平西堡解围的画略,总算是完成一半。而且先给龙沟堡解围,的确比先给平西堡解围更节约粮秣与兵力。

    这又是苏执礼与张尧文的方略长处。既然已接出铁林军,那么北上给平西堡解围也很有必要。

    今次这般顺利,倒不能忘了都省的功劳。

    虽然粮船一度中断,但二十余艘新式粮船,逆水行舟快如游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