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51章 奉天殿封赏,杨宪升任左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原侯府。

    桃林。

    “浙东大臣,这倒是有些难办。”

    李锦行坐在亭子里,想着朝堂上那些向他靠拢的浙东大臣,不禁有些头疼。

    徐妙锦看着李锦行忧心忡忡的样子,伸手温柔的搭在李锦行的脑袋上,轻轻的揉着。

    “夫君,近日以来,往侯府送礼的大臣多了许多。”

    “前些时日,你的生辰,朝堂文武大大小小的官员都送来了贺礼,库房已经堆满了,而且还有一些官员是亲自登门的。”

    徐妙锦语气轻柔,回想着这几日侯府的异常,也有了些猜测。

    她偶尔会去东宫陪常氏,马皇后寿诞的时候也会跟着进宫贺寿,留在文华殿和马皇后说话。

    显然她并不是什么都不懂得花瓶,相反,她对朝局的微妙变化已经有了些察觉。

    而且她也知道李锦行隐藏着的势力,不过她从来没有过问。

    “来送礼的大臣,把刘府,徐府等几个相熟之人的收下,让许茂将其余的全部退回去,以后也也这样做。”

    李锦行说着,心里也做下了决定。

    浙东大臣也好,淮西旧部也罢,李锦行不收无用之人。

    虽然这样做有风险,但是往往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

    ………

    翌日。

    奉天殿外。

    群臣分列青玉石阶梯两旁。

    “呜~”

    “咚!”

    “宣百官入朝!”

    随着一声鼓号声响起,群臣开始上朝,走进了奉天殿。

    而回京听封的进士三甲,则是在队伍后面,身着绿色官服,低着头小心谨慎。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皇上。”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神色俨然。

    朱标则是站在朱元璋龙椅旁,看着朝堂众臣。

    “宣旨。”

    朱元璋看着旁边的太监,示意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恩科进士李进,忠德贤厚,才华出众,勤勉廉洁,着任翰林院修撰。”

    “恩科进士李青、胡龄任翰林院编修,钦此。”

    “臣,李进(李青、胡龄)领旨谢恩!”

    在奉天殿的最后面,身穿绿色官服的李进三人立即站了出来,跪旨谢恩。

    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三个进士而已。

    虽然前途无量,但是终究还是太年轻,不成气候。

    就在众臣认为结束时,只见太监仍旧没有结束的意思,而是拿起了另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中书省参政杨宪,勤恳敬业,公忠体国,着晋升中书省左丞,加年奉五百担。”

    “钦此。”

    站在胡惟庸旁边的杨宪,听见圣旨内容,心情不由得变得激动起来,红光满面,整个人轻飘飘的。

    霎时间还有些精神恍惚。

    不过很快杨宪便反应了过来,身体颤抖着跪旨谢恩。

    “臣杨宪,领旨谢恩。”

    而相比于杨宪的春风得意,一些大臣则是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朝堂上也出现了些议论的声音,略显嘈杂。

    李善长则是站在李锦行身边,不着痕迹的看了李锦行一眼,没有说话,闭目养神,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不过李善长能保持冷静,心平气和,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站在李锦行身后的胡惟庸则是没有这么平静。

    胡惟庸整个人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下来,始终低着个头,心思跳跃。

    “杨宪啊杨宪,你何德何能,凭什么得皇上重视,爬到我的头上。”

    杨宪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自然没注意到胡惟庸的异样,不过就算是看到了也不会在意。

    这可是左丞!相当于副宰相!

    称为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多少士子文臣,毕生追求就是封侯拜相!

    而如今,杨宪年仅三十有余,便位居左丞,整个大明,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随口一言,便可断无数人之生死,大明各省各州,一纸调令,可指挥全国官吏!

    如此滔天权力,杨宪怎能不膨胀!

    李锦行听见朱元璋的圣旨,心里不禁摇了摇头,已经有了些猜测。

    “欲使其灭亡,先让其疯狂,这杨宪,怕是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

    不一会儿,今日的早朝便结束了。

    群臣开始缓缓离开奉天殿。

    直到走过石形拱桥,出了第一道宫门,大臣们才开始相互攀谈起来。

    整个宫道上陡然变得嘈杂起来,声音大了许多。

    而杨宪自然成了那个香饽饽,犹如众星捧月般,耀眼。

    “恭喜,恭喜。”

    “杨大人,恭喜啊!您担任中书省左丞,可喜可贺啊!”

    “没错,杨大人真是深得皇恩啊。”

    好些大臣围绕着杨宪,嘴里不断说着好听的话。

    言语里的称赞和羡慕不绝于耳。

    而杨宪也是一一回应,红光满面。

    “各位同僚,今日正好是在下的寿辰,本官今日已经包下了玲珑居,设下宴席,还请各位大人前来一起喝杯酒。”

    “哈哈,一定一定,杨大人,我等一定准时到达。”

    杨宪闻言,脸上笑意不断,步履轻快,精神抖擞。

    ………

    在众大臣后面,胡惟庸和李善长并肩行进。

    “恩公,你看杨宪那得意洋洋的样子。”

    胡惟庸看着前面风头正盛的杨宪,语气阴冷,充满了嫉妒。

    李善长也能理解胡惟庸的心情。

    胡惟庸能力不比杨宪差,甚至更强一些。

    甚至更早跟随朱元璋。

    但是在中书省却处处遭到杨宪针对。

    两人之间早已经是互相看不对眼,恨不得亲手杀死对方。

    如今杨宪却爬到了胡惟庸头上,胡惟庸自然难以容忍!

    “惟庸啊,我上次让你去扬州,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看着春风得意的杨宪,李善长心里也有了些危机感。

    但是却不是因为杨宪带来的。

    而是因为朱元璋的态度。

    “恩公,果然不出你所料,杨宪在扬州欺压百姓,强制要求所有百姓下田耕作。”

    “甚至还有一些耄耋老人也没有放过,每家每户,没有人休息,全都被衙役赶到了田里去耕作,这才有了扬州的丰收。”

    “扬州百姓畏之如虎,显然在扬州时杨宪施以暴,百姓苦不堪言,天怒人怨。”

    胡惟庸说着,将在扬州调查到的事情说了出来。

    “就这些?”

    李善长听完,不禁皱着眉头。

    “没错,恩公,我查到的就只有这些。”

    胡惟庸看着李善长的表情,有些疑惑。

    “唉,这些虽然可以弹劾杨宪。”

    “但是不足以让他致死,最多也就是治他一个施法过当之责,继续查,扬州的调查不能间断。”

    “杨宪在扬州干的事绝对不可能仅仅如此简单,必须得深入调查。”

    “等有了可以将其一击打倒,再也无法翻身的把柄时候,他就是一只手里的蚂蚱。”

    “想什么时候捏死他,便什么时候捏死他。”

    “随时可以给他雷霆一击,甚至还可以让其为我们所用!”

    “现在他站的有多高,将来就死的有多惨!”

    胡惟庸闻言,心里也是不禁点了点头。

    “是,恩公,属下一定继续调查,将杨宪在扬州的事查的清清楚楚!”

    李善长看着胡惟庸又恢复了斗志,笑了笑,没有说话,上前几步,赶上了前面的李锦行。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