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110章 朱雄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从李锦行任中书省左相后。

    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平原侯府。

    “恩师,恭喜恩师升任中书省左相。”

    黄鸣看着李锦行,神色略显激动。

    旁边还有杨林等都察院的御史。

    李锦行闻言,笑着点头回应。

    中书省左丞相,李锦行原本无官无职,如今称得上是一步登天。

    京城的聪明人很多。

    李锦行离京两年了。

    可却在朱元璋心中有如此地位。

    可见其恐怖之处。

    中书省左丞相。

    这个位置,李善长渴望,胡惟庸眼红。

    凡是能做到宰相的,无不是名垂青史。

    亘古历史之中也占得一席之地!

    胡惟庸早就将其视为囊中之物,可如今,到手的鸭子飞了,也让他心思一沉。

    胡府。

    李善长致仕,胡惟庸如今便是所有淮西党的领袖。

    “李锦行。”

    “就是不知道你能得意多久。”

    胡惟庸看着平原侯府的方向,眼神冷冽。

    执掌中书省两年了。

    中书省内的大小官员,对于胡惟庸的支持和拥护远远大于李锦行。

    更何况。

    中书省左右丞相。

    虽然一主一辅,但是并没有明确的划分,二者皆称相国,其地位不言而喻。

    …………

    时间缓缓。

    平原侯府。

    李锦行出了侯府,坐上马车,来到了皇城,东宫。

    没错。

    今日常氏临产。

    整个东宫都变得紧张起来。

    自从上次李锦行告诉朱标。

    并且态度强硬的和朱标争吵了一架,朱标这才没有熬夜批阅奏折。

    并且每日按时吃饭,药膳调理。

    全部由御医太医亲自熬制。

    如今朱标的气色已经好上不少,渐渐恢复,让李锦行松了口气。

    东宫内,如今的朱标只能在常氏的殿外等候。

    在这一刻。

    他仅是一个父亲。

    一个忐忑不安,担惊受怕的父亲。

    不一会儿。

    朱元璋也来了。

    他的皇孙出世。

    由不得他不重视。

    关系着大明的社稷。

    一刻钟。

    …………

    两刻钟。

    三刻钟。

    不知过了多久。

    直到一声婴儿的哭啼声穿破宫殿,打破了焦急的氛围,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参见皇上,太子殿下。”

    宫女走出宫殿,来到朱元璋和朱标几人面前,躬身行礼道。

    “怎么样了?”

    “启禀皇上,是个皇孙,太子妃娘娘母子平安。”

    听见这话,朱元璋和朱标齐齐松了口气。

    而后则是一阵喜悦。

    脸上充满了笑容。

    “哈哈哈!”

    “好!”

    “好!都有赏!全都有赏!”

    朱元璋不由得大笑着说道,心情愉悦。

    “标儿,你在这里看着,咱要将这个消息告诉你母后,她肯定会很高兴。”

    朱元璋说着,转身离开了东宫。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朝着文华殿赶去。

    而李锦行则是在东宫,待到很晚才离开。

    …………

    朱雄英的出生,一下子引起了众臣等重视。

    这可是未来的皇太孙!

    关系重大…

    平原侯府。

    李锦行从皇宫回来后,便抱着李谨年逗个不停。

    如今一切都在稳步向好的发展。

    朱标的身体稳定,日渐恢复。

    朱雄英平安降生。

    李锦行也得为自己的未来做起了打算。

    朱标不同于朱元璋。

    朱标对他的信任更胜一筹。

    如今,吴涛被李锦行安排进了工部。

    包括其余十一个弟子,也被李锦行安排进不同的地方。

    他不仅要为自己谋划,还要为李瑾年谋划。

    为侯府的将来谋划。

    “老爷,工部尚书到了,在正厅候着。”

    就在这时,许茂打断了正在陪着李瑾年玩耍的李锦行,低声禀报道。

    李锦行闻言。

    缓缓起身。

    不一会儿便来到了正厅。

    “下官工部尚书冯落,拜见相国。”

    冯落看着李锦行,连忙起身,神色恭敬,语气严肃。

    眼神里有些担忧。

    “相国大人,不知召下官前来,有何事吩咐?”

    冯落看着李锦行,心神有些紧张。

    不知道为何李锦行突然找他来干什。

    “冯落,工部制造的东西我也看过了,这个是一些农具的改良品,你可着令工部赶造,争取下一年春耕之前,将农具送到百姓手中。”

    “这样也能增加不少粮食产量,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李锦行一边说着,一边将一封信交给冯落。

    而信件里面,正是吴涛几人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

    “是,相国,下官遵命。”

    冯落闻言,接过信封,没有打开查看,而是立即应声答道。

    “嗯。”

    李锦行看着其人,点了点头。

    “我大明的火器,如今威力如何?射程有多远?”

    “回禀相国大人。”

    “如今大明火器有十余种,威力巨大,。”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拐子铳,最远射程可达四十五丈,可连续发射…”

    冯落如数家珍般的将现有的火器介绍了一遍,眼神里也颇为骄傲。

    “你去看看这本书吧,也许你能在里面找到一些灵感。”

    李锦行听完,点了点头,将旁边一本书交给冯落。

    正是吴涛等人“研究”的最新成果,关于火铳设计的一些尝试,不能保证有用,反正李锦行也是一知半解。

    倒不如交给专业的人。

    “是,相国大人。”

    “下官告退。”

    冯落闻言,来不及翻看,而是拿着书和信件离开了侯府。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