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117章 东宫明德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应天府。

    灯光摇曳。

    夜晚的京城,热闹似乎更胜一筹。

    秦淮河畔的船家供不应求。

    琴音缭绕,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望江楼。

    独属于望江楼的夜晚,更有一种凝神静气之效。

    李锦行坐在三层阁楼外。

    身旁摆放着一张矮桌,桌上正沏着一壶清茶,茶香弥漫,沁人心脾。

    身后的屏风上则是一幅颇有韵味的山水画卷。

    李锦行端起身旁的茶,轻轻的喝了一口。

    朱棣已经离开了一段时间了。

    不过李锦行仍然坐在原地,悠哉的喝着茶,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不知过了多久。

    门外这才响起了“咚咚”的敲门声。

    “进。”

    “先生,这位公子说是侯府的人,所以小的便把他带过来了。”

    “属下见过相国大人。”

    姚广孝看着李锦行,连忙站了出来,拱手道。

    “你先下去吧。”

    李锦行看着姚广孝,笑了笑,示意他坐下,对着其身旁的小厮吩咐道。

    “是,先生。”

    姚广孝坐在李锦行身边,也不客气,端起茶杯便给自己倒了一杯,没有着急开口。

    不知过了多久。

    “侯爷,此次我跟着燕王殿下回京,有意留在侯爷的侯府,不知侯爷可否收留?”

    姚广孝看着李锦行,神色飘忽不定。

    李锦行闻言,脸上却是泛起了笑意。

    “姚广孝,你本是燕王幕僚,为何会想着到我平原侯府?”

    “我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平原侯府,可比不得燕王府。”

    “侯爷,在下不过是一个白身,无官无职,平原侯府,燕王府,于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况且,我对侯爷的事也有所了解,侯爷对朝廷忠心耿耿,实乃我大明第一忠臣,却屡次遭受怀疑,难道侯爷心里就没有别的想法吗?”

    姚广孝看着李锦行的眼睛,语气笃定,眼神里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李锦行听见姚广孝的话,也没有生气。

    时刻以造反为目标的他,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

    姚广孝的胆子如果不大,也不至于整天怂恿着朱棣造反。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皇上怎么想的不重要,做臣子的,自己做好自己的事不就行了吗?”

    “你说对吧?”

    姚广孝听完李锦行的话,笑了笑。

    “侯爷说的是。”

    “你回去吧,以后的燕王,会成为你心中的雄主,他身边还需要你的辅佐。”

    说着,李锦行这才慢慢起身,离开了望江楼。

    姚广孝则是端坐在原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看着望江楼外人影绰绰的街道,思考着刚才李锦行所说的话。

    …………

    第二天。

    文武百官进宫贺正。

    朱元璋武英殿设宴,直至正午时分,群臣这才纷纷离开。

    徐达则是被朱元璋单独留下,拉着他来到了文华殿。

    “徐达啊,今日你嫂子亲自下厨,你小子可有福了,哈哈哈。”

    朱元璋拉着徐达,脸上全是笑容。

    徐达,是他一起玩到大的人里面,如今仍旧深得他信任之人。

    不一会儿,朱元璋便带着徐达来到了文华殿。

    与此同时。

    另一边。

    东宫。

    明德殿。

    朱标坐在首位上,面带笑容,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而在其下面,左侧首位上坐着的,正是李锦行。

    右侧则是蓝玉。

    在其后的则是一众武将和文臣。

    明德殿内的这群大臣。

    都是朱标未来的班底。

    也是他未来登基,大明的从龙之臣,必将位高权重。

    蓝玉对于朱标,自然是不留余力的支持。

    朱标,是除了朱元璋以外,唯一一个能压得住蓝玉的人。

    既是因为他的能力,也是因为常氏。

    除了蓝玉外,武将还有李景隆、徐辉祖等,都是朱元璋为朱标留的班底。

    文臣之中,除了李锦行外,多是洪武三年的进士。

    也算是李锦行的半个学生。

    不过能被朱标看重,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而值得一提的便是李青,也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虽然他只是个七品翰林,坐在文臣最末席,但是能进明德殿,已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得到了朱标的认可。

    “诸位,今日本宫设宴,不醉不归。”

    朱标站起身来,看着台下的众人,朗声说道。

    经过李锦行的再三劝阻,朱标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不少,如今已是渐渐好转。

    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哈哈,太子殿下相邀,乃是我等的荣幸,今日我等便不醉不归,来来,喝酒!”

    坐在首位的蓝玉,听见朱标的话,连忙举起酒杯,语气豪迈。

    整个人大大咧咧的,李锦行看着蓝玉的样子,闭口不言,端起酒杯慢悠悠的喝着。

    蓝玉,是除去徐达、汤和几人后的第一人。

    而且他还年轻。

    待过几年以后。

    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这一批武将,蓝玉可为第一!

    无人能及!

    所以,这也将是朱标登基后,最为倚重的武将。

    如今的大明虽然国力日渐强盛,但是边疆仍旧不太平。

    而朱标自幼便活在朱元璋的功绩下。

    本身压力巨大。

    他继位后,政绩不说超过朱元璋,但至少也要使大明的国力更上一筹。

    而大明已经平定。

    大明境外的各个异族,就是朱标登基后的第一个目标。

    他的屠刀必定直指域外。

    而届时蓝玉可为帅,出征异国!

    而且有着李锦行时常和朱标商量,朱标又怎能没有别的想法。

    天下太大,穷其一生,也不一定能走完。

    不过大明边境诸国,必将成为大明的属国!

    蓝玉也是因为朱标的关系,对于李锦行并没有那么仇视。

    但是绝对也算不上有好感。

    骄兵悍将。

    可不是说说而已。

    …………

    年关已过。

    京城也开始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百姓们忙着准备开春后的耕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

    对于百姓来说,没有什么事比春耕更重要。

    不过,今年朝廷户部给各户百姓发了许多新奇的农具,倒是在应天府的百姓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应。

    …………

    胡府。

    “存义,来坐。”

    胡惟庸看着李存义,笑着说道。

    “哈哈,多谢相国大人。”

    李存义对于胡惟庸也是比较敬佩。

    如今的胡惟庸,在朝野之中的地位,和李锦行相当。

    大明的宰相。

    自然是位高权重。

    而李善长隐退,胡惟庸就是他们在朝中的靠山。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