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120章 李善长的提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侯爷,我在兵部定当细心学习,虚心求教。”

    徐辉祖朝着李锦行拱了拱手,面色尊敬。

    “嗯,瑾年可是很念叨你这个舅舅,你去陪陪他吧。”

    李锦行说着李瑾年,脸上也不由得多了些笑容。

    徐辉祖闻言,脸上泛着笑意,起身朝着李锦行拱了拱手,这才转身向着后院走去。

    至于李锦行,则是起身来到了侯府桃林。

    这里宁静不染尘埃。

    仿佛世俗的一切在这里都被隔绝。

    六部,乃是中书省下的实权机构。

    都察院、翰林院、大理寺都是高官。

    李锦行和胡惟庸在朝堂上分庭抗礼,这些官员站位无非就是李党和胡党。

    当然也有一些中立派,互不相帮。

    而六部里面,自然也有李锦行的人。

    大臣们总有自己的秘密,就算如今有着蒋?,暗中监视着群臣。

    但如果有心的话,也并不是完全避不开。

    论心计,蒋?可玩不过胡惟庸和李锦行这些大臣。

    而六部之中,有多少大臣偏向李锦行,朱元璋也不一定知道。

    …………

    李锦行从来都喜欢做两手准备。

    确保万无一失。

    徐辉祖只是其中之一。

    胡惟庸和淮西武将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密切。

    由不得他不谨慎。

    他敢肯定,胡惟庸一定掌握了兵权。

    至少,两卫人马肯定能调动。

    如果孤注一掷,说不定他还能调动更多的兵马。

    至于原因。

    李锦行很清楚,因为他自己也能!

    所以,胡惟庸自然是可以调动兵马,甚至据李锦行得到的消息,京城卫里面,也有着胡惟庸的人。

    如果到时候胡惟庸发现这就是一个针对他的圈套,那胡惟庸必然会孤注一掷,甚至想要拉人垫背。

    而李锦行,就是胡惟庸的首要目标!

    李锦行也想带着徐妙锦和李谨年一起前往黄山。

    不过他一旦这么做,那必然会引起诸多的麻烦。

    朱元璋会怀疑,胡惟庸会多疑。

    能在慌乱的京城中保住侯府,必定要有兵权。

    京城卫里面有胡惟庸的人。

    但是皇城卫里,李锦行敢保证,任何一个人都是忠于朱元璋的。

    没有谁的手,能伸进皇城禁卫!

    所以这李锦行的另一个打算,便是东宫!

    …………

    东宫。

    崇文殿。

    “殿下。”

    李锦行走进崇文殿,向着朱标行礼,神色严肃。

    “锦行啊,你来了,坐吧。”

    “殿下,工部新研制了一种火器,威力比之前的火器提升了一倍有余,所以我想请殿下一起去看看。”

    李锦行笑着看着朱标,语气有些欣喜。

    这工部里面果然有人才。

    这件事距离他交给工部尚书那一本书,也不过月余,这就做出了成品,自然让李锦行高兴。

    这件事朱标也是知道的。

    李锦行教了他不少东西,对于理学,除了李锦行以外,估计就朱标了解最为宽广。

    作为太子,很多事并不需要朱标去深究。

    他只需要知道其中的利害,并且有着宽广的眼界就足矣。

    所以李锦行总是在东宫,时不时引导朱标,让朱标的眼界开阔了不少。

    同时朱标也更加的有魄力,更加的具有一个皇帝的威严和胸襟。

    而这也是朱标让李锦行教导朱雄英的原因。

    因为李锦行的东西,毫不夸张的说,可为万世开太平!

    朱标听见李锦行的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有些惊喜。

    “哦?”

    “这么快就有效果了?”

    “我记得你上次给我说这事还没过去多久?”

    “没错,殿下,工部里面还有着不少人才。”

    “哈哈哈。”

    “好,走,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工部新弄出来的东西。”

    朱标说着,就要和李锦行出宫,准备去工部看看这所谓的新式火器。

    “皇上驾到!”

    然而。

    就在这时。

    崇文殿外突然响起了太监的声音。

    “儿臣(臣)参见父皇(皇上)。”

    李锦行和朱标看着朱元璋走进来,立即躬身行礼。

    “免礼。”

    朱元璋看着二人,脸上带着笑容,显然心情不错。

    “谢父皇(皇上)。”

    “你们俩这是准备去哪呢?”

    朱元璋看着朱标和李锦行,面带疑惑。

    “父皇,今日工部新做出了一款火器,威力比之前的旧火器强了一倍,我和李相国正准备去工部看看。”

    朱标听见朱元璋的话,站出来答道。

    “哦?”

    “新火铳?威力强上一倍!”

    “好!”

    “好啊!”

    “走,咱也去瞧瞧,如果这火器是真的,那咱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可要提升不少。”

    朱元璋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盛,立即来了兴趣。

    “是父皇(皇上)。”

    李锦行和朱标闻言,拱手行礼,跟在了朱元璋身旁,一起出宫,朝着工部赶去。

    ……………

    与此同时。

    另一边。

    相国府。

    胡惟庸坐在院子里,前面摆放着一副棋盘,自己给自己下棋。

    日子倒是过得越发悠闲。

    “老爷,宋提督来了。”

    “让他进来。”

    “是,老爷。”

    胡府管家应声答道,不一会,便带着一个面容粗犷,气势如虹,身穿盔甲的武将走了进来。

    “末将宋宏,拜见相国大人。”

    宋宏看着胡惟庸,立即躬身拜道。

    “宋提督免礼。”

    “谢相国大人。”

    胡惟庸看着宋宏,眼神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宋宏乃是京城卫提督,也是胡惟庸的人。

    “相国,您安排的事,末将都已经办妥了,您放心吧,老相国收到礼物,并且老相国很满意。”

    “对了,相国大人,这是老相国让我带给您的信。”

    说着,宋宏从怀里拿出李善长送给胡惟庸的信。

    “嗯?”

    “恩公的信?”

    “恩公将这封信交给你的时候,可曾说了些什么?”

    胡惟庸接过宋宏手里的信,皱着眉头,疑声问道。

    “老相国说,让您注意李锦行的动向。”

    “并且说,老相国还说,让您记住他离京时对您说的话,以后就不要去浙江联系他了。”

    宋宏说着,也有些疑惑。

    他可是知道,胡惟庸和李善长关系密切。

    胡惟庸能有今天,全靠李善长。

    可如今李善长的话,怎么听着都像是要和胡惟庸不再往来,令人疑惑。

    “好了,你先下去吧。”

    “是,相国。”

    宋宏说完,这才慢慢退出了胡惟庸的书房。

    胡惟庸则是打开李善长的信,慢慢的看了起来。

    脸上毫无波澜,让人看不出一丝喜怒。

    随后,便轻轻将手中的信烧为灰烬,飘散如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