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137章 野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京城。

    皇宫。

    奉天殿。

    文武百官纷纷站立,高台上的龙椅空无一人。

    胡惟庸坐在群臣面前的木椅上,手里的握着朱元璋亲自赏赐的玉如意,神色威严。

    “我等拜见相国。”

    “诸位大人免礼。”

    “谢相国。”

    胡惟庸面对群臣,心境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便是皇权带来的快感!言出即法,天下莫敢不从!

    “相国,下官有事启奏。”

    待群臣站立,吴涛从队伍里站了出来,向着胡惟庸拱手作揖。

    如今李锦行虽然任吏部尚书,但是不在京都,所有大小事务,都由吏部侍郎吴涛代为处理。

    “吴侍郎有何事要奏?”

    胡惟庸看着吴涛,神色不变,语气悠悠。

    “启禀相国,处州知府调任中书省,如今知府无人担任,吏部任命官员皆被驳回,还请相国示下。”

    “此事本相另有安排,吴侍郎就不必担忧了。”

    “是,相国。”

    看着吴涛吃瘪,一旁的大臣也是心里思绪万千,有着很多的想法。

    “诸位大人可还有事启奏?”

    “相国,下官有事启奏。”

    听见胡惟庸的话,任洋从群臣里面站了出来。

    “相国,如今边关将士回京,驻扎京城大营,下官恳请由朝廷拨款,以表慰问,体恤军情。”

    “嗯,就依任大人所言。”

    ……………

    京城依旧繁华。

    酒楼茶馆,亦是一片热火朝天。

    朝廷的变动,与他们毫无关系。

    一架马车悠悠的行驶在街道上,艳阳高照。

    吴涛已经是宦海沉浮多年,自然不是那般的莽撞和天真。

    他知道,自己如今要做的,便是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事。

    不要让人找到机会弹劾。

    胡惟庸代天监国,时间不会太久。

    历朝历代,这可以算是开了一次先河。

    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

    就算对胡惟庸百般信任,也不可能让其长期代理朝政。

    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允许的。

    所以,胡惟庸嚣张不了多久。

    待朱元璋回京后。

    一切也都将恢复正轨。

    而且有着徐辉祖的暗示。

    吴涛也渐渐发现了些异常。

    这京城的风云变幻,全都集中在相国府了。

    ………

    时间荏苒。

    白驹过隙。

    离朱元璋前往黄山行宫已经两月有余。

    刚开始胡惟庸还有所收敛,行事虽有偏袒,但还算得上秉公办理。

    然而长时间的朱元璋对朝廷政务不管不问,全权交由胡惟庸处理。

    信任有加。

    胡惟庸也愈发的膨胀。

    整个人的威势在朝中已然可以独断乾坤。

    朝廷大小官员。

    凡是三品以下,都有着不小的变动。

    或是升迁、或是贬谪外放京都。

    都察院仿佛成了虚职,奏无可奏。

    翰林院也成了闲置。

    一群翰林整天在翰林院内读书品茶,无人问津。

    中书省下辖六部三院,如今六部如火如荼,三院则是悠闲自得。

    ………

    胡府。

    胡惟庸的书房内。

    章寻看着气定神闲的胡惟庸,眼神里充满了睿智和自信。

    “相国,如今朝廷上下唯相国之命是从,无人敢反对,可喜可贺啊。”

    “相国,如今已是七月天气,正值炎热,离秋季还有两月有余。”

    “届时,皇上回京,就算是李锦行,也不过是孤家寡人,跳梁小丑,相国翻手即可覆灭。”

    “朝堂之上,何人敢与相国作对?”

    章寻看着胡惟庸,语气略显激动。

    心里却是暗暗思索。

    他的意思可不仅仅是为了拍胡惟庸的马屁。

    如今胡惟庸已经尝到了甜头。

    体验到了皇权带来的滋味,食之入髓,又岂会轻易放弃?

    如今的一切,都是因为朱元璋黄山避暑。

    可一旦朱元璋回来,他所拥有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

    这其中的落差,不可谓小。

    胡惟庸听见章寻的话,心里也陡然萌生了一些想法。

    不过很快就被他掐灭了。

    只见胡惟庸摇了摇头。

    “章寻,工部尚书冯落,你可已经安排好了?”

    “相国,冯落已经答应,只是这火器制造图纸乃是机密,无皇上和太子殿下旨意,任何人不得查阅。”

    “连本相也不可以吗?”

    “相国,这新式火器乃是强军之本,冯落不过一个尚书,自然不敢泄露。”

    “现在所有的新式火器,皇上下旨全部封存,留以后用,这次冯落拿出一支,已是冒着天大的风险。”

    “由此也足以见得他对相国的忠心。”

    章寻说着,胡惟庸也是频频点头。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章寻看着胡惟庸,开口道。

    “相国,那兵部尚书任洋,前些日子前往京城大营犒军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何事?”

    “相国,任大人几次发现宋提督似乎和徐辉祖关系莫逆,相谈甚欢。”

    胡惟庸听见这话,心里莫名,一双犀利的眼睛盯着章寻,不知道其心里想法。

    “哦?那你认为呢?”

    “相国,下官以为,宋提督对相国忠心耿耿,此番怕是有人挑拨离间,故意使用的计策。”

    “而且徐辉祖乃是李锦行的人,徐辉祖此举,怕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

    章寻神色不变,语气不疾不徐。

    眼神里闪烁着自信和睿智。

    胡惟庸听完,没有说话,而是朝着章寻点头,罢了罢手。

    章寻见状,朝着胡惟庸拱手行礼,作罢,这才起身退出了胡惟庸的书房。

    “李锦行。”

    胡惟庸看着皇宫的方向,眼神里的渴望一闪而过。

    章寻的把戏自然逃不出胡惟庸的眼睛。

    “这宋宏,确实是越来越不安分了。”

    “敢公然违背我的命令,这刀得时常打磨,才能更加锋利。”

    宋宏是他安插进军营的棋子,不容有失。

    如今兵部尚书任洋已然在他的掌控之中。

    若是配合宋宏,他胡惟庸的势力即将达到一个牢不可破的地步。

    “两个月。”

    “还有两个月陛下就要回京了。”

    胡惟庸看着书桌上的棋子,如同老僧入定一般,喃喃自语。

    不知过了多久。

    胡惟庸这才缓缓回过神来,眼神里流露着一丝光芒。

    “来人。”

    “老爷。”

    “你派人去一趟处州,将我的亲笔书信交给李存义。”

    “是,老爷。”

    说完。

    书房里便再度陷入了沉默。

    胡惟庸听着窗外的阵阵虫鸣,心思莫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