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第一炮灰 > 第52章 攻入洛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董军和豫州军都是右翼面对压力,至少到目前为止,大体上还是一个五五开的局面。

    不过在这种时候,战前孙坚发布的一道命令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发布的那道命令是:取董卓首级者赏千金、封郡守。

    千金是一千两黄金,也就是汉斤六十二斤半,换算成五铢钱是六十二万五千钱,折合人民币九十三万七千五百块。郡守很好理解,就是市长级别的高官。九十三万,外加一个市长的官位,是个人都会玩命争取的。

    豫州军爆发出极大的战斗激情,几乎放弃了阵型,奔着董卓的本阵就去了。

    由于之前被二踢脚和炸药包连番打击,后又遭孙坚亲率轻骑侧冲,董军短时间内就损失上千人,在局部产生了极大的动荡,右翼宣告崩溃,再加上这会儿豫州军一个个眼珠子瞪得通红,全盯着大纛下那个最肥的胖子,引发了连锁反应。中间的董军勉强支撑了一会儿,便放弃了抵抗,丢下大盾和长矛,扭头就跑。

    豫州军哪能放过人头,追上去肆意砍杀。而原本对他们造成很大困扰的樊稠部骑兵,眼见本阵被破,主公危在旦夕,只能率部曲再冲出战阵,尽量朝中军靠拢,保护董先森。

    一时间,董军兵败如山倒,洛阳南郊彻底变成了豫州军收割人头的屠宰场。

    尽管心有不甘,但董卓只能在亲卫和樊稠部的保护下,赶紧撤出战场。先前说过的重骑兵速度的劣势在这里又使得他们被孙坚领轻骑追杀了十几里,丢下数百具尸体,直到豫州军骑兵体力消耗殆尽停止追击,西凉骑兵才总算得以脱困。

    此一战,董卓亲自引兵与孙坚交战,结果遭到重创,伤亡近半。无奈之下,董卓只能留下吕布掩护,自己转守渑池和陕城。后孙坚继续挥兵,进攻洛阳,与吕布接战。自有真情在的吕先生由于本部兵马不算多,加上主公都吃了败仗,部下意志消沉,无意抵挡孙坚兵锋,最终不敌而败走,孙坚大军因此得以进入洛阳。

    而孙坚率部飞奔洛阳,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

    看来董卓早已把洛阳烧成了废墟,而最后的一把冲天火光,来自皇宫方向。

    孙坚赶紧派人救灭宫中余火,随后屯兵城内,设帐于建章殿基上。他命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凡是被董卓挖掘的陵寝(挖出陪葬品当军饷的,曹老板后来也干过这事),全部重新掩闭封好。最后他又命人在太庙基上,草草搭了三间棚屋,率部将肃立在神位前,宰太牢祭祀。

    祭祀完毕,众将皆散。孙坚回到营寨中,按刀露坐,仰观天文。是夜星月交辉,孙坚见紫微垣中白气漫漫,不由得感叹道:“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言讫,潸然泪下。

    “上将军因何故而垂泪啊?”旁边都尉朱治走到孙坚身边,盘腿坐下。

    “是君理啊,”孙坚道,“我伤心的是如今董贼乱国,生灵涂炭,甚至连京城都被焚烧一空,我大汉国运未卜啊。”

    “上将军不必过于忧虑,”朱治道,“有道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我相信,天下还有很多如上将军一样忧国忧民的人在。汉室不会就此倾颓。”

    “但愿吧。”

    稍许,孙坚像是想起什么来,转过身与朱治面对面,问道:“君理,昨日和今日两次战斗后,我方损失多少?”

    朱治回忆一会儿,答道:“我方损失大约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其中骑兵损失三百余,步兵损失最多,约九百,弓弩手损失三百多。”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还有不到八千五百人?”

    “正是。”朱治点头回答。

    “嗯……”孙坚显然在考虑往后该怎么办。现实不同于游戏,你带兵打仗,损失多少就少多少,不可能原地站一会儿就自动补员的。现在董军只是因为惧怕豫州军兵锋,所以退兵避战,等他们缓过来,凭借人数和补给上的优势,依然是有机会将孙坚部剿灭的。

    经过一番思考,孙坚说道:“洛阳已成一片废墟,即便占据也得不到任何好处,我们连日作战又十分疲乏,若是再经历一次洛阳南郊那样的战斗,不见得能撑得住。河南不宜久留,既然我们已经取得战果,就应当趁着董军还不知道我军行动的时候,及早撤回鲁阳。”

    朱治琢磨一会儿,觉得孙坚所言甚是有理,道:“上将军说的正是,那我传上将军令下去,命各部整饬,准备撤军。”

    岂料孙坚又说:“等等,撤军是要撤军的,但不是这样撤。”

    “那应当怎么撤?”

    “你传我令下去,命黄盖、祖茂二人,明日带本部兵马出新安、渑池,追击董卓,行至渑池附近,停留两日后再原路返回鲁阳。”

    以进攻作为掩护,保证主力安然撤退,如果不是超卓的军事家,绝不敢进行如此大胆的调度。

    “好,我这边传令下去。”朱治退下。

    朱治退下不久,忽听得有军士指着某个方向议论,说是殿南有五色毫光从井中放出。

    孙坚感到疑惑,就走到士卒们围观的地方,令人点起火把,下井打捞。

    稍后,军士捞起一具女尸,看样子已经死了很久,但奇怪的是尸体不腐。这具女尸穿着宫女的装束,脖子下挂着一只锦囊。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

    “打开。”

    孙坚令下,军士用刀柄砸开紧锁,打开了匣子。

    匣子打开的时候,所有人都为之一惊,倒不是因为认出是什么东西来,只是纯粹觉得是一件值钱的宝贝,所以吃惊。

    孙坚把东西拿到手上仔细观瞧,原来是一方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部将程普在旁边小心耳语道:“上将军,这是传国玉玺呀!”

    孙坚并不知道还有这种东西,问:“传国玉玺?”

    程普只说:“上将军请别处详谈。”

    于是孙坚和程普二人去往营寨大帐里头。

    到了帐中,程普就说道:“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即蔺相如不辱使命之和氏璧。到秦二十六年,秦始皇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是为传国玉玺。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主公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

    孙坚听得出来,程普连对自己的称呼都变了,不叫上将军、改叫主公了都。然而面对这么大的诱惑,他多少有些犹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