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第一炮灰 > 第151章 冀州强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汉末三国时期,有一个很有趣的怪现象,那就是谁强谁浪谁就更容易打脸,而谁弱谁刚谁反而更有机会赢。因此目前正处于发展中阶段的袁绍才是最可怕的,如果谁敢轻视他手上的这点货,怕不是明年坟头草长三尺高。

    附带说一下,上一个看不起他人的叫公孙瓒,结果在界桥之战里差点把自己的精锐白马义从全赔进去了。

    话说袁绍收复邺城后,得知荡阴县冒出一军,意图进犯魏郡,便稍作休整,就命人在邺城遍插旗帜,只留下五千守军,然后带着剩余两万五千兵马赶奔荡阴县北、杨岐军的行营。

    而袁绍的这一行动同样也被杨岐的斥候获悉。

    就在杨岐正在中军帐内,对着沙盘和众将商讨作战计划的时候,斥候就冲进来汇报紧急军情:“邺城有兵马朝我方而来,目前已不到三十里。”

    裴元绍问:“可是张燕的人来和我军会师?”

    会师?美得你。

    斥候回答:“邺城兵马并无旗帜,但从装束判断,并不是黑山军。”

    黑山军算是黄巾系列的,既然是黄巾系列,就应当是穿偏土黄的衣服,戴黄色头巾,尽管也会夹杂一些皮衣、皮甲或是从河北各郡官兵身上缴获来的制式装备,但大体上还是很有辨识度的。

    然而据斥候所报,邺城出来的部队,统一戴着武弁,身着皮甲,扛着铁头的长矛和大戟,军容严整,不像是匪兵。

    杨岐一听就不对劲,黑山军什么样他虽然没见过,但白波军是见过的,基本上都那个倒霉模样,和“军容严整”这种形容词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便追问斥候:“你看到的那些兵马,为首的是不是都身穿玄甲、头戴鱼鳞兜、背着蹶张弩?”

    斥候惊异道:“确实如此,上将军居然都跟看见了一样?”

    杨岐轻叹一声,面如土色。

    部属们见主将如此神态,都难免惴惴不安,窃窃私语起来。

    “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国家赡核,四方有事,未尝不取办于二州。”

    这句话出自《幽州刺史议》。

    幽州突骑,说的就是目前属于公孙瓒的骑兵;冀州强弩,自然指的是袁绍的手中的劲弩蹶张士。

    想当年汉武帝时,李广之孙李陵率部卒五千,“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深入匈奴腹地,与相当于自己十六倍的匈奴主力骑兵相遇,结果他们硬生生坚持了十天,转战千里,杀敌数万!

    现在可是汉武帝时代的近三百年后了,弩更先进了,杀伤力比汉武帝时期更强了。

    那么问题来了,袁绍手上有多少劲弩蹶张士呢?

    根据本人参考史料的估计,这个数目应当是一万。

    在韩馥没有将冀州拱手让给袁绍时,他手下的赵浮、程奂就凭借着万张强弩在袁绍营前横着走,袁绍接手冀州,也接手了这部分强弩。

    因为袁绍是近似于和平抢占,期间并未发生武装冲突,故而这一万劲弩蹶张士,应当没有损失。算上后来与公孙瓒交战,另外还会补充损耗,而袁绍的主力到现在为止还是在三万人左右,因此劲弩蹶张士一万这个数字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对手的实力大体上是有所了解了,那么杨岐自己有多少货呢?

    一万一千人。

    很简单的数学应用题来了:如果袁绍只派遣一万劲弩蹶张士出战,按一人一分钟发射三根弩矢,假设弩矢命中率为10%,在有效射程内一旦命中即可造成伤亡,那么杨岐军会在多长时间内死光?

    好吧,答案揭晓:在仅计算射速和命中率,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杨岐将军能坚持的时间是三分半多一点,也就是一点八三东。

    这尼玛还打个屁啊!也难怪杨岐会面如土色。

    好久,杨岐才缓过劲来。他听见部属们在交头接耳,意识到自己必须要说点什么,以稳住众将校了。

    “众将听令:坚守营垒,任何人不得出战,等候宛城方面的指示,违令者斩!”

    事实上,也没有人真的愿意出战,因为全军上下一万一千人,都是智力正常的成年人,没有谁想去找死。

    故而杨岐命令发布以后,各将校约束本部兵马,在营寨中固守,另外静等宛城方面的指示——

    是的,杨岐此次出兵,其实是没有得到主公袁术授权的。赫连鸢将张燕的求援信送交到袁术手上的时候,他都已经率军到了平皋了。这会儿出荡阴扎营,赫连鸢才刚刚拿着袁术的指示回到洛阳新城。

    当然,收了钱就一定办妥事情的赫连鸢绝不会耽误,她回到洛阳新城,听方悦等人说了杨将军已经带人去了河内,也连夜赶来,目前正在河内郡武德县境内,距离杨岐军营寨还有数日的路程。

    “也不知鸢儿知不知道我们在这里、什么时候能到?”杨岐心说。

    就在他安排部曲加强营寨防御的当儿,袁绍主力已经逼近行营,一个接一个的斥候不断进出中军帐,汇报着敌军的距离。

    三十里、二十五里、二十里、十五里……

    十里——

    就到十里。

    袁绍部队在距离杨岐营寨十里的地方停下了,不是要玩什么诡计,其实就是赶了这么长时间路有点累,该停下来休息了,顺便也好等后续的兵马到齐整合。

    这种时间,对兵家而言就是战机。因此,神射手曹性进账劝谏杨岐:“上将军,敌军急行军来此,必定疲乏。我们不如趁此机会发起进攻,必能一战胜之!”

    杨岐起初不免有些心动,但仔细考虑了一会儿,却还是摇摇头。

    想多了,人家袁大有四成是劲弩蹶张士,你觉得对方疲劳,可以一战。但人家又不是亡命狂奔过来的,总不至于连拉两下弩的力气都没有吧?

    你以二杆子的精神冲过去,人家也没必要跟你肉搏,直接在百步开外万箭齐发……

    结局会怎么样,显而易见。

    与其出去拼,还是固守稳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