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第一炮灰 > 第156章 安阳野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嵇霸听说要用到他全部的战马,就死拉着杨岐的大腿不放,杨岐只得命人把嵇霸拖下去捆好看住。

    其他将校见了,免不了都要啐两口,低声骂道:“先前还那么积极,说愿领本部骑兵攻敌军侧翼的,这会儿用他点马都心疼成这个鸟样,呸!”

    “不行啊,我就那么点家当!”

    “别管他,快着点,咱们只有两刻时间——现在就剩下一刻多一点了!”

    在杨岐的催促下,一种类似于战锤2中帝国远征军势力的特殊兵种——战争车垒的玩意儿算是打造成功了,但具体效果如何,还得看一会儿的发挥。

    这四百辆战争车垒,可以看做是武刚车版的龟甲阵,每辆车垒上一名骑手充当马夫,两名弓弩手负责输出,一共一千二百人,全数交由并州铁骑出身的成廉指挥。

    由于大橹数量有限,大部分都用于制作战争车垒了,剩下来可供拼凑出龟甲阵的大橹只有几百块。

    杨岐遂命本部中的三屯、六百七十五人结成五个龟甲阵,每阵一百三十五人,统一使用环首刀等短兵器,交由熟悉步兵战术的高顺指挥。

    去掉这两部分兵马,以及已经阵亡的和伤病号一千人,剩余八千多,全部一人一根长兵器,腰上挂两枚震天雷,排成散阵,由各部将校指挥,走在最后面。不论他们之前是什么兵种、负责什么样的工作,今天一律是持戟掷弹士。

    前面说过了,玩命,就一门心思玩命,不要有太多复杂的指令。

    杨岐安排好战术后,时间也差不多了,他便命人推倒木墙,把“战争车垒”给开出去了。

    四百辆两匹马拉的武刚车徐徐跨过障碍物,朝前行进着。

    紧跟在后的是五个龟甲阵,考虑到东亚的士兵从未训练过龟甲阵,只能大概学个样子,外加袁绍军的弩手是鹤翼阵,交叉火力很猛。因此这五个龟甲阵是横短竖长,向前移动更加方便,如果有谁挂了,后面的人还能很快补上,阵型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在最后面步行的大股部队,则是由杨岐及其余将校率领的八千“持戟掷弹士”,他们看上去阵型松散,跟来送人头的差不多——而实际上也就是送人头的,不过和单纯的送人头不同的是,他们还肩负着至少拉两个垫背的倒霉蛋的任务——平均一枚震天雷炸死一个敌人不过分吧?

    再说袁绍一方,负责喊话的酒神淳于琼眼看着对面拆除木墙,好像是一副准备退兵的样子,然而对方拆除了木墙,却没有往南走,而是用马拉着武刚车,朝己方过来了。

    这可不得了,淳于琼赶紧跑回中军阵,将此情形汇报给袁绍。

    “主公,敌军非但不退,还朝我方发起进攻!阵型奇怪,说不上来!”

    “我看见了。”袁绍早已手搭凉棚,瞧见对面的动作。

    事实上,杨岐的营寨距离袁绍前军只有一百五十步,战争车垒刚刚绕过障碍物,就立刻策动,犹如脱缰的野狗一样,朝袁绍前军猛扑过来。

    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激战便就此展开。

    好在袁绍军训练有素,面对杨岐军马拉武刚车这种复古的战术,?义所部士兵早已镇静地俯伏在盾墙下,待战争车垒冲到只距离几十步的地方,一齐跳跃而起,砍杀过去;与此同时,数千张强弩齐发,向车垒射去。

    顿时马失前蹄——是失去了前蹄,?义所部士兵熟练地砍断马腿,战场上鲜血四溅,牲畜的哀鸣不绝于耳。一部分武刚车当场侧翻,车垒上的士卒滚落出来,被先登死士所斩杀。

    然而这并没有对杨岐军造成太大的损失。因为仍有很多武刚车并没有翻倒,只是停在了原地——被敌人的躯体卡在了原地。

    受惯性的影响,许多移动车垒碾过袁绍军阵,直至被敌人的尸体卡住,停在原地动弹不得。躲在大橹围成的车垒里面的弓弩手时不时探头射击射死射伤了许多敌军。

    但是很快,四面八方的冀州弩兵朝车垒进行了覆盖式射击,车垒中的士兵绝大多数都身中数十箭,死在了武刚车和大橹所打造的棺材里。

    看见了吗,喜欢飙车就是这个下场。

    看来战争车垒这玩意儿,就和战锤2里的那个兵种一样,没什么太大用处。

    战争车垒是基本玩完了,不过后面的五个龟甲阵却起到了奇效。

    古代东亚的军队从来没见过这种罐头一样的阵型,刀砍不破、矛刺不进,强弩的密集攒射能射杀龟甲阵外围的一些人,却并不能对这种阵型造成严重的破坏。而近身想与躲在大橹里面的人搏斗的士兵,多被从缝隙里捅出来的冷刀子杀死。

    在后面观战的袁绍看见这么个玩意儿,知道不好对付,即命张?、蒋义渠,率一千大戟士迎击。

    大戟士,顾名思义,就是戟很大,也很长。袁绍曾经对这种类似于“织田超长枪”的兵种给予厚望,然而他们在与公孙瓒的界桥之战中表现很是一般。但现在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了,他们不用非要破坏龟甲阵、杀伤多少敌人,只要排好阵型,用他们手中比一般人更长更粗的“大戟”阻挡住龟甲阵的行进就可以了。

    你龟甲阵厉害不假,但你砍不到我的脸、砍不到我的脸喔,气不气?

    砍不到就砍不到,反正龟甲阵只是用来掩护和吸引注意力的。真正的战力都是跟在后头的那八千持戟掷弹士。

    当看到杨岐军的持戟士以松散阵型逼近的时候,袁绍军立刻变阵。

    原先顶在最前面的先登死士仍然不动,而先登盾墙后的劲弩蹶张士统一后撤,他们后撤的同时,大量持戟和持刀步兵顶上,准备迎击。

    袁绍军的步兵阵型非常有趣,中间部分多是轻甲甚至无甲的持刀步兵,两翼反而是中装持戟士居多,而且整体上并不是一条直线,乃是由中央突起的弓形阵。除此以外,还有两个曲的骑兵共四百人,由颜良、文丑带领,居于两翼。

    这种阵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坎尼会战中,迦太基名将汉尼拔所摆出的双重包抄阵型。

    名将和名将之间总是有很多相似点的,袁绍、至少是这会儿的袁绍,是足以称得上超凡将帅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