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将校商量出两种战术,一是散阵快速接敌,冲乱冀州弩兵;二是盾墙稳步推进。
为了行之有效地确定该具体实施那种战法,杨岐做出了一个决定:“咱们投票吧。”
“所有校尉及以上的将官举手表决,支持散阵的请举手!”
杨岐带出来的校尉及以上的将官,是裴元绍、周仓、游种、嵇霸,以及张辽、高顺、成廉、曹性,一共八人。杨岐问完话后,裴元绍、周仓、成廉、曹性四人举手。
接着他又问:“支持盾墙推进的请举手!”
支持第二种战术的是张辽、高顺、游种、嵇霸四人。
裴元绍直挠头:“四对四,这可怎么办呐?”
杨岐又急又气,直骂道:“他奶奶的,不还有我呢吗?”
于是众将问:“上将军支持哪种战术?”
杨岐深吸了一口气,说:“我还没想好!”
众人闻言,不禁同时晕倒。
正在这时,袁绍那头已经喊话喊得差不多了,都说到了最后一句:“给你们两刻的时间,拆除营寨退兵,否则我军将发起总攻!现在开始计时!”
杨岐听得清楚,赶紧站到武刚车上,冲对面叫道:“慢着,两刻时间也太短了点吧?不够我们收拾辎重的呀!”
不够收拾辎重?不够他考虑的还差不多。
听到杨岐想宽限时间的请求,袁绍军的那名将领叱道:“此战场之事,岂容你讨价还价?给你们两刻时间,速速行动。现在已经过了一分了!”
尼玛的,一分钟都斤斤计较。但人家也没错,战场上别说一分钟了,有时候一秒钟都能决定胜负,给你半小时撤军,以为跟你闹呢?
“憋屈,真憋屈!”裴元绍骂道:“咱们兴兵到现在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这么憋屈,连王八都不如!顶多配得上王八下的蛋!”
“王八?”杨岐一时没会过意来。
“王八就是鳖呀。”周仓解释道,“王八就是鳖,不然为什么说憋屈?”
“谐音梗是要扣钱的你知道吗?”
“都这会儿了,谁还在乎钱不钱的?”
几名将校吵了起来。
唯有杨岐凝神冥思,口中喃喃念叨着:“王八、王八……”
王八是鳖,属于龟类下的龟鳖目动物,龟……
龟甲阵!
古罗马龟甲阵,想必大家都在影视剧或游戏中看见过。这种阵型即便是罗马士兵也只会在特定场合下使用。通常是在攻城战和巷战。
好处自然是为士兵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密闭空间,最大程度的抵消了对方远射类武器的威胁。但基本不会在大规模的野战中出现,因为龟甲阵本身也容易限制士兵的战术动作,并对士兵的视野观察有着更大限制。因而,在随时可能出现变化的野战中,龟甲阵就没有摆出来的意义。
而且但是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罗马方阵被淘汰,原因有几个。
一、古罗马帝国中的士兵和现在的士兵一样,有着良好的纪律性和训练,他们每天在一起训练进攻防守组成方阵。
而在罗马帝国之后的中世纪,一直到征服者威廉入侵英格兰都被称为黑暗时代,战争的形式更像是械斗:通常都是双方几十个农民在各自骑士的带领下拿着粪叉子群殴,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务农没有时间训练,所以他们不可能组织出像罗马方阵这样高度专业的战术动作。
二、在古罗马时期,战斗的主要形式是步兵之间的较量,骑兵完全只是辅助作用。因为当时的骑兵没有马镫,骑在马上的士兵就像骑在一根光滑的圆木上一样,更糟糕的是这根圆木还在不停的上下颠簸。即使是训练有素的骑士也只能勉强骑在马上,更别说在马上挥砍了。
所以就连大名鼎鼎的亚历山大大帝的伙伴骑兵都是利用马的高机动性迂回到敌人侧翼,再下马步战。
而在中世纪有了马镫,骑士们稳当多了。战争不再是步兵之间的角逐,通常都是重装骑兵冲进敌阵,打散了敌人的队形,再由步兵掩杀上去结束战斗。所以战线上的步兵要面对的最大敌人不再是步兵而是骑兵。
而罗马方阵中的短剑对高高在上的骑士用处实在有限,不能很好的对抗重骑兵的部队在中世纪就只有挨宰的份。所以罗马方阵在中世纪不吃香。当然了,那时候的人也不是白痴,他们训练民兵们左手持诺曼长盾,右手持矛,组成盾阵以对抗骑兵。
时至今天,我们其实还是可以看到罗马龟甲阵的影子的,比如军警在对抗骚乱的人群时,一手持盾一手持警棍,组成盾阵驱散人群。这种方阵在面对没有组织纪律的对手时还是能发挥极大的作用的。
现在杨岐就打算用一用龟甲阵,并不指望麾下的这帮“弱兵”能把这种阵型演绎得有多完美,只要能勉强像个样子,撑到掩护大部队接近敌军二十步以内就可以了。
为什么是二十步呢?因为震天雷是球状投掷武器,平均重二斤(汉斤),一般也就能扔个二三十步远。考虑到部队是有厚度的,只有让前排进入二十步的距离,才能保证后排在投弹的时候也能命中敌军,免得白白浪费震天雷。
但是如果一支军队没有优秀的密集阵传统,还无法提供士兵以最好的训练和保障,就没法使用要求很高的龟甲阵。杨岐确信,自己麾下的这些兵,撑死了能学个样子,能不能顶着跑到袁绍的劲弩蹶张士阵前,都没有把握。
因此单纯的龟甲阵并不可行,还得加点料。
于是,杨岐叫来嵇霸,说要分派给他一点任务。
嵇霸听完杨岐的指示,当场痛哭流涕道:“上将军,不可呀,我就那么点家当!”
杨岐拍拍他的肩膀抚慰道:“别怕,温侯正替咱们培养骑兵呢,等这仗打完回去,我给你三千铁骑!”
但嵇霸仍然死拉着杨岐的大腿不放,杨岐命人把嵇霸拖下去捆好看住,然后叫来嵇霸的骑兵部,调走他们的所有战马,披上当胸,蒙上眼睛,拴在了武刚车前,然后把覆盖在武刚车上的大盾换了个姿势,改成直立,每辆武刚车上站三个人,四百辆武刚车,这就是一千二百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