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第一炮灰 > 第219章 十日必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曹性相比,西凉军要厚道的多,他们的兵器上并没有涂上那么阴狠的毒药。

    杨岐原本是腰子被插坏了,放那会儿就是致命伤,就算造化大能恢复,老爷们腰子坏了,那也是吃多少串都补不回来。

    但还好他有韧性,在韧性的作用下,他实际上只受了正常的外伤,四五天之后已经能下地走路了,除了留下了左侧转身不太灵活的后遗症之外,并没有什么大碍,引得部曲们深以为异,惊为神人。

    尽管命保住了,可杨岐还是忧心忡忡。现在西凉军已经打到了南阳,袁术又四面受敌,要是张济带着得胜兵马高歌猛进,一路捅过去,还不知袁老板有没有反应。也怪自己大意,中了手下败将的计谋,毕竟年纪大的人人生经验丰富,不能小看啊。

    现在形势很明朗,那就是自己要完蛋,除非张济死了。

    “十日之内,张济必死!”说话的人是曹性。

    杨岐表示不相信。

    曹性胸有成竹,说道:“若不是我的毒药放的日子久了,毒性挥发,两天就能要了他的命!”

    “毒药?”杨岐眉头一皱,似乎颇为厌恶这种下三滥的招数。

    “呵呵,”曹性笑道,“战场之上,对敌人岂可心慈手软?若不是我这一箭,上将军岂能脱身?”

    杨岐想想倒也是,乱世当中,自己的生存是最重要的,什么道义荣誉,都他娘的狗屁。

    在杨岐他们惨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袁老板吓了一跳,他倒不是因为麾下大将战败感到意外,他意外的是张济居然也能打败杨岐。在固有印象中,张济是西凉集团里做末位的人,凭两万人竟然能大败杨岐,还穿插到南阳郡,把鲁阳给占了。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把董太师比作袁世凯,袁世凯死后,他手底下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冯玉祥、孙传芳、段祺瑞、张作霖、徐树铮、张怀芝、倪嗣冲、段芝贵、吴光新、曲同丰、陈树藩、张广建、陆洪涛、杨善德、卢永祥、何丰林、李厚基、王占元、陆建章、孟恩远、李纯、陈光远、齐燮元、王承斌、萧耀南、方本仁、周荫人、孟昭月、陈调元等等,随便拎一个出来,就够其他派系的人喝一壶的。

    张济正是如此,别看他在西凉集团坐最后一把交椅,单拎出来也不是容易对付的。

    更何况,穷山恶水出刁民,西凉军现在的地位,都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而袁老板自己的地盘,除了南阳郡以外,其他地盘都是靠捏软柿子抢来的,至于河南并州更是多多少少有些投机的成分,现在张济这老家伙要那自己开刀,凭着“英勇善战”的南阳小康兵,能打赢就有了鬼了。

    因此,袁老板也总结出了胜利的唯一可能:“除非张济死了。”

    然后张济就真死了。

    西凉铁骑是西凉集团久经锤炼的精锐骑士,无论何种战斗环境都应对自如。到达鲁阳县后,雷叙命令两千西凉铁骑分别在鲁阳城外南北两处驻扎,若袁术军万一过来,则伏击之,迫使袁术军撤退。

    文殊寺是鲁阳城西的一座寺庙。张济中箭后,就被转移到这里休养,寺院里的僧人也被召来为张济解毒,然而这些僧人也毫无办法。

    到得文殊寺下,雷叙见寺门大开,吊桥长铺,城头安静如常,便知主公尚在,不由长吁一声,缓辔入城。雷叙是张济麾下猛将,虽然他作战风格如霹雳烈火,但却是个心思缜密之人。张济的长子多年前因为叛逆,被迫自杀,现在的继承人是张济的侄子张绣。

    在人们眼中,张绣行事莽撞,性格冲动,而且有流言说他还和年轻的婶娘邹氏有染,所以众将对张绣并不都是很遵服。现在如果张济真的死了,一部分兵权掌握在他们这些部将手中,那么势必会和张绣产生矛盾,搞不好时间长了还会出现内乱。

    雷叙想到这些,只能摇头叹气,穿过前殿,进入寮房。

    几天之后,张济忽然醒来,面色红润,神采奕奕,似乎并无大碍。他将部曲和侄子张绣召进屋,嘱咐众人:“在我死后,军权全权交由贤侄统管。在此之后,不可轻易向外侵攻,如此,我军方才有可能存续。”

    部曲们知道主公这是回光返照,特地说出遗言,他们听了无不悲戚难言。

    张济笑笑,出神地看着窗外,吟道:“吾身与骨归天地,不染红尘尽风流……”

    吟罢,张济眼神逐渐暗淡,脸色变得紫青,不一会儿便溘然长逝了。张济终于结束了他那并不能被人铭记的一生。

    两天后,西凉军忽然卷走鲁阳县的金银和粮草,悄悄班师,原本高歌猛进的搬家之路戛然而止。

    曹性这一箭,救了两个家族,至于为什么这么说,以后会解释。

    战后论功行赏,曹性是当之无愧的首功。庆功宴上,曹性慨然拱手,道:“曹某不才,略通骑射,曾与羌胡交过手,一战就射杀过他们十名射雕手。这次不过是稳定发挥罢了。”尽管汉人对外是碾压性的优势,但也没人能一战就射杀羌胡十名射雕手的,不管是不是吹牛,反正大家是更加佩服他了。

    次日,袁术派信使来到新城县,叫杨岐过去参加宴会。杨岐想到自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过主公了,今天袁老板不知为何心血来潮,要叫他参加宴会,别是因为鲁阳县被西凉军劫掠一空,他没有尽到抵御西面敌人的义务,所以寻机问责的吧?

    “还是去吧。”左慈劝说道。

    杨岐有些拿不定主意。

    左慈对他低语:“几年过来了,天下形势变化很大,借机多了解了解也有好处。而且……保不齐杨公的事业就快要正经开始了。”

    这话让杨岐浑身打了个激灵。乱世当中,人与人之间的角色是会经常变化的,今天的上司,说不准未来就是什么。

    因此杨岐回复信使:过几天就去宛城。

    七天之后,杨岐带着高顺、曹性、枣谢和嵇霸,鹿含、赫连鸢两名贴身以及二百多名将卫来到了宛城门下,城外袁军正左右排开,盛装欢迎。

    杨岐看见道路中央,有一名身着中年武将一身华服、骑着高头骏马,缓缓走来。

    这架势可把杨岐吓得够呛:哪儿有老板迎接员工的?

    他几乎滚下马来,三步并作两步,疾走到袁术马前,单膝跪地,拱手致意,吞吞吐吐道:“岐——怎敢——主公如此……”

    袁术先是傲然俯视,一副睥睨天下的姿态,然后才和颜悦色地说:“怎么,假节钺的河南尹、司隶校尉大驾光临,竟然愤然下马,难道要责备本太守礼数不周不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