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第一炮灰 > 第304章 血腥的传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们都退下!他终究是我的师傅,还轮不到你们对他动手。”

    “可是,”鹿含上前一步叫道:“他杀了董夫人!”

    “他杀的是我的夫人,这仇,”杨岐冷哼一声,说,“也自然要由我本人来报!”

    “看来,你还是不愿意放弃。”王越说着,重新提起双剑。这一次,他将架势放低,呈现出一种中规中矩的姿态。这种姿态攻守兼备,显然是他多少忌惮些周围站着的一大帮军士。

    杨岐道:“你不必顾虑,没有我的命令,他们绝不敢多往前走一步。”

    王越说:“好,那就继续吧。”

    杨岐拄着剑喘了几口气,紧接着就抱剑向王越冲去。

    他觉得,之前一直吃亏,就在于自己总是处于守势,如果改守为攻,应当可以获得优势。

    还记得过去曾经讲过的吗?

    在兵器格斗里,闪避是最差的选择,因为面对兵器这一身体的延伸,人的闪避往往是不足以拉开安全距离的,万一没闪过,就嗝屁朝凉见太阳。面对兵器攻击敢于闪避的,要么是高手,要么是铁憨憨。

    而防御则优先于闪避,因为安全性要比闪避高很多,用兵器防御,不但出错的几率小很多,还能免于使自己的躯体受到冲击伤害。

    但防御也不是没有缺点的,首先,防御的兵器有可能被打断——那种拿着极品名器的大侠头领们遇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小;其次就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情况,那就是被打崩架势,让对方有了连击的机会,自己招架不及,从而中招。

    除了这几种选择外,还有一种更优选,那便是弹反。

    这就是兵器格斗中的弹反。弹反的好处一来是可以避免兵器的断裂,二来还能让对方失去平衡,或者形成心理上的震慑,第三是能保持自己的攻击姿势,所以一旦弹反成功,还能进行进攻,由守转攻一气呵成。

    尽管弹反与防反相当困难,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做到,但它们的优先级很高。

    至于优先级最高的,无疑就是进攻了,自己先出手为敬,把难题交给对手。

    所以兵器格斗中,后出手或是等着对方出手的,不是高手,就是犹豫的菜鸟,而犹豫,就会败北。

    而杨岐决定先手进攻,打崩对方的架势。

    那么进攻当中什么招数最实用呢?

    其实最简单也是最好用的招数,依然是那一招上步竖劈——

    一招“给你拜年了”,自己的架势十分稳固,倾尽全力劈向对手面门,不但能迫使对手防御重要部位,受到极大的崩解,还能借力发力,更加稳固自己的架势,并继续出招,打出漂亮的连击。

    哪怕是再厉害的高手,第一次面对连续不断的“拜年剑法”时,也会感到应接不暇,疲于应付,并最终难以招架,落败告终。

    杨岐知道,自己经过严酷的训练,又征战多年,实战经验丰富,他的这一记简单有用的竖劈,已经足以让许多高手难以应对。

    然而剑圣王越可是绝顶高手。

    面对杨岐从上至下劈向面门的一击,他先用长剑,以剑脊轻碰杨岐的剑身,并就势朝前一刺。最终的结果是,杨岐一剑砍中了空气,而自己被王越的剑刺穿了右肩。

    “唔——”

    杨岐的痛叫才叫到一半,王越左手的短剑又插进了他的肋部。

    完成这行云流水般的弹反之后,王越先后拔出双剑,倒退两步,避开杨岐胡乱挥舞的几下,脸上露出了微笑。

    “咳咳……”杨岐咳出一口鲜血。

    周围观战的众将士看得焦急心慌,连连劝说杨岐:“主公,下令吧!”

    其实只要一声令下,周围这一圈人一齐出手,准能给王越身上扎几十个透明窟窿。

    然而杨岐拒绝了,他发誓要为夫人报仇,而且要亲手完成复仇,因为他就是这个脾气。

    “你算是我最得意的弟子了,只可惜啊,”王越道,“你的剑伤不了我。无论是哪一路哪一招哪一式,我都能从容招架,并予以反击。放弃吧,你赢不了我的。”

    杨岐擦擦嘴角的血,抬起头来,用青筋暴突的脸冲向王越,一字一句地问道:“无论是哪一路、哪一招、还是哪一式,你都能从容招架?”

    王越依旧保持双剑的架势,应声道:“不错,因为你的剑法都是我传授的,因此你的一招一式都在我的计算当中。”

    杨岐右手拄剑,左手捂着肋部正在流血的伤口——

    不,他并不是在捂着伤口,而是——

    王越只看见杨岐左手拿出一件深色的物体,而这件物体的前端好像有一个反射着金属光芒的圆圈。

    杨岐以捂伤口为掩饰,其实却是伸手探向腰间,抽出了那把女匪首郑葵送给他的武器:

    柯尔特M1911

    “那你招架这个呀!”

    杨岐大吼一声,打开保险,扣动扳机,枪口喷射出火舌,一枚弹头划破空气,深深嵌入了王越的胸膛。

    王越先是一愣,紧接着就面目狰狞,露出极度痛苦的表情。

    可以想象,他的肺被弹头绞翻,一瞬间就形成了巨大的空腔,肺叶全是血泡,这会儿他就连呼吸一口空气,都是无法形容的痛苦。

    泰山宝环和另一把短剑坠落在地,王越跪倒,又侧卧,身体不断地痉挛。

    杨岐缓缓走过来,捡起原本属于他的宝环剑。

    王越仰面指着杨岐,张着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一个清晰的字都吐不出来。

    杨岐只是用沾着血的剑尖指着他的眼睛,平静地告诉他:“师傅,时代变了。”

    说罢,一剑没入王越的眼窝,手腕重重一扭,剑刃便搅烂了里头的脑花。

    见王越身死,周围军士才敢围上。

    鹿含与吕玲绮搀扶住遍体鳞伤的杨岐,要带他去找张医士。

    然而杨岐却甩开二人的手,说:“我自己能走。”

    由于周围一大帮军士看着,主公的一言一行都需要相当谨慎(说要谨慎还拔枪射击),反正二人会意,却仍有些不忍心,虚扶着杨岐,跟着他一步步往回走。

    这一战看似结束了,其实并没有。因为整起暴动的参与者远不止王越一人,策划者更是另有其人。

    尽管杨岐知道大致是怎么回事,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还不便动手。因此他只是按照之前的承诺,将子时以后还未投降的王越下属及王越的亲信全部斩杀,从者不究。

    不过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几个投降的王越下属主动带着人去了董承家里,搜出了衣带诏,呈给杨岐。

    杨岐夫人新丧,又见了衣带诏,当即与众谋士商议,欲废却献帝,更择有德者立之。

    左慈谏曰:“明公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必起兵端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