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第一炮灰 > 第394章 刺客大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你说的是那个昔日黄巾军的将领吗?”

    “那只是他其中一个身份罢了。据我的调查和推理,张?还有一个身份。”

    “什么身份?”

    “刺客大师。”

    “可是如果他真是刺客,怎么会留下自己的名……”

    “刺客为什么不会留下自己的名字?”郑葵反问到点上了。

    如果刺客不留名,又怎么会有《刺客列传》?刺客是可以留名的,杀手才不留名。

    “张?……他是刺客?”

    “他的两次刺杀,直接影响了历史。”

    “两次?”杨岐觉得自己的小学数学没有问题,怎么会有两次呢?

    郑葵竖起两根指头:

    “第二次,还没有发生。”

    “第二次……还没有发生……”杨岐的思维被酒精侵袭了,再加上张?的第二次刺杀的确没有第一次那么有名,所以他才一时没有想得起来。

    不过郑葵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但是却对古今中外的各种刺杀事件了如指掌——培训的时候专门有项课程,就是要从过去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暗杀技能、提升工作思想。

    因此,一向对各个历史人物和各种历史事件如数家珍的杨岐,这回换别人给他科普了。

    “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当时已经称帝的袁术向陈国求取粮草,但遭到骆俊的拒绝,袁术大为生气,于是派之前因杀死曹操父亲曹嵩而投奔自己的张?为刺客,假借因私事而路过陈国,乘机杀死骆俊和刘宠,陈国从此衰败。”

    杨岐听到这番叙述,顿时酒醒了大半。

    这起事件,在史料上仅仅是一段枯燥的文字罢了,但若是抽丝剥茧,往深处探究,往往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要知道,刘宠是什么人。

    刘宠(??197年),汉明帝刘庄玄孙,陈敬王刘羡曾孙,陈顷王刘崇之孙,陈孝王刘承之子,东汉宗室、诸侯王。

    刘宠勇猛过人,善使弓弩,箭法高超,可以十发十中,而且都是射在同一处。在其父刘承死后,继承陈王爵位。

    中平年间,黄巾军起义,郡县官兵都弃城逃走,刘宠于是征兵自守卫。

    当时天下饥荒,诸王侯都已不再享有租赋,反屡遭抢掠,有的甚至流离在外,死于荒野。只有陈国仍很富强,邻郡百姓纷纷前去投靠,陈国拥有部众达十余万人。

    初平元年(190年),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刘宠率军屯驻阳夏,自称辅汉大将军。

    可以说,当时最有希望复兴汉室的,并不是一天到晚在外面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投谁谁倒霉的大耳先生,而是这位陈王刘宠。因为他足够正统,而且在正统的人(汉室宗亲)里也最有实力。

    只可惜,死了。

    刘宠的死亡,可以认为是袁术的报复、扫清帝业道路上的绊脚石;也同样可以认为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有人认为刘宠只是个酱油货色,但手握十几万兵马,勇猛无匹的王,怎么看也不是个打酱油的。

    也有人觉得,刘宠爱才重情重义自然没有留心,就被张?杀了。也不对。张?杀曹嵩全家,早已名声在外,刘宠怎么可能不防?除非他是大傻子。然而根据他早年的作为来看,他绝对不可能是个大傻子。

    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陈王猛,张?比他还猛!

    忘记诸如三国志之类游戏中的数值吧,那些智统武政,不过是后人的猜想和模拟,一个人真实的武力水平,只有在生死相搏是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杨岐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非常厉害,几乎连话都没法说。

    “再跟你说一件事你就明白了,”郑葵道,“黄巾起义之前,张角是打算里应外合,一举推翻汉室。然而在正式起义前一个月,被叛徒告发,才仓促举兵,最终失败。”

    “这我知道。”

    “那你说说,什么叫里应外合?”

    杨岐倒吸了一口凉气:“我明白了……”

    里应外合,很容易理解嘛,我懒得解释了。反正里应外合的“里应”,除了要找内应外,自然不乏要清扫一些障碍,扫清障碍的工作,就包括杀掉几个卢植或是皇甫嵩——只不过这些工作,都因为叛徒的告发而被迫搁置了。

    再联系到张?所刺杀的曹嵩一家、和未来即将刺杀的陈王刘宠。

    曹嵩是曹操的父亲,彼时的曹操,还是一个想要匡扶汉室、恢复大汉荣光的忠臣;陈王刘宠,是最有实力的诸侯王。张?刺杀了他们……

    “如此看来,”杨岐深深呼吸了一口道:“黄巾起义,还远未结束。”

    黄巾起义,并没有结束,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仍在进行,并一直在进行当中,永不停歇,甚至发扬到了海外,某个用白布作为国旗的国家。

    玩笑话。总而言之,杨岐觉得自己已经了解的足够多了,他打算立刻启程回去。

    郑葵问他:“这么急着走,不留下来玩两天吗?”

    杨岐客气道:“还是下次吧。”

    废话,玩个屁啊!

    弘农杨氏中人大批失踪、被害,恐怕都与这个刺客组织有关。

    现在弘农杨氏的唯一幸存男性杨修很有可能就在袁术帐下任职,而咱们刺客大师张?同样也在袁术麾下!如果不抓紧时间,恐怕要大祸临头了!

    刚刚辞别了郑葵,杨岐就第一时间赶到河内平皋,找他的两位老哥哥裴元绍和周仓,询问与张?有关的事情。

    但可惜的是,裴元绍和周仓并不认识张?,因为他们过去同属黄巾军,却不在一“方”,所以自始至终都没有见过面。不过裴元绍提醒了杨岐,中原的黄巾大都有所来往,因此问一问河南军中另外一位原黄巾的将领,或许能多了解一些。

    杨岐只好又赶回洛阳新城,叫来嵇霸,想谈一谈关于张?的话题。

    岂料刚听见张?的名字,嵇霸便肃然起敬,而且是严肃多于正经,恐惧多于严肃。

    “主公为何问起他来?”

    “没什么,就是问一问。”杨岐尽量保持平静地说。

    “您根本不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嵇霸重重咽了口唾沫,说,“他是无法形容的存在,一个真正的大师,将杀人化为艺术的大师。”

    这是杨岐从第二个人口中听到对张?相同的评价了。

    “我曾经亲眼见过他在一家酒肆里杀死三个人,用了一根筷子”嵇霸一字一句地说道,“仅仅他娘的用了,一根——他娘的——筷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