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七零这个媳妇儿有点彪 > 第八百一十三章 这是死循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舒总?

    近处的几个工人听到,目光立刻都落在舒小秋身上。

    今天新公司开业,侯玉达刚刚参加完开业典礼,刚和他们讲完,现在老板就在这里了。

    感觉到大家火辣辣的目光,舒小秋有点不习惯,点点头算是招呼,只是说:“带大壮来看看工地。”

    这两个人来的时候,正是舒小秋一帮同学实习的时候,虽然认识,却并不熟悉,侯玉达笑说:“这里刚刚拆旧房子,还没有最后规划,不比你们那个时候。”

    那边房子最初的拆建他虽然没有赶上,后来倒也听易鸣枫讲过当初的艰难。

    孙大壮笑说:“那个时候,我们可都是外行,房子怎么建?建多少?都是建一片再想下一片,可你们是专业的,总比我们强的多。”

    侯玉达笑着再客气几句,陪着三人往里走,向舒小秋说:“我这一来一回,怎么也要大半个月,这里的事刚才已经交待给常林。”

    舒小秋点头。

    孙大壮忍不住问:“这边这么长的河道,是不是也要修桥?”

    侯玉达解释说:“这边离古楼街不远,前边又是河道一处大的拐弯,京城的路都是正的南北或者东西,所以这边不需要修建,倒是拐弯之后,和汉水坊之间需要一座桥。”

    孙大壮忙问:“还是建铁索桥?”

    侯玉达看看舒小秋说:“这件事,我和刘文明讨论过,当初你们建康乐桥,主要是解决两岸居民的通行问题,而且资金有限。可是最近我们考察那边的情况,有一段河道正对着两岸的街口,未来发展有可能会再拓宽,觉得那里可以修一座能让车辆通行的石桥,也避免我们辛苦建造的桥和房子以后要二次改建。”

    舒小秋问:“是哪一段?”

    侯玉达立刻从随身的包里取张图纸出来,就在原地找块平坦的地方辅开,手指在图上一划说:“这里。”

    舒小秋见图纸是手绘的一幅草图,上边构出了汉水河和几个重点景物的位置,而他所指的地方,大概正在汉水拐弯后,和汉水坊中间的位置,而离的不远,画着一座简笔的塔。

    舒小秋扬眉问:“这是那座古塔?”

    叶留群特意提到的那一座。

    侯玉达点头:“嗯,对面的那道街口进去,再拐一条胡同,就是那座庙。”

    “胡同有多深?”舒小秋问。

    侯玉达答:“不到二百米。”

    舒小秋点头,也伸手在图上比划一下,点头说:“嗯,这个方案先保留,等你从沪市回来,我们去古塔看看。”

    “好!”侯玉达答应。

    图纸收起来,几个人接着深一脚浅一脚的往深处走,说这么会儿话,孙大壮的话渐渐多起来,走在侯玉达旁边,开始问一些建筑专业的问题。

    讲到自己的专业,侯玉达是有问必答,口若悬河。

    舒小秋倒听的奇怪,等两人说话的空隙,插话笑说:“要不是大壮是我同学,我会以为他要报考土木工程。”

    是啊,问的也太专业了。

    凌轩静静的笑说:“怎么我记得大壮分配的单位是工商?”

    孙大壮摸摸脑袋,“嘿嘿”笑两声,摇头说,“我们那个地方小,市委就那么些人,岗位虽说是固定的,工作可不一定。”

    这个时候,正经的大学生还是稀缺,尤其是在一些小的城市,就会有一个人分揽很多不同工作的情况。

    舒小秋点头,好奇的问:“怎么你们市也有地方要改建?”

    城市的大规模改建,还在接近世纪末的时候,这个时候能改建的,也只有京城、沪市之类的大城市,也还不能随心所欲。

    孙大壮摇头说:“是我们那里一个县,深.入山里,中间没有路,不管到哪,全凭腿走,原因就是中间有一条山沟,没有办法绕行,市里想要架一座桥,又实在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在山里架桥,谈何容易?

    侯玉达摇头说:“我和刘文明虽然都是土木工程专业,可是造桥有专门的桥梁专业,我给出的意见只能参考,可不能完全拿来用。”

    孙大壮点头,无奈说:“之前几个月,我们联系过好几所高校,可惜这方面的人才太少了,也没有人愿意到我们那山沟沟里去。”

    “或者可以借用。”舒小秋说。

    孙大壮点头,却又跟着叹一口气。

    即使是借用,以现在的技术,造成一座桥恐怕也要好几年,没有多少人愿意一头扎在山沟沟里好几年。

    侯玉达说:“其实专业方面的人才可以慢慢找,前期的筹备也需要很长的时间,你们到了哪一步?”

    孙大壮苦笑:“只是还在立项,筹备资金。”

    舒小秋:“……”

    这恐怕不是几年的事。

    孙大壮心里也明白,叹一口气,又说:“其实这个项目,是市里的十年规划,只是我心急一些,桥早一点建成,早一点通车,那个县的生活就会好一点。”

    虽然舒小秋没有去过孙大壮所说的山区,可是在山区长大,她也明白山区有多穷,多需要一条路,微微点头说:“其实现在人才可以慢慢找,重要的还是资金,不然,人才到位,没有资金,你让他怎么做?”

    孙大壮默默点头,却没有说话。

    侯玉达倒是明白,摇头说:“资金不足,没有办法修路,没有路,就没有办法致富,没能致富,资金也会短缺。”

    这是个死循环。

    舒小秋看看侯玉达问:“这些年,你和原来大学的教授有没有联系?”

    侯玉达点头,却又苦笑说:“当年的教授,在我们毕业后不久就被打倒,扣了帽子,下放到山区,现在还没有回来呢。”

    “在哪里?”舒小秋问。

    被她一问,侯玉达倒想起来,看看孙大壮说:“就在东北。”说到这里,脑子突然异常灵光,忙说,“对,大壮可以想办法联系他,我们教授当初也兼教桥梁专业,或者他有人才可以推荐。”

    “真的?”孙大壮又惊又喜,忙在身上东翻西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