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耳上珍珠环 > 第二百八十二章 谁御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这与他是无涉的,准确说,樊渊今日之举,无形中是在协助他。信远侯已死,即便陛下还想设二相制约朝局,一时半刻也是无暇顾及。朝中一切自然而然便全全由他主理,不得不说是天助于他。

    盛弘远本是不善言辞之人,被江憬三言两语便搪塞住,只能不满地站在一边。樊氏失势后,边关所需开始按时分拨,但戍边之事岂是这区区一项就能保证不出差错。他知晓樊渊非守将之才,几番进言派莫致之前往边关,却每每被二相阻拦。

    左相有顾念幼子之意,但更多的则是不舍莫致之在江州能够协助自己。右相则是为了一己之私,担心左相在朝中势力过大影响到他的前途,因而几番阻挠。

    如今祸事蔓延,悔之晚矣。

    元瑜心中不快,但江憬之言不无道理,难以反驳之下,只得忍住性子,“盛统领焦心战事,想来右相能够宽宥他一二,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御敌。”

    元瑜眼神分明,一番话轻易免去盛弘远御前失仪之罪,又将问题转回到江憬处。江憬看得明白,也无心说破,而是顺着元瑜之意大度地应了是。

    盛弘远觉得自己好似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纵然当下又急又气,对江憬的反应也是无计可施。

    没有了反对的声音,江憬不再有任何拘束,一番陈词侃侃上表,“微臣以为,时值严冬交困之际,邱林灼延虽来势汹汹,不免供给有困。我们只要守住胥州,令其无法进发。夷狄不战而溃。”

    不及元瑜开口,盛弘远马上便提出反对意见,“邱林灼延已经攻占多城,哪里会缺供给?”

    江憬面上闪过一丝冷嘲,不慌不乱地娓娓道来,“盛统领有所不知,邱林灼延虽已攻占多城,但那些地方比起中原万里河山又算得了什么,况还只都是些土僻山荒所在。夷狄无德无礼,又逞强恃凶。夺了城池,免不了劫掠杀戮。天长日久还能剩下什么?到那时,邱林部自然而然也就没有抵抗之力了。”

    “右相可想过这多地民众?”盛弘远面上怒意明显几分。

    江憬之策,无非就是想依靠天时之利消耗邱林部。若是将他们逼到塞外尚还说得过去。但眼下邱林灼延占据中原城池,时间拖得越长,对于生活在那里的民众就越危险。

    低低的笑声夹杂着嘲讽的意味,在轩伟的殿宇内尤为清晰,江憬眼含轻蔑,“盛统领好歹也是领兵之人,怎的倒还不如我们这些文臣有刚性。大敌当前,盛统领不以大局为重,偏生出这许多妇人之仁,不觉可笑吗?”

    人嘛,总是会死的。谁让那些人的命不好,生在哪里不可以,非要不开眼地生在夷狄的屠刀之下。

    元瑜思量片刻,缓缓吐了口,“依孤之意,不可轻敌也不能坐以待毙,当选派得力将领速去胥州御敌。”

    江憬之言自然有可取之处,但一味地被动等待,难免令夷狄高涨气焰。不如趁势袭敌,打退邱林部,令其心生忌惮。最好再将其一举歼灭,永绝后患。

    盛弘远眼睛一亮,他的想法和元瑜如出一辙。江憬的法子太过被动,且旷日持久难保不出意外,还是应主动进攻,“陛下圣明,臣以为当先选派得力干将前往胥州,再传信于尚在宁州的莫致之,由他平定此乱最为合适。”

    莫致之久在边关,与邱林部多次交手,熟悉对方情况。且他为人坦荡赤诚,又富有才干,是最合适的人选。

    眼见上座的君王有许可之意,江憬再度开口,“陛下,臣以为选派任何人前往都好过选派莫致之。”

    元瑜蹙眉,“这是为何?”

    莫致之有过人之处,但江憬却说得如此笃定。

    江憬略去盛弘远恼恨的目光,侃侃而言,“邱林部背信弃义、以下犯上,纵然有强兵也是忤逆人心天意,定会败北。朝中良将颇多,大可选择资质优越者前往。至于莫致之,且不说他尚在宁州鞭长莫及,只说他声名狼藉,为江州民众所弃,择其平乱,只会搅乱军心。”

    信远侯好不容易被他除掉,哪里还能让他的儿子再起声威。何况若是莫致之前往胥州,岂不是要坏了一开始就定好的计划。

    “莫致之也不至于右相所言的那般。”元瑜开了口,试图替莫致之说几句好话。

    他们是血缘兄弟,从小一起长大,莫致之的性情他还是了解的。

    江憬眉头紧了紧,郑重揖礼,“陛下,大敌当前,不可轻率啊。”

    他太了解当今这位天子了,勤勉是挺勤勉,但却总缺一些君王的杀伐果敢之气。不过恰恰因为他遇事总是犹豫不决,才能让自己有更好的前途。

    盛弘远眼看着元瑜被江憬说动,马上出言反驳,“右相,你口口声声说莫致之声名狼藉,不知狼藉在哪里,他又为何不能御敌?”

    莫致之是个真性情的人,的确也做出过有悖常理的事,但那不过都是小节。在大事上,他从来是谨慎笃定,未曾出过任何差池或者纰漏。

    江憬笑得不置可否,“盛统领与四公子私交甚好,但也该知晓此处乃朝堂之上,盛统领尽朋友本分无可厚非,但在此之前要先清楚臣子之责。”

    盛弘远这个北衙统领是如何当上的,他连说都懒得说。他是谋划大事之人,盛弘远和莫致之的那点心思在他看来,完全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以为扳倒了樊氏就能撼动朝中格局吗?真是笑话。

    盛弘远素来光明磊落,被江憬暗示有举亲之嫌,顿觉一口气堵住,胀得脸色发红,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了。

    元瑜看看下站的其他人,大多都是江憬的亲信,不必他开口询问,也知他们必然支持江憬。略一沉思后说道:“孤生为天子,不能坐视夷狄涂炭生灵,孤决意亲去胥州督战。”

    一言出,下站众人纷纷惊得面面相觑,唯有江憬仍面不改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