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父道光帝 > 第54章 扶桑吞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收到了多达百余人的,留学生队伍入国申请。

    德川家齐不由为之错愕。

    留学生,用日本的说法就是,类似于当年的遣唐使。

    旨在派出精英,在强国留学,以学习他国的一些先进的文化和各个高尖领域。

    可如今大清的做法却让,他有些惊掉了下巴。

    毕竟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国家。

    虽说有各种腐败和落后,以及闭关锁国。

    但奈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个被视为庞然大物的大清帝国。

    在自己心里,依然是难以企及的珠穆朗玛峰一般的存在。

    可如今不知是怎么了。

    堂堂大清。

    那个号称天下中央之国的大清,竟然向小小的一个日本派出了留学生。

    这是搁在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

    难不成如今的大清,真像伍元华说的那般破败不堪了?

    要不然怎么会派出这么多留学团队。

    并且以大清朝皇帝的名义,发出协调书。

    希望日本国王能够予以配合。

    并妥善安置这些留学生。

    身为大将军的德川家齐不敢懈怠,赶忙亲自将这些人,安置在自己的大将军府。

    毕竟这些人,一个个身怀文韬武艺。

    是日本臣民学习模仿的对象,唯有好好笼络在自己的的大将军府,才能够让自己更加受益。

    果不其然。

    这些大清皇帝精挑细选的书生,很多都是文武双修的。

    甚至许多对兵书战策也颇为精通。

    安置好以后。

    德川家齐还饶有兴趣的与他们共进晚餐。

    简单的问了问,他们对日本各地诸侯的看法。

    竟然也得到这些留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得到这个霸气的回答。

    德川家齐,抚须长叹。

    果然是来自中原的精英学子,态度如此霸气,如此的统一。

    要是能把他们全部留在日本,笼络在自己身边,那该多好呀。

    将来征战各地诸侯,让自己真正统治这个母国。

    并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任何一个乡镇。

    那该是多美妙的事情。

    事不宜迟。

    德川家齐看了看自己身边,有些不太成器的儿子。

    再看看这些意气风发的大清留学生。

    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

    简单问了问这些留学生,对如何讨伐这些诸侯的策略看法。

    一时间,这些人,纷纷群情踊跃。

    奇谋妙策顿时充满了整个书房。

    听得德川家齐,连连称赞不已。

    尤其是那个30多岁的骆秉章,满肚子的兵法战略,更是让德川家齐赞不绝口。

    听着这些中原留学生高谈阔论。

    德川家齐甚至在这一刻,竟然有了一种大胆的想法。

    那就是,如今英军的第1批支援武器已经到达。

    甚至他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想用武力扫平全国的各地诸侯。

    而这些大清送来的跨海留学生。

    既可以作为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

    也可以作为躲在自己身后,运筹帷幄千里的诸葛亮型军师。

    说干就干。

    安置好这些留学生,德川家齐马不停蹄的带着儿子,前往武库房查看英军送过来的第1批武器。

    吓得儿子赶忙拉住他的衣袖,一脸诚惶诚恐:

    “父亲,你应该不会真以为?有了大英国的帮助,就可以向大清挑战了吧!

    这个念头,实在太荒唐了。

    孩儿斗胆,恳请父亲万万不要有此念头!

    以免招来大清的报复。

    我们日本向来,人少国窄,火山地震时有爆发。

    自唐宋以来,对中原宗主之国,多有依赖仰慕。

    万历年间,那不可一世的丰臣秀吉,正是败在了明军手下。

    难道如今父亲也要重蹈他的覆辙吗?

    这会给我们母国带来灾难的,万万不可呀!”

    一脸恼怒的转过脸来,大将军德川家齐,有些嫌弃的像看傻子一般看着自己儿子。

    眼神里满是恨铁不成钢:

    “你这孩子,要父亲说什么好呀!

    谁说父亲要准备攻打大清了?”

    儿子德川家庆,微微一愣,想起了这两日的种种不寻常,一句心里话,脱口而出:

    “儿子明明记得,那日伍元华前来联络父亲的时候。

    父亲明明答应了英国人的条件。

    说是愿意伙同英国等国,一起围攻大清。

    这话,那可是当着儿子面说的,总不算是有假吧?”

    德川家齐,看着这个傻儿子,不由哑然失笑:

    “儿子呀,儿子……

    你怎么这么天真呢?

    这话父亲说过是不假,可父亲又只不过是口头答应而已。

    再说父亲宦海沉浮多年,又怎么不知大清对于我日本的重要性。

    如果说我日本国是一条蛇。

    那么大清,就像是一头硕大无比的大象。

    不到万不得已,自然不可轻举妄动的挑衅。

    为父之所以答应他们,并不是,只是为了垂涎大清的辽阔疆土。

    而是想,先将英国人的先进武器骗到手。

    再用这些装备,一举扫平国内的各地诸侯。

    那么,如果做到这样的地步。

    你我父子,才真正的算是日本的皇帝。

    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国家的掌舵人。

    至于大清嘛,我们一时间也鞭长莫及。

    如果到时候英国人催促起来,我们直接推说国内的诸侯尚未平定。

    这样一来既可以得了武器,又可以平定诸侯。

    还不至于惹恼了大清。

    至于这个日不落的大英帝国。

    如果将来真的能够有着摧枯拉朽的实力,打的大清毫无还手之力的话。

    我们日本也不介意上前分一杯羹。

    总的来说。

    那神圣的中原之地虽好,却也要有命去拿才对。

    父亲我这么说,儿子你听懂了吗!?”

    儿子德川家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终于明白了自己父亲的小算盘。

    待德川家庆离开以后。

    一脸苍老的德川家齐,拿着大英帝国使者伍元华的一封简报,愣愣出神。

    只见那一封简报上赫然写着。

    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竟然在英国的帮助下,成功的摆平了7月革命。

    并将整个国内的巨大矛盾成功外移。

    而如今的英国,法国,普鲁士(德意志前身),美国殖民地,印度殖民地,澳洲殖民地。

    已经纷纷表示要出兵。

    为新一轮的大劫掠,做了充分的准备。

    尤其是在见识到了大清的新式步枪发展后。

    英国和普鲁士(德国前身),大力的升级改进原有的燧发枪。

    并已经提前几年普及了纸质定装弹步枪。

    (1835年,普鲁士的德雷发明了历史上第一支后膛装填的刺针击发枪,这种枪已有了定装药的概念,用纸筒作弹壳,。但直到1848年才被发现并被各国争相效仿。)

    而这一次。

    作战规模,参战人数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

    几个国家合兵18万。

    预计第2年(1831年)正式出兵。

    但北方的沙俄就不一样了。

    由于地理位置距离较近。

    直接就纠集了20万人,准备从西北方向,杀入回疆地带。

    预计到达的时间是年中的时候。

    看着英国人战报上。一字一句的让人心惊动魄的记载。

    德川家齐望着窗外,不由怔怔出神。

    从内心来讲。

    眼下大清受到如此多的国家围攻。

    说句难听点的,就算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毕竟大英帝国那可是号称日不落帝国。

    妥妥的欧洲霸主。

    如此天赐良机。

    自己何尝不想从中捞一杯羹?

    这是自己朝思暮想,都盼着的机会。

    如今就近在眼前。

    只等自己轻轻一抓。

    但聪明的德川家齐也深深的明白。

    如果大清能够挺过这回灾难。

    能挺过这一回围攻。

    一旦让他喘过气来。

    第1个收拾的就是自己这个上下蹦达的扶桑。

    这可是自己不能承受之重。

    德川家齐不敢冒这个险。

    此事实在过于重大。

    虽说最近一段时间里。

    整个岛国已经发生了,好几处火山和地震。

    而国家的赈济能力极其有限。

    打心眼里来说。

    这个岛国就并不是最理想的居住之地。

    唯有外迁。

    唯有向外扩张。

    才是这个国家的最终归宿,也是最好的归宿啊。

    可向哪扩张呢?

    整个国家,四面被大海包围。

    要搁在唐宋以前。

    国家的造船能力极其有限。

    文化和战斗力更是可怜的无足挂齿。

    那个时候只有忍耐的可能。

    直到了明朝时期。

    在丰臣秀吉的手中,国家渐渐强大起来。

    开始有了向外扩张挑衅的本钱。

    而离扶桑这个岛国最近的,首当其冲便是朝鲜。

    于是。

    日朝战争就此爆发。

    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偏偏万历皇帝得到了朝鲜的求救,毫不犹豫的便举倾国之力,发动大军前去解围。

    甚至不惜冒着伤筋动骨的危险。

    也要对自己的藩属国多方维护。

    这也导致了后来的明朝势力开始大幅衰退。

    而到了如今。

    德川家齐非常清楚的明白,只有在英国的帮助下。

    自己才能够成功的扫平各地诸侯。

    让这个扶桑岛国彻底强大起来。

    也只有国家强大起来。

    一切想做,而以前不敢做的事情,才可以渐渐提上议程。

    ……

    拆开一箱箱的火药和武器木箱。

    德川家齐欣慰的摸了摸,笑了笑。

    很是满足的拿起了一支燧发枪,而此时的英军。

    已经将原来的税方向改制成尖头铅弹。(形状上已经接近于现代子弹)

    并且采用纸筒定装弹。

    德川家齐麻利的装枪上弹,对着远处的灯笼便是一枪。

    只听得哗啦一声,灯笼应声落地。

    也不知道该说是枪法好还是运气好。

    枪口上微微扬起的烟气尚未退去。

    一只鸽子轻轻落在了,步枪的木架托上。

    脚腕处还绑着一张卷起的纸条。

    此时的德川家齐,就像是一个慈祥的老者。

    怜爱的抚摸着这只白鸽。

    温柔的时候从鸽子脚下,拿起了这张纸条。

    上面赫然写着:

    伍某亲帅英军5万,近期来日,望将军早做准备。

    还好德川家齐不是四川人,要不然真有可能急着跳脚。

    而此时的德川家齐却是嘴角高兴咧起。

    按照之前的约定。

    英军会适当的出动兵力。

    帮助自己平定各处的诸侯,尤其是那些跳的比较欢的。

    而接下来的一个月里。

    整个大将军府,兵马四处调动,极其频繁。

    瞬间也让住在大将军府的诸位大清留学生格外警惕起来。

    留学生公馆里面。

    许多书生一脸焦急的,望着这个比较年长的骆秉章,满脸的期待之色。

    “骆先生,难道我们真的要帮这些东瀛人吗?”

    “是啊,是啊,总觉得为别国效力,终究不是很妥当。”

    骆秉章轻轻的抬起右手,制止住了众人的纷纷议论:

    “诸位同胞的心情我能理解。

    但是我们来之前,太子爷便明有名言在先。

    我们来到扶桑以后,这个岛国必然会面对着,幕府要清除地方诸侯势力的过程。

    而在此期间,太子爷要求我们务必能够尽最大努力参与。

    一来可以借他们朝廷的手,与各地诸侯交战。

    不但可以让这个国家烽火四起,也可以趁机削弱扶桑的实力。

    更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参与实战之中,一来锻炼自己的指挥能力。

    二来,可以在实战之中彻彻底底的了解这个国家的官兵面貌,以及战斗实力水平。

    而这些资料,是如今太子爷极为迫切需要的。

    国家养我们几十年,报效国家,就在今日。

    诸位怎么可以退却呢?”

    一个书生有些拘谨的站了起来:

    “骆先生,那么,如今扶桑接受英国人的武器支援,并且英国发兵5万,已经抵达了此处。

    这个重要消息,要不要立即反馈给朝廷?”

    骆秉章重重的点了点头,显得一脸肃穆:

    “这自然是要的,英国作为我们的宿敌。

    先是大肆倾销鸦片到国内,紧接着又袭扰大清边疆。

    这笔账,朝廷还没和他们算呢……

    之前一直在海上,没能获取他们的踪影。

    原来是躲到这个扶桑岛国来了。

    并且给这个岛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军事力量的援助。

    其中的真实战略目的。

    即便不用说,骆某也能猜到一二。

    想来显是英国承诺了给扶桑,帮忙平定诸侯之乱。

    而相应的代价和条件。

    必然是这个距离大清较近的国家,答应协同英国一起,出兵大清。

    很显然。

    这么重要的情报,自然而然反馈给朝廷。

    也让太子爷有所准备。”

    ……

    茫茫夜色之中。

    大将军府外,一只白鸽悄悄的飞离了府邸之外。

    震动着微微发白的翅膀,一扑一扑的飞向了琉球国冲绳。

    ……

    而此时的琉球国,已经一定程度上被大将军府给渗透了。

    即便没有正式吞并。

    尽管国外有许多商用船和民用船停,靠在琉球海边。

    看守在海边岸口的,一些大将军府士兵。

    远远的便看见一只白色飞鸽,飞翔而来。

    毫不犹豫的弯弓搭箭。

    咻的一声,便应声落在了岸边。

    就在此时。

    一个梳着大清鼠尾辫的汉人书生。

    飞快的从岸边跑到鸽子落地之处。

    迅速取走了鸽子脚边的那张纸条。

    这般明目张胆的动静。

    立刻便吸引了岸边守军的注意力。

    八嘎!!

    一声声呼喊声,命令声,不绝于耳。

    这些个海边守军,立刻朝着汉人书生围了过来。

    手中的日本刀,肆意挥舞。

    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

    不远处的一个角落渔船,迅速靠拢。

    立即迎向了那名汉人书生。

    眼看后面的海边守军,马上就要追了上来。

    汉人书生慌乱之中,便撕下了自己衣服上的一根布条。

    将那张纸条和一枚石头,牢牢捆在一起。

    远远的便抛向了那艘渔船之上。

    眼见那个石头稳稳落在渔船之中。

    汉人书生嘴角扬起了一丝丝欣慰的笑容。

    只是下一刻。

    只听得噗一声。

    长长的日本刀,便冰冷无情的,刺穿自己的肚子。

    火辣辣的疼痛感,穿腹而过。

    汉人书生,强忍着疼痛。

    一脸惨笑地望着,那远去的渔船。

    嘴边喃喃自语:

    “苟利?爰疑?酪裕?褚蚧鲅?趋避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