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富察皇后[清] > 第 65 章 第 65 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皇后咳血晕倒,雅音再也坐不住,她把和安交给崔嬷嬷,叮嘱她细心照顾以后,带着许嬷嬷就往皇后所在的杏花春馆去。

    此次圆明园避暑,皇后依旧住在杏花春馆,熹贵妃和裕妃是在武陵春色。后宫妃子的住所大多都没有变化。

    唯有四阿哥夫妇,得了皇上的圣眷,特赐居莲花馆,也就是后来的长春仙馆。

    只是这时候的弘历还没有被皇上赐号“长春居士”,自然也就没有长春仙馆。

    雅音坐在轿撵上,脑中思绪纷飞,明明还在紫禁城的时候,她就交代了崔嬷嬷去给皇后娘娘送调理身子的药方。

    她知道肺痨不能根治,但总想着若是药方有用,能调理改善皇后娘娘的身子,是不是也能让她舒服一些?

    可皇后的身子还是每况愈下,这叫她怀疑,皇后会不会根本就没有采用她送去的药方?

    前往杏花春馆的路上,雅音忽然眼尖地瞥见不少宫妃身影,看她们行进的方向,应该也是去往杏花春馆,她低头问许嬷嬷,“那些是……?”

    许嬷嬷小声回答,“那些是今年刚入宫的秀女。”

    宫中老人大多知道皇后的脾气,不会在皇后病倒的时候前去打扰,最多派贴身宫女前去问问情况,尽尽心意也就罢了。

    而这些人……

    许嬷嬷偷偷抬眸看了一眼,暗自在心中摇了摇头。

    去看望病重的皇后,还打扮得如此娇艳,真当旁人瞧不出她们的那点儿心思?

    皇上看了只怕会更为恼怒……

    *

    等到了杏花春馆,不出所料这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宫人们到处奔走忙碌,殿内时不时传来皇上怒气冲冲的呵斥声,以及物件摔打的声音。

    而院子中还有几位太医战战兢兢跪着……

    见她过来,皇后身边的大宫女眼睛一亮,很快又皱着眉探头左右看了看,“奴婢见过四福晋,四福晋,您没有带和安郡主过来吧?”

    雅音摇摇头道,“没有,皇额娘的身子如何?”

    皇后很是宠爱和安,平日里总是赏赐不断,还常来陪伴和安玩耍,连带着皇后身边的宫人对和安也是异常慈爱。

    第一句话会询问和安也是她意料之中,这便是她没有将和安带过来的原因。

    若是带了和安过来,只怕连门都进不去就要被劝着赶回莲花馆。

    宫女闻言松了一口气,很快重新打起精神,“皇后娘娘还昏迷着,太医在给皇后把脉,皇上……”说着,她犹豫回头看了看大殿门口,“皇上此时心情不太好。”

    她想劝四福晋不要在此时进去,可是转念一想,殿内还有熹贵妃在呢,应该没事。

    于是对着雅音又服了服身子,“福晋随奴婢来。”

    她带着雅音悄悄从门口进去,正好看见皇帝阴沉着脸坐在上首位置,手上的扳指已经不翼而飞……

    而熹贵妃和裕妃两人陪伴在他左右,小声低语安慰着。

    见她进来,皇上眼眸都不动一下,“免礼!你若是无事,就先回去照顾安儿,这儿不需要你。”

    熹贵妃也跟着关心道,“安儿如何?没有发热吧?”

    “安儿很好,皇阿玛和额娘不用担心。”雅音说完顿了顿,干脆上前几步走到熹贵妃身边,“儿臣听闻皇额娘病倒,很是忧心,皇阿玛就让儿臣在这里候着吧。”

    皇帝看她坚持,稍微沉吟半晌,才挥了挥手,让苏培盛给她搬个椅子过去,“那就坐着吧。”

    “儿臣多谢皇阿玛。”雅音服了服身子,在椅子上坐下,这时才低声询问向熹贵妃,“皇额娘的身子如何了?”

    熹贵妃温柔地拍了拍她的手,安慰着,“太医还在里头呢,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

    恰在这时,殿外传来几声喧哗,顿时惹得皇上剑眉又重新拧紧,“苏培盛。”

    得他吩咐,苏培盛快步走到外面了解情况,回来的时候面上很是难看,“回皇上,外头是今年刚入宫的几位贵人小主,说是…特意过来为皇后伺疾的。”

    “伺疾?伺什么疾?”也不知是哪个字眼惹到皇上,他忽然勃然大怒起来,重重拍了一下桌子,“叫人把她们通通押回去!禁足!无令不得出!”

    雅音没想到他忽然生气,身子被吓得颤了一下,然后就被熹贵妃伸手护在身后,“不用怕,不用怕。”

    而那头,苏培盛恭敬应下,很快就出去了。

    这时雅音忽然注意到,对面的裕妃娘娘眼神晦暗,神色怔愣,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叫她心中不免疑惑,她想到裕妃曾与皇后有过旧怨,虽已解开和好,但两人如今的关系只能算得上一般。

    裕妃又怎会因皇后乍然病倒而神思不属?

    雅音皱着眉把疑惑压致心底,打算等无人之时再问问看。

    这时候有几位太医从屏风后绕出,跪在皇帝面前,“启禀皇上,皇后娘娘的病症实在凶险,微臣几人学艺不精……”

    他语气中透着心虚,双手拱起,微微颤抖,“现在,就剩方太医还在里面……”

    “不精?”皇上听完他的话,脸色顿时更加阴沉了,几乎都能滴出水来。

    他缓缓开口,“不精你做什么太医?你当皇宫是什么地方?”

    皇后病在垂危,只要一想起,他心口处就疼得不行,此时也顾不上什么形象,“嚯地”站起来,走到太医面前,抬脚就要踹过去。

    刚好方太医走出屏风,看见此景,瞳孔一缩,愣在了原地,“皇上……”

    他的到来拯救了几个已经软软趴在地上,涕泪众横的太医。

    皇上缓缓把脚收回来,重新背过手,盯着方太医,“皇后如何了?”

    “皇后娘娘得是肺痨,乃是不治之症。”方太医回过神,很是耿直地说出了皇后苦心隐瞒许久的病症。

    太医们闻言,浑身又颤抖了一下,心中叫苦不迭,他们难道诊断不出来是肺痨么?要不是皇后交代……

    想到皇后之前的威胁之语,耳畔方太医还在喋喋不休说着皇后的病症。

    太医们终于绝望放弃,眼下只盼着皇后娘娘醒来以后能够兑现诺言,救下他们的性命,毕竟他们在皇上面前已经做到了守口如瓶,不是么?

    方太医轻飘飘“肺痨”“不治之症”几个字,终于打破了皇上努力维持许久的平静,他只感觉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击了一下。

    他不敢置信喃喃道,“肺痨?”

    皇后怎么会染上肺痨?

    疯狂爬上他的脸颊,连瞳孔都被染红了几分,他站在原地呆了半天,忽然抬腿就往皇后的卧室走去。

    熹贵妃这时叹了一口气,又拍了拍雅音的手,“你先回去吧,回去以后记得先净身了才能去抱和安。”

    毕竟肺痨是有可能会传染的。

    她说完松开雅音的手,追随着皇上的脚步入了内室去看望皇后。

    见此,雅音也不好多做打扰,她知道自己即便是留到深夜,有皇上在此她也是见不到皇后的。

    她对着熹贵妃服了服身子,温顺道,“是。”

    而这时裕妃看了她几眼,忽的上前拉住她小声询问,“皇后得了肺痨,她又常去乾西二所,和安会不会……?”

    “应该不会,皇额娘每次过来都不怎么亲自去抱和安,而且都是待上两盏茶的功夫便走了。”

    雅音一边回答,一边想起梦中场景。

    梦中皇后娘娘也是因为染上肺痨才离世的。她走后,雅音从未听过钟粹宫伺候她的那些旧人,有谁跟着染上了肺痨。

    再到后来她跟在弘历身边的时候,曾听西洋人说过,其实肺痨也分为好几种,有的会传染,有的却不会。

    想来皇后染上的便是这一种。

    而她应该心知肚明,不然也不会隐瞒下消息这么久。

    但即便知道不会传染,她还是努力克制着自己,从未过多接触和安。

    *

    从杏花春馆回来。

    崔嬷嬷早已令人备下了热水,等到她沐浴之后,才把和安抱还给她。

    之后还小心翼翼道,“皇后娘娘那边…奴婢理解福晋的心情,但还是恳求福晋,您若是要过去探望皇后娘娘,可千万不能带和安郡主过去……”

    毕竟小儿体弱,不似大人身强力健,而福晋性子又太软,这让她实在不能放心。

    雅音没想到她会这么想自己,顿时有些失笑,“嬷嬷放心,我心中有数。”

    她的和安是好不容易失而复得的宝贝,她又哪里会愿意让她冒一丝一毫的风险呢?

    也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她心中的想法,和安在她怀中忽然踢了踢小脚,然后跟着挥舞起软软的小手来,好像是不满她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一般。

    雅音笑着低头凑过去亲了亲她胖嘟嘟的小脸,“和安想不想额娘?”

    和安对着她眨了眨眼睛,笑得很是可爱,透着奶香。

    雅音便把她放到榻上,解开襁褓,摸了摸她的后颈,发现没有发热以后,拿来一件小小的衣裳给她换上。

    和安如今已经快要三个月大了,太医说过这时候可以锻炼她趴着抬头的能力。

    这让雅音有些期待。她给和安穿好小衣裳以后,就扶着她的脖颈将她翻过来,让她的头微微抬着。

    过了一会儿看她没有任何不适,才慢慢放开手。

    和安就像个没有壳的小乌龟一样,努力挥舞着双手双脚,脖子微微用力,好奇地看着周围环境。

    崔嬷嬷手中捏了一把冷汗,心中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期待了起来。

    雅音心中则是默默无声地念着数,等到念到二十三的时候,才看到和安的小脑袋跟不堪重负一样,忽的垂了下去。

    “郡主!”崔嬷嬷着急上前几步,正欲查看。

    雅音却已经快手快脚地把和安抱了起来,让她坐在自己的怀中,脸上满是欣慰,“和安真的长大了不少呢。”

    她低头送给和安一个香香地亲亲,然后就见着和安又快乐地笑了起来,嘴角吐着泡泡。

    “但是这流口水的毛病可得改改,太不文雅了。”雅音好整以暇,拽过和安脖子上围着的口水巾给她擦干净。

    她说这话的时候,崔嬷嬷在一边满脸不赞同,“和安郡主还小呢,等日后长大了就会改了。”

    “再说了,福晋小时候不也如此,要奴婢看呀,郡主这是处处都随了您呐!”

    “嬷嬷!”听到崔嬷嬷开口揭自己的短,雅音顿时有些羞郝,她佯装生气地瞪了好几眼崔嬷嬷。

    而后伸手快速捂住和安的耳朵,生怕她把这些话都听了去。

    “什么随了福晋?”这时候一道男子声音响起。

    弘历忙完差事回来,就听到皇后病倒的消息,正想过去探望,又得熹贵妃派人传话,叫他先回去陪陪自家福晋。

    他便径直回宫了。

    才刚走到门口,听见屋子里头欢声笑语一片,不用想便知道是福晋和和安。

    他难看的脸色蓦地缓了下来,在外头听了一会儿,等到里头声音渐消,他才抬腿走了进去。

    谁知就刚好听到崔嬷嬷的后半句话。

    弘历不由得有些不满,在他看来,和安的相貌是跟福晋有些相像,但更多的还是继承了他自己。

    还有那乖巧的性子……他记得额娘说过,自己小的时候最是听话好带,也不哭不闹的。

    却完全忘记了,熹贵妃当年说这话时,是在拿他跟弘昼做比较。

    无论是哪个孩子,放到弘昼面前一做对比,都会显得乖巧……

    雅音和崔嬷嬷没想到他这时候会忽然回来,乍然听到他的声音还有些不知所措。

    “爷回来了。”

    “奴婢见过四阿哥。”

    惊吓过后,两人很快过去对他行了礼,然后雅音就被弘历伸手扶了起来。

    而崔嬷嬷,看见他伸手欲要去抱和安郡主,连忙皱着眉上前拦下,“阿哥还是先去净身吧,奴婢去吩咐人备水。”

    说完又想起什么一般,她问,“阿哥今儿可去过杏花春馆?”

    弘历被她问得不明所以,下意识摇了摇头,“没呢,额娘派人来传话,叫爷先回来。”

    “那就好。”崔嬷嬷这才放下心来,但是看着四阿哥衣摆下的灰尘,很快又有些不满。

    “阿哥回宫,无论何时都应先净手净身,之后才可去抱和安郡主。”

    “这是太医交代的,阿哥忘了?”

    崔嬷嬷皱着眉对他上下打量了好几眼,操心得像个老妈子一般。

    弘历听到她的话有些尴尬,抬手摸了摸鼻子,转头又看见福晋在一旁微笑淡定地看着他,丝毫没有要开口帮忙的意思。

    可转念一想,嬷嬷此番交代也是为了和安的身子考虑。

    他还能说什么?只能无奈点了点头,“嬷嬷说的是。”

    说完对着雅音又道,“爷先去净身,你和和安在这儿等着爷。”

    “爷快去吧。”雅音抱着和安,笑得很是恬静。

    *

    皇后病倒,引得皇上忧心不已,很快也跟着倒下。

    九洲清晏前的正大光明殿迎来了两日的罢朝。

    从各地不断送来的奏折很快铺满了皇上的桌案,他却无心理会。

    最后还是在大臣的劝说下,命弘历和弘昼二人暂时代替他批阅奏折。

    他也好从暗中观察两人的能力。

    弘历因着此事忙得脚不沾地,平时吃住都在九洲清晏。

    对此最为高兴的当属高格格,她开心地整日流连在雅音屋中,陪着和安玩耍。

    而宫外的富察家那边,已经收到了她的回信,在牛痘一事上有了重要的突破,眼下愁的便是要找何人将此事报给朝廷。

    觉罗氏看着雅音送去的信件,惊疑不定,“音儿这是什么意思?这般天大的功劳,为何要拱手让人?”

    马齐抚摸着胡子,“音儿自有她的考虑。”

    “可是!”觉罗氏依旧不太甘心,在她看来,研究出牛痘代替人痘,大大降低种痘的风险,让天花不再令人为之色变这般天大的功劳,就合该是她女儿的!

    到时候全天下的人都会来感谢音儿,而有了这份荣耀加身,雅音在宫中的地位才会愈加稳固。

    乃至以后,若是四阿哥登上那个位置,她也不用担心属于女儿的位置会被人撺掇!

    觉罗氏想着,仍旧不死心地继续劝说,“二伯,实在不行,就让富察家的旁支去做。”

    只要能让这份荣耀落在富察氏头上就行!

    而马齐历经三朝,目光独到,考虑得也更加全面一些,“别慌,我再想想。”

    这一刻,他想到康熙四十八年那一次错误的站队,想到富察家这些年走的下坡路,想到富察家如今的现状,还有未来又该如何继续。

    想了半天,不得不承认,音儿虽然未在朝廷,对于当今形势却有些惊天的天赋和敏锐的嗅觉。

    他抬了抬手止住觉罗氏继续开口,“就照音儿说的去做吧。”

    “你真当这样无上的荣耀,是我富察家可独得的?”

    “站得越高,才越危险啊……”

    当年那件事情之后,他与两个弟弟,马齐、李荣保一同被罢职。

    后来虽然有所复起,但他很清楚,那都是皇上做出来的表象。

    当今圣上不是个什么大方的性子,而随着这些年整治贪腐,官场肃清,盛世之景已经可见。

    皇家威信会在这些年逐渐达到巅峰,若是这时候富察家贸然站出来,揽尽天下民心,那下一个要等着被清算的,便是他富察家了。

    马齐摸着胡子,有些游移不定地想着,是否要与四阿哥有所接触,提前了解他是个什么性子……

    “二伯……”觉罗氏听着他的分析,心中寒意顿起,“那我的音儿……”

    说着说着,觉罗氏终于难掩心中悲伤,“我的音儿在宫中,岂不是步步维艰?”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