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月一脸懵。
原来是平常巷子里喜欢大嘴巴的一个婆婆,亲切关怀的问:“小月,这发生了什么事?”
脸上却是熊熊的八卦**。
关月这丫头可是鬼机灵,知道今天发生的事情不好,不能说出去,假装自己不是很清楚,就天真的说:“好像是丰叔腿又痛了,叫大夫去治呢。”
关月可不敢把事情说出去,要是到时候抓人被这个八卦婆婆打草惊蛇,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关月说完这一句,就一溜烟跑了,后面的人再想打听什么事也叫不回来。
“切,当是什么大事,不就是腿痛,用得着跟死了似的。”那婆子一听没什么事就暗暗的咒骂了一句,再扭着腰肢走了。
关雎将药给陆家医馆。
关雎到的时候,陆君宵还在忙,不过正好是最后一个人,也是正好快到了休息的视乎,所以关雎就在旁边等了一会儿。
陆君宵笑意盈盈的过来:“现在终于想起我了?我可是等你很久了。”
关雎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是今日她并不是因为这个来的。
她将那个要拿出来,语气放轻柔:“这个,帮我看看,是不是治疗腿伤的。”
突然感觉到关雎放缓的语气,陆君宵笑得更欢了,将那药拿过来,闻了闻,看了看,脸色也微微一变。
“这不是。”
陆君宵歪头笑:“谁别骗了,这东西加的都是寻常的补药,但是对腿伤并没有什么作用。”
关雎盯着那药不再说话。
……
这边关月几人到了丰叔家,桂花婶子明显没有想到一下子会来这么多人,一脸疑惑又有些手足无措。
“清哥儿,这是怎么了?”桂花婶问道。
关清将今天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再加上旁边陆君宵和说话,桂花婶越听越吃惊,惊叫:“这药是假的?”
关清连忙宽慰婶子说:“陆大夫是我们长兴的,让他再给丰叔瞧瞧看,多一个大夫多一份安心。”
桂花婶还在刚刚的震惊之中,听到关清的话也没有反应过来。
关月屁颠屁颠的跟在陆君宵后面,对丰叔说完来意之后,就安安静静看着他把脉,良久,陆大夫这才神情悲悯,也没有直接对丰叔说,而是出门跟二哥说。
陆君宵频频摇头:“太迟了,骨头没接上不说,人也被药材吃得亏损了,好在原本他底子不错熬过这么久,要赶紧把腿接上再对症下药。”
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陆君宵也不多言,连忙就摆出纸墨来,急急写下两个药方来,就交给关清说:“老地方抓药。”
桂花婶子有些没缓过神来:“怎么会这样,不是说安大夫是州府最好的大夫吗?这还能有假?是不是开错药了?”
陆君宵一脸疑惑:“州府是有个安大夫,可那几年前就已经跑去外地去了,怎么会在这?”
……
或许是古代医术并不发达,里面的接骨并不是很顺利,再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可最后在晚上的时候也算是完成了医治。
丰叔已经痛晕了过去。
“还好他素来身体健壮,骨头恢复不算慢,待会他醒了再吃一副药下去,一副三煎刚好一日,不过这几日药看他是否脑热,及时来青茶巷找我就成。”
桂花婶子听了,千恩万谢。
关清也算放下心来:“明几日那个冒牌郎中过来,定药给他送去官府,不过届时还需陆大夫前来指正。”
陆君宵谦逊说自己一定会来。
丰叔的事情巷子里没几个人知道。
……
关清和关月欢快回家之后,两人就拿了两坛自家的泡菜和两吊束肉。
“等大姐回来,我就说我要买两个小猪仔,养一些鸡鸭,这样我们家就热热闹闹的了。”关月开心的幻想。
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除了一些闲暇琐事,还有现在一些官府的麻烦事,其余都是美好的。
家里吃得饱,没有天灾人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关清小声呵呵一笑,笑得开怀:“小月就在家里好好玩,过些日子我向大姐说一句,让你和小明也开始念书怎么样。”
关月睁大了眼睛:“这可不行。”
“怎么不行了?”
关月软萌萌的说:“我想和二哥去一起学堂。”就抬头看了看突然安静的关清,再说:“如果有这个机会,就和二哥一起上学堂。”
……
两人就这样说了很多,第二天丰叔家就传来了消息。
那个骗子大夫来了。
“我先去叫陆大夫过来,二哥你快去帮帮桂花婶婶,那个安花狡猾的很,可别出什么事。”关风说完就自己一溜烟找人去了。
那边,丰叔借故之后第二日腿有些刺痛,跟着大夫的要求每日三碗药,看着丰叔睡眠相对好了一些,桂花婶子安下心来。
就在此时院门口就传来了敲门声。
“快开门呐,我给病人拿药来了。”
一听到这句话,桂花婶子就知道是何人,一下子怒火上来,可突然想到了清哥儿临走之前说的话。
桂花婶子那边,关雎再也没有去参合。
她相信有关清和陆君宵在,这件事就能很好的解决。
她一心就放在养病上。
虽然她没有说,但是家里的人也很默契的什么很多东西都没有让她做,每天吃药也只是问问,就好像她真的每天吃的是补药似的。
陆君宵开的药……真的一如既往的苦。
这天,关雎还是在家里忙活。
但是竟然收到州府那边的消息过来。
小武说:“食神会那边,有官爷过来问问你去不去,过不了了几日,新官上任呢!听说还是当朝状元。”
关雎想到了陆君宵的话,摇摇头。
“罢了,你回消息,就说我现在去不了,就是第二名去也是一样的。”
小武没有多问,便离开了。
……
关雎就去巷子里找刘晓翠,正好在村子大榕树地下,还有很多孩子们聚集在此玩耍。
等关月回来的时候,关清也正好归来,可他却一脸惆怅。
“丰叔那边还好吗?”关雎给关清倒了一杯水。
关清轻叹一句:“没想到那个骗子居然还和我们家有些渊源。”
嗯?
关雎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只听关清说:“还记得常三皮毛铺么?小平哥家的远方一个游手好闲的亲戚,当初和之前闹我们流光记的那个姓陈的来过,但是那个陈虎子被抓了。”
“就是陈虎子的手下,当初被你扎了一条腿!”
关月惊诧:“竟是他?”
关月是没有见过那个男子的,因为她当时只记得自己扎了一个想要逃跑的,并没有看清那个人长什么样,更何况现在这么久了,一个小喽???缇筒患堑昧恕
“原是家道中落,家中有两个儿子不争气,一个好赌,一个游手好闲,两个儿子要求还不低,前后每人都退了好几门亲,以至于如今就连媒婆也不愿意给他们说亲。”
后来听说了最近他退了婚的未婚妻起了新房子,之前还大闹了一场,硬是要小姑娘做他们家媳妇,可惜那姑娘并不是好拿捏的,一口就拒绝了。
他的人还被姑娘家这边给赶了回去。家里没有银子,出去吃喝就没银钱,这个人就打起病人求医心切的主意,就出去招摇撞骗。
“那个小子和玩好的两个兄弟就在快到港口堵着,要是有人过路就会大声的故意说安神医之类的话。”
“要是求医心切的就会问一问,几人里应外合,一唱一和,骗了好几户人家。”
关月听了怒火中烧,奶声奶气,咋咋呼呼,咬牙说:“这种人就应该坐大牢!”
关清轻轻摸了摸关月的小脑袋,哄小孩的语气道:“乡佐爷爷已经让人请县令大人了,不用担心。”
既然有人能解决,关雎就放心了。
恶有恶果,就是最好的结果。
眨眼将近一个月过去,关雎家院子里已经晒满了各种菜干肉干。
“过不了几日店里要放人回家过节,一年忙到头也没几天清闲。”关雎今日突然说。
关月想到他们看到新家的开心模样,就放软了表情笑说:“那我一定要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不仅如此,巷子里今年过节比以往热闹很多。
“昨日我碰到黎芝山二哥,就说流光记过中秋给他们回家五天,毕竟是个好日子,一家团圆才是。”
关清回忆道。
看到关清神情有些惆怅和凝神,关雎才想到一家团圆,有父母才是团圆。
她也不懂怎么去安慰。
中秋佳节将近,家人齐聚,关月整个人都干劲十足。
这第二天一早,关月就把自己埋在土里的宝贝给挖出来。
“桂花家门前那棵桂花树今年落了很多花,今早还特地送给我们一包,还说虎子一直嚷嚷要吃你做的桂花糕。”柳倾一边和关雎说,一边把手中的面皮弄出来。
关雎则把咸鸭蛋敲碎放在水盆里边把蛋白冲掉,只挖出蛋黄,再一个一个小心翼翼放在碗里留着备用。
“我又没有做过桂花糕,他怎么知道我会?”关雎纳闷道。
柳倾轻笑:“估计虎子有先见之明,知道我们关关什么都会做。”
行,算他有眼光。
这时旁边传来一声惊呼:“关关,这东西你是从哪弄来的?”
关雎抬眼望去,就看到柳倾手中拿着一个木制饼模,可是花样精巧,看起来和巷子里其他人家用的做桂花糕的模子有些不一样。
关雎明了一笑:“这个月饼模子是我让丰叔给我做的,还多弄走了我十颗咸鸭蛋,心疼死我了。”
这里的中秋家家户户都有做月饼的习俗,饼模都是按着自家的喜好,有的是自己做的,有的是请人做的,花样不同。关月做的就是花好月圆的复杂图案,也是挺为难丰叔了。
不过做月饼农村一般都是花生芝麻,白糖豆沙,像关月今天这样做这种口味的估计没有。
“模子挺好看的,就是不知道做出来味道怎么样。”柳倾十分中肯的评价。
厨房里面欢声笑语,厨房外面的院子也是热火朝天。
按照平常一样把晒的东西晾出来,关清就去巷子里人家买了一只大鹅就在门口祭天。并不是今日过节,只是今日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就买来打嘴食。
关风按照今日关清的计划,正在温习功课。
关月择菜洗菜也忙的不亦乐乎。
忙碌中,一顿美味大餐就摆在面前,丰叔精巧的木漆圆桌上大大小小摆上了八大碗菜。
“清蒸鱼,薄荷香酒鹅,香葱蘑菇,蚝油青菜,竹笋咸肉汤,酸菜猪肉,肉丝茄子。”关清高兴的向大家介绍。
众人摩擦着手掌跃跃欲试。
“二哥可别再说了,再说,小明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小明忍不住吐槽,咿咿呀呀。
众人都哈哈一笑。
在大家的欢乐声中,圆满的一顿饭被吃的七七八八,也是因为每个人都在长身体的缘故吧,八盘菜居然所剩无几。
见此场景,关雎突然庆幸自己有能力让家人吃饱饭。
“这是给婆婆家的,这是给丰叔家的,这是给柳倾家的,这是刘婶子家的,这是给黎芝山的,再就是巷子里每家都送去两个饼子加上十个鸡蛋,一小罐蘑菇肉醢,表示感谢这些年乡亲的照顾。”
看到关月的安排,众人都觉得很合理。
现在巷子里没有一家为难,一直都和和睦睦,有些小摩擦也能很好的解决。
“那个兰花家也要给一样的吗?我可不太喜欢她家。”关风突然说。
关雎有些不知道这个兰花指的是谁,兰花?怎么没听过这个名字?
关风就说:“上一次上房梁的好日子,兰花她家的就在挑别人家姑娘家的刺,大姐还和她奶奶有些口角。”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乡里乡亲有些口角很正常。”关清都不觉得如何。
也可能他当时并不在现场,也只是听到一些动静,因为事情并没有太大的水花,所以他并没有关注。
那是这一下子就将那天不好的记忆涌上来,关雎就知道是谁了。
关雎现在想想还觉得气愤:“她奶奶可是看上了清儿,又说是我们芹儿配不上她,还说清儿要样貌好的,我就说了几句,她奶奶还刺我。呵呵。明明就是那个兰花对别人挑三拣四的没嫁出去,还想来糟蹋我们家的人!”
听闻的人这下不淡定了。
“兰花看上了我们二哥?她不是比我二哥还大吗?”小月仰着脖子,希望有人给她一个回答。。
关清阻止他们议论:“这种事莫要乱说,说出去还毁了人家姑娘家清誉,大姐你也糊涂,人家上辈说话,你最好还是别插嘴,人多嘴杂,免得对你以后不好。”
又看了看地上摆满的东西,就说:“既然是乡亲,也没有什么大口角,这个礼还是要送。”
要送就一视同仁,免得因为这种事还出现了问题。
看到关雎有些不乐意的表情,但是这个道理她自然都清楚,但是心里的火就是压不住。
关清就小声和他们说:“月儿,这种事不是小事,要是今日你说的被别人听到了就到处传,那么对你,对我,对兰花的名声都不好,以后这种事就别再计较,只要我们不答应,别人怎么想都是想想而已。”
听到这话,大家心里再好受一些。
所以,有了本人开口,大家都没有再提这件事。
“我们分头送礼,记住了,遇到什么人都要说好话,在门口就好不要进门,送了就走别说太多,要说感谢的话。”关清这样嘱咐。
几人点点头表示明白。
关清就负责送与他们家亲近的几家,关清二哥学识多,会说话,人又温文尔雅,很受大家喜欢,这种艰巨的任务就只能交给他了。
……
“娘,那个是谁啊?怎得送我们好东西?”
村中一户小家院里传来低语,兰花看着门口离开的俊朗身影有些痴的问。
妇人抱着东西进屋,一边说:“那是前些日子搬到我们甜梅巷的,前些日子还起了新房子,你也是知道的。”
一双吊梢眉的兰花,配上一双桃花眼却总给人一种刻薄的感觉,如今她却微微一笑:“原来是那几个孤儿。”
妇人轻手轻脚一下一下数着里面的东西,喜笑颜开,听到兰花的话立马指着兰花说:“你可别看他们几个,今时不同往日,起了新房还在县城有个铺子,这快半年,赚了不少银子。尤其是他们清哥儿,里里外外打点,得了乡佐赏识,还去读了书。看起来家里余钱多着呢。”
兰花听了眼神放光。
妇人看着兰花的样子就知道她怎么想的,就欣慰的拍了拍她肩膀:“你看看,他们那二哥可比这个俊俏多了,你要是中意,我就让人去他们家透露口风。”
兰花有些羞涩,又想到什么,就眼神氤氲的说:“那个,他比我小吧。”
妇人不耐烦的说:“女大三抱金砖,他要是想要娶你,我还舍不得呢,还由得他挑三拣四。”说罢,看到那一些礼物面容和善了起来,开心的进了厨房。
兰花被说得心动,回想刚刚那么俊秀的背影,那个比这个还好看的清哥儿到底什么样。
这边,刘晓翠也收到了关家的礼。
“这怎么好意思呢?你们平日里有事我们家里底子浅也帮不上什么忙,这个时候怎么好意思收你们的东西?”罗姨娘有些拘谨。
她也很奇怪,为什么会在一个晚辈面前拘谨起来。
关清倒是自洽,笑说:“姨娘别客气,晚辈有心孝敬姨娘,出不了力尽了心力晚辈也甚是感激,姨娘莫要推辞,这是乡亲们每家都有的,自然不能厚此薄彼才是。”
姨娘问:“都收了?”
“都收了。”关风笑道:“都是乡里乡亲的,以后免不了来打搅姨娘,要是姨娘不收,我们倒是更羞于见人了。”
见到人这般说,罗姨娘只能厚着脸皮收下。
“风哥儿清哥儿进来吃碗茶吧。”说罢不等关风答应就往院子里卖弄喊:“红梅,有客人来,倒碗茶来。”
“来了。”里面有个小姑子应了声。
关风急忙摆手:“姨娘,我急着去送礼咧,改日再过来喝茶。”
说罢,便头也不回跑走了。
红梅才端茶出来,就看见一抹人影跑走了,连忙问娘亲:“这人跑这么快作甚么?”
罗姨娘呵呵欣慰一笑:“是巷子口新来的那几个孩子。”
红梅这才注意到油纸里面包住的月饼,惊呼:“好精巧的月饼啊。”黄澄澄的,雕花精致,还有一种若有若无的香味。
罗姨娘也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月饼。
两人打开布包,便看到里面的东西,数了数:“十二颗鸡蛋?一般都是送十颗圆圆满满,这十二颗是什么意思?”罗姨娘有些不懂。
另一边,跑到村中大榕树的关风这才停下脚步,脑海中浮现一个小女孩的影子,嘴角一勾,心情欢快的归家。
中秋这一日。
井婆一早就过来关月家里帮忙,关雎就叫了浅浅小武他们来过来一起过节。
井婆身体依旧硬朗,除了不能绣花缝补,其他的事情做起来也不马虎,当然,有一群孩子在,也不会让她动手。
关雎看到这么多人忙着,自己闲在一边也没事做,就去把关月他们屋子里被单衣物什么需要缝补的地方都拿出来缝补。
井婆是厨房里面的一把好手,今日饭菜丰盛,做起来却丝毫不乱,井然有序。
“你们几个孩子长得了,你们家人不知道多自豪呢,开起来店铺,又能打理家务,再也不用操心了。就是苦了你们大姐内外操持,清哥儿又要念书又要弄好家里的事情,好在你们几个也是争气的,建起一栋大房子来。”井婆感慨万千。
看到此场景,小孩就想着讨老人家欢心,关月就说:“还不是嬷嬷,井婆教的好,有什么事找你们就对了,什么事都能解决,多好啊。”
“哈哈哈。”
井婆开怀大笑:“你真是个机灵鬼,照你这么说还是我和嬷嬷来打点你们家里的事情咯?”
关月毫不羞愧:“那可不是,不然小月小萝卜一个,能做什么呢。”
众人欢声笑语中,小武小司还有王小梅他们都过来了,一下子院子里面就更加热闹了。
“小梅好像又长大了。”关雎抬眼看,说了一句。
王小梅笑了笑,赶忙过来帮忙。
中秋听说巷子里还有特别的活动,说什么妇人要给还没有生子的新嫁娘借子,具体什么的关月只听到一丁半点也不清楚,可是晚上那赏月是免不了的。
“开饭啦开饭啦。”院子里一声大喊,外面水边玩耍是几个孩子也陆陆续续回家。
不是关雎动手做的好菜,可是井婆秋娘做的也是色香味俱全,看起来鲜美可口。
小辈们这才坐下来。
“这个大白鸭好吃,蘸上这个特别的酱料味道极好。”井婆咬不动硬硬的鹅肉,更喜欢被炖烂的的鸭肉,入口即化,还有酱料的鲜美味道,比较符合老人家的重口味。
井婆又夹了一块给小月。
小月笑着也夹了一块红烧肉,笑道:“婆婆,这红烧肉炖了将近一个时辰,非常软烂,你再不吃就被他们几个小馋猫给吃完啦!”
井婆高兴的直点头。
一餐饭菜宾主尽欢,收拾好了之后就准备晚上月圆之夜的一家团聚。
“这天气突然阴沉沉的,会不会晚上就下雨了?”浅浅有些不安的抬头。
小武也说:“刚刚吃完饭就这样了,要是下雨了,晚上也停不了,这大好的日子怎么就下雨呢?”
听到这话,众人都抬头看到了天空的阴沉,千里欲雨。
“不会的。”坐在客厅的井婆这个时候笑呵呵的过来,非常笃定的说:“今晚安心赏月,不会下雨的。”
大家都不太相信,可是看到嬷嬷的坚定,又疑惑问:“为何?”
嬷嬷呵呵一笑,缓缓的说:“因为小月是个福星。”
众人皆是哈哈大笑起来。
到了日落西山,月悬高挂,一滴雨水都而没有落下来。
“白灼大虾,这可是今日弄到的新鲜大虾,新鲜的很呢,快来尝尝。”浅浅端着一大盘的虾摆在夜晚的院子里。
此刻是院子点上了三四个油灯,看起来明晃晃的。院子中央摆上一个大桌子,上面端上一盘盘精致小巧的月饼,还有各色乡土水果,更有没有见过的几样水果和点心。
“这是擂茶,你们几个孩子吃到的机会可能很少,这是井婆做的,还是老口味。”刘晓翠笑呵呵的端着一壶浑浊的茶水来。
擂茶倒出来的茶水就像暴风雨后的河水一般昏黄泛着一点树叶的绿,里面还有各种果子弄出的残渣,一口下去。
“咦……”味道有点奇怪。
又有芝麻又有特殊树叶的香味,还有其他香味混合在一起。
“要是喜欢芝麻的,估计就会喜欢这个味道。”关清笑说,又吃了一口:“味道不错。”
“第一次吃到咸味的茶,还是芝麻的。”关雎觉得味道尚可,只是油有些多。
可再看浅浅小明小月,还有小武几个,却吃的津津有味。
“这个可是我一大早起来就去后山摘来的做擂茶的叶子,新鲜的好,味道也比较香。”井婆看到自己的茶这么受欢迎,很开心。
小武就指着一种奇怪的果子:“这枣子我和长力去山上摘的,可好吃了,你们尝尝。山上的枣子被摘得差不多了,还有很多都是没熟的。”
巷子里大多的水果都是本地山上的,都是看天吃饭的东西,再者,山上有的在本地就不稀奇,也没人拿去卖,都是自家打零嘴吃。
尤其是像如今过节时候,吃点水果更有味。
“哇。”
身后几个姑娘家却传来一阵惊呼。
“这月饼也太好看了,看看里面这黄,就像月亮一样。”大花二宝惊奇道。
关月说:“这才是月饼吧,把月亮藏在里面。”
几个长辈也伸脖子过来瞧,就看见这精致可爱的莲蓉蛋黄月饼。
“还是你们几个孩子见过世面,这种精巧玩意也想得到来做。”嬷嬷笑着,让人给她弄了半块吃。
……
家里腊味的东西还有几日就差不多了,这几天弄好咸鸭蛋和泡菜酸菜。
嗯……关雎现在已经开启了咸鱼模式,只要事情能够交给别人做,她就不会动手。
她就自己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样打算,关雎就托人买了几百颗鸭蛋来,又去后院挖黄泥,一个人在院子里面忙进忙出。
虽然中秋已经过去,但是咸鸭蛋的平常用来吃还是挺香的,所以关雎打算多弄一些。
而且因为这一次她做的咸鸭蛋比较好吃,弄去柳家的时候,强烈被要求多做一些拿出去卖,关雎想着自己闲着也是闲着,就做一些。毕竟咸鸭蛋的制作只需要等待。
咸鸭蛋的做法有些讲究,在现在有些人投机取巧用盐水浸泡出来的咸鸭蛋并没有原始做法做出来的香味浓郁,并且流黄沙,口感绵密,很是好吃。就是你单独吃蛋白,也不会很刺鼻的盐味在口腔中,反而是适度的咸拌着蛋的香味。
关雎将鸭蛋和拌好料的黄泥混在一起,再在草木灰上面滚一下,就包裹住一颗蛋,再直接将其封坛中。
按照这个秋天的季节,一个多月就可以开坛吃了。
“大姐大姐,你快去看。”
这一日,小明刚回来就拉着关雎往外走。
关雎蒙了:“你拉我去哪儿?”
关雎以前怎么不觉得小明力气这么大,这会子想要挣脱都还是被他拉着跑。
小明急得没有回头,只是一个劲就拉着她跑到一个拐弯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到巷子口过来的人。
“大姐你看。”小明指着巷子口方向。
关雎定睛一看,那不是关清嘛?站在那里干什么呢?
关清在的地方刚好被树枝挡住了他面前的人,看衣着像是个女孩子,可就是看不见面容。
“那人是谁?”关雎好奇。
关清他平日里也不见得他接触其他女孩子,要说接触最多的,那应该就是她们流光记的人了吧。就连秋娘和王小梅都是不怎么说话的。
怎么今天居然在这里和人家聊了这么久?
小明摇摇头:“不知道啊,我方才想着今日二哥归家,我就去接,可就是走到这里我就看见了二哥居然和一个人聊天,具体是谁也不认识,就是觉得很奇怪。”
确实很奇怪。
不过按照巷子里的习俗来说,二哥也有十二岁了,是该到了定亲的年纪,也是正常人情窦初开的时候。
这个时候有个喜欢的人也是很正常的。
小明这才几岁,不明白很正常,关雎拉着他就走了。
“没什么,估计是你二哥遇到别人问他什么事,所以被拦住了。”
关清确实是被拦住了,而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之前迟迟未见的兰花。
要说这个兰花之前和他们家还有些不好的回忆,关清一开始没记起来,可是今日看到拦住他的人,他就记得清清楚楚。
前段时间小月,总是闹着肚子饿,他去巷子里给办酒席的人家过去帮忙,都是巷子里认识的,总要走动走动。
他记得很清楚,他忙了一天了,主家盛了半碗饭给他吃了,他留了下来,再要了一大碗回去给弟弟妹妹。有个嬷嬷好心,再饭桌上自家的那份酒席饭菜里面挑了不少好菜给他吃,他十分感激。
可是就在走出门转眼,那些菜就不见了。
是个小男孩偷了他的菜,他追了过去差点撞上一个女生,可是他看到了那个小男孩就在这个女孩子身后,手里嘴里都是那个嬷嬷留给他的菜。
“他偷我的菜吃,快还给我。”
那个女孩子很嫌弃的皱眉:“这可是上桌才有的肉菜,你这个没爹没娘的东西,怎么可能有这些好菜,你说是不是你偷的。还想要诬陷我弟弟。”
关清一听到别人说他没爹没娘,立马就不吱声,再说这些菜不是自己的就说他偷,可是那些菜确实不是自己的,要说别人给他的,一定不会有人信。
“你胡说,那就是我的,明明是你弟弟偷了我的菜,你这个做姐姐的居然不打他。”
那个女孩子好笑的看着他,仗着自己比人家大几岁,又是女孩子发育时间更早,明明大三岁的个头硬是比关清高半截。
关清不想和女的打,可这个女孩的面容他却深深的记住了。
就是这个人。
“你找我什么事?”关清语气很不友好。
兰花是巷子里土生土长的姑娘一个孤儿家里她却觉得自己绰绰有余。
于是上前打招呼。
可是没有想到对方对她非常冷淡。
“我叫兰花,是巷子里三婶婆的孙女,平日里也想要念几个字,听闻你才学很好,所以想要过来问几个字。”
关清皱眉,很不想要与其说话,可是又不好平白无故发作,只好硬着头皮说:“巷子里新的学堂里面有教书先生,你要是真想学,那就去问问也无妨,想必夫子也不会厚此薄彼。”
说罢便想要迈步离开。
可兰花好不容易等到这个机会说话,哪能让他这么快就走了,连忙拦住,笑说:“就几个字,你让我再跑去巷尾一趟?”
关清很想说是,可看到对方的架势,就是不想要放走自己的意思。
便问:“你想要怎么样?”
兰花好像没有看到关清不好的脸色,依旧笑说:“家里不止我,我家小弟念书也慢,夫子也说过他天资不好,可是小弟想要念书,所以就想要来请教一下。”
关清眉头紧皱:“这是夫子做的事,我还是个学生,没有能力让你们特地请教。”
关清想着自己已经把话说的这么直白,为何这个人还要拦着他。
就像前段时间一样。
兰花呵呵一笑,花枝乱颤:“也无妨,就是几个字而已,你一定认得。我娘就常常夸你,说学堂的夫子都经常念你天资聪颖,向来你也是要考取功名,教孩子几个字还不是绰绰有余。”
关清不接话。
兰花看着他奈何自己不得的样子,更加得意,可是却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形象。
另一边,关雎拉着关铭回家一直在门口伸头看关清什么时候回来,直到关清露面,两人这才假装认真做事是模样,一个假装看书,一个假装择菜。
关清推门进来,两个人的目光就黏在他身上。
只见他一言不发,也不抬头,直径进了厨房好像是洗了一个脸。关雎和关明两个隔空挤眉弄眼,收到暗号,关明就喊一声:“二哥,晚上想吃什么?”
“什么都行。”声音里面都是疲惫。
外边两个人依旧比比划划,突然关清从厨房里面出来,画面戛然而止。
关清看着他们古怪的样子,疑惑的问:“你们再做什么?那里不舒服吗?”
“没有没有,就是好像天要下雨了,我去收衣服呢。”
闻言,关雎一溜烟就跑走了。
关清不疑有他,便回房收拾东西。
这么简单的怪异二哥都不怀疑,果然有问题啊!
那个女的是谁呢?
关雎和关明看着关清饭后洗漱完就去了厨房打水洗洗漱,一夜无话。
……
自茶包生意火了之后,关家现在只要将那茶包的供应跟上,每个月就能领上千贯银钱,可谓之可以进入衣食无忧的阶段了。
关雎最近还张罗了咸鸭蛋的生意,主要是因为咸鸭蛋制作周期短,还比茶包来的轻松一些。
如今九月的甜梅巷却没有以往的热闹,一场秋雨一场寒中,村民们都忙着割稻养田,憧憬来年的收成。
今日关雎又出门来到县城中。
“差爷,我们是来办通行的。”陆君宵像门口一个差人递了帖子,便有人带了他们进去里间一个厢房里边,是一间书房。
进门一见就是主簿大人在坐镇。
“主簿大人。”陆君宵恭敬作揖。
关雎也说:“主簿大人好。”
主簿显然没有想到两人会突然来此,连忙笑道:“哎呀,关娘子,陆大夫,来了,来坐坐。”
陆君宵婉拒主簿的邀请,就说明今日来的目的:“今日我想要去一趟府城,盖个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