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落魄小书生 > 第241章 走自己的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风更兴奋,他一拍手喝道。

    “以战代练,好办法!”

    “不需要太多,一次去三百重骑,五百轻骑。”

    “寻常的镇子,都能偷袭得手。”

    “更别说那些马场了。”

    沈麟对部下这种闻战则喜的状态很满意。

    可他本人,却不喜欢没来由的乱战。

    练兵?

    铁军中的老兵比例占了七成。

    这些人,都是在历次战斗中见过血的。

    虎大勇带来的一千轻骑也一样。

    他们不缺战斗经验。

    缺的是先进的基础训练,以及营养补充。

    “各位,你们觉得,我铁军有必要上战场去磨炼么?”

    “就连最初的五百娘子军,都操纵破阵弩杀过人了。”

    “其他的兵,至少打扫过战场,补过刀。”

    “那一千多真正的新人,没有三个月的训练。”

    “本官不打算让他们上战场。”

    “各位,我们走的是精兵路线。”

    “每个兵都是兄弟姐妹,很珍贵的。”

    “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我们。”

    众将都沉默起来。

    沈麟一向重视铁军的伤亡比。

    他恨不得一场大战一个重伤,甚至是死亡的都没有。

    安定城外,连续三战。

    重伤、不过三十多个,战死十三人。

    这在别的军队看来,宛若天方夜谭。

    在铁军中,却是真实存在的。

    说出去,谁会相信?

    可沈麟偏偏做到了。

    他还想降低这个比例。

    铁军七千,老兵五千出头。

    以老带新,一点问题都没有。

    每一个小队十二人中,才分到三个新人。

    怎么会影响整体战力?

    而李广利就不同了。

    包括当初突围出去报信的人。

    他的老兵顶多就一千。

    一个老兵得带三十个菜鸟,除了以打代练。

    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李广利现在好像挺有钱。

    就算出战的伤亡率很高。

    他也付得起抚恤银子。

    每一次劫掠,收获肯定有。

    水军作战,瞄好了目标,快打快撤,什么东西装不走?

    哪怕搞一年的破袭战,重伤退役或者死掉一万人。

    他弄到的钱,也足够发放抚恤金了。

    而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两万百战老兵。

    大周别的没有,壮丁多的是。

    只要他李广利不缺钱,敢战,扩军还不容易?

    所以,以打代练,是他唯一的选择。

    想到这里,沈麟语重心长地道。

    “你们的求战之心旺盛,本官很欣慰。”

    “但是,大家要牢记咱们的发展策略。”

    “那就培养娃娃兵。”

    “在校的都有两万八了,山里还有三万余。”

    “咱们每年,还可以收留更多。”

    “把这帮娃娃培养好了。”

    “咱泸水铁城要兵有兵,要人才有人才。”

    “埋头十年!”

    “然后,抬头相见!”

    “天下还有谁?能挡我兵锋?”

    沈麟铿锵激昂的豪言在大厅中回荡。

    每个人都抬起头看着他。

    窗外的冬日照进来。

    给沈麟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这一刻。

    他的话,就是无可置疑的真理。

    “好!”

    梁自忠率先鼓起掌来。

    “大人说的对,咱们要沉下心去。”

    “把这一某三分地经营好了,不断发展壮大下。”

    陈云跟着鼓掌道。

    “那就高筑墙、广积粮,这话也是大人说过的哈!”

    “哗哗哗!”

    会议大厅里,掌声如雷。

    从这一天起。

    埋头十年,然后抬头相见!

    广积粮,高筑墙!

    这两句话,成为所有铁城人的信条。

    没有谁再浮躁求战了。

    看着云淡风轻,其实每个人都激情满满。

    接下来,沈麟在小黑板上花了一个简易图。

    “各位,咱们未来的军队。”

    “当以6:2:2的比例来建设。”

    “如果以一万人规模算。”

    “就是六千野战骑兵,两千城防军,两千水军。”

    “水军很重要。”

    “既是全军机动的运输力量,也可独立作战。”

    “必要时,还可以协助守城!”

    “所以,下一步,咱们要在城南挖一个大大的人工湖。”

    “作为水军的泊地,和操练场所。”

    什么?

    挖一个湖?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水军千户陈梁更是激动得站起来。

    “大人,这湖,得多大啊?”

    沈麟在黑板上划了个大圈。

    大家知道,提前期回暖,城墙将扩充到荒草滩。

    等于把城南那五六千亩新、老田地都囊括了。

    沈麟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笑吟吟地道。

    “我计划挖出一个深达两丈的万亩盐湖来。”

    “跟泸水河连通。”

    “无论天气多寒冷,盐湖都是不冻的。”

    “陈梁,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陈梁兴奋地一挥拳头。

    “大人,意味着咱们的船,永远不会被冻住。”

    “再冷的天儿,咱们依然可以保持训练。”

    “老天,上万亩啊,停泊几万水军都没问题了。”

    沈麟继续道。

    “挖个湖,好处多多。”

    “有了盐湖的沉浸,本官就可以利用湖水制盐。”

    “这是一条不错的财路。”

    “另外,挖出来的土,足以填平五万亩的滩涂沼泽。”

    “各位,这就是五万亩田地啊!”

    农牧司司长王成俊举手发出疑问。

    “大人,五万亩田地,确实很可观。”

    “位于铁城和荒草滩之间,也没有防守的压力。”

    “可翻出来的还是盐碱土,没法种庄稼呀!”

    沈麟可是来自后世的人。

    他虽说无法培育出适合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

    可土办法还是有的。

    “老王啊!”

    “盖了三尺多厚的新土。”

    “是不是把底下的含盐地下水,给隔断了?”

    “咱们多的抽水装置,利用河水淡化啊!”

    “新土地搞成一块块大方田,只要三天一换水。”

    “第二年就没啥盐碱了。”

    “种麦子不行,咱们可以种菜、种水稻。”

    “以农家肥和鱼骨粉为底肥。”

    “本官保证,水稻的亩产量,将是麦子的三倍以上。”

    “轰!”

    一帮文官、军官顿时哗然。

    鱼骨粉的效果,确实比农家肥还好。

    大家已经试着种菜了,产量明显提高了好多。

    如果能种三倍产量的水稻,虽说只有一季。

    那也想当划算了。

    本来就是跟除了野草,啥也不长的荒草滩抢地。

    一年十几万担的大米,能养活多少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