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落魄小书生 > 第242章 长远打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麟是搞技术的,考虑事情比较长远。

    要开垦耕地,不说泸水东岸那些各村留下的土地。

    单单是出了北门一直到黄龙江。

    这条宽度不过二三里的狭窄地带,却足有三十多里长。

    可以开垦的荒地,也有二三万亩。

    但是,他思前想后,觉得很不保险。

    辛辛苦苦开荒,种上了庄稼。

    还没等收获呢,辽人大举南下怎么办?

    自己就这么几千兵,怎么跟人家打野战?

    赔本买卖,他可不干。

    在荒草滩做文章就不一样了。

    有水军存在,辽军渡过泸水的机会微乎其微。

    他们承受不起那种损伤。

    荒草滩广袤,好几百万亩呢。

    全部改造成良田,自然做不到。

    沈麟不着急,蚂蚁啃树叶,一口一口的来。

    今年弄几万亩,明年弄几万亩。

    只要折腾出十分之一,那就是几十万亩水稻田。

    还是处在最安全的地段。

    这时代,水稻的产量再低,只要肥料跟得上。

    亩产几百斤总没问题。

    那也是三担以上了。

    养活整个安定县的人都够够的。

    不缺粮食,不缺盐。

    靠着泸水和黄龙江,也不缺鱼肉。

    十二村原有的耕地,可以种棉花。

    这玩意比冬小麦成熟更晚。

    棉花植株有味道,战马碰都不会碰。

    七八月份,棉花才能采摘。

    这个季节对辽人很尴尬。

    他们渡江打草谷,必须等到秋高马肥才行。

    到了第二年的麦熟季节,搜刮一波就得回去。

    人马要修整。

    至少澶州地界,各地方的班军、乡军、正规军加起来。

    足足二三十万呢。

    应州军十五万,就算全部冲过来。

    要想在澶州地界落地生根,眼前还做不到。

    正当隔壁的十万太原军是吃干饭的?

    应州辽军,可是警戒着澶州、太远两个方向。

    耶律大越敢把全部兵力押到澶州来。

    太原军就算不敢去收复大同,过去抢劫一波,也没问题。

    你后方空虚了呀!

    这种机会,傻子才不抓住呢。

    所以,杨辰判定。

    耶律大越就算有心用兵澶州,也不会全军出动。

    更不会待在澶州不走了。

    打打草谷难不倒他。

    这也是沈麟比较头痛的。

    大周军队很多,能跟辽军野战决胜的。

    除了自己的铁军,恐怕也只有落阳山的虎大龙部了。

    他深处山区,很难跑到安定来。

    自己的铁军虽说拥有七千之众。

    面对几万上十万的辽军,沈麟照样力有不逮。

    他要发展,只有向荒草滩要地、要粮。

    “各位,不用怀疑!”

    “一旦咱们翻出几尺厚的新土,遮蔽了地下水的渗透。”

    “绝对可以种水稻。”

    “水田长期换淡水。”

    “盐碱化的趋势,就会被有效遏制。”

    “只要咱们肯努力,荒草滩北部,就将是铁城的产粮区。”

    众人都明白。

    诺大的荒草滩,不可能被全部开发出来。

    这辈子都费劲。

    留着绝大部分作为屏障,比城墙还管用呢!

    哪怕再有如丁婆、卯爷那样不怕死的高手。

    能够穿越危险的荒草滩,他又能干什么?

    一旦到了平坦无遮无挡的田野里,不就是活靶子么?

    正当咱们的望远镜是摆设呢?

    当然,也可以趁着夜色摸过来。

    可上万亩的盐湖,你怎么渡过?

    引水道到通行战船,怎么的也要挖到二三百步的宽度吧?

    这也足够你游半天了。

    相信没有傻子会真的下水去游。

    被发现了,躲都不好躲避,一网就捞上来了。

    铁城再扩大五六千亩,什么训练场、新军营、新校区。

    暂时都能安置得下了。

    因为数量最多的,还是在校的孤儿。

    六到八个人住一间宿舍。

    学校就足以容纳七成人口。

    沈麟估计,扩建后的泸水铁城,住十万人,还是没问题的。

    等到这些孩子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得七八年后了。

    下一步再次扩充铁城,就不得不考虑一步到位。

    那时候,人力、物力、财力足够。

    沿着北门可劲儿修就是了。

    长达三十多里的丘陵平地要是围起来。

    就连西面相对低矮些的山地,也可以扩充一两里。

    一座周长超过六十里的雄城,在北地崛起。

    单轮占地面积,都快赶上京城封丘了。

    当然,人家地处平原,人口一百五十多万。

    泸水铁城是半山城。

    有七八十万居民,沈麟也不后悔穿越一回。

    作为军城,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能养多少兵?

    还有谁敢来招惹沈麟?

    他就算再宅,也得考虑反攻江北了。

    养军队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攻城拔寨的。

    大周的地盘,沈麟不方便动。

    江北的辽人疆域呢?

    在几百年前,可都是中原的领土。

    誓师北伐,也不是没可能。

    扯远了。

    这些想法,只不过在沈麟脑海中偶尔闪现。

    他骨子里还真没有什么皇图霸业的大志。

    能在乱世中好好活下去。

    给跟随自己的人建一处避风的港湾,能护佑几十万百姓安全。

    有娇妻美妾相伴,再生几个可爱的娃娃。

    沈麟觉得,这辈子就值回票价了。

    大方向确定好了,下属官员们斗志昂扬地去忙碌。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办。

    沈麟发现,他可能有好长一段时期的清闲日子过了。

    不过,军官培训班,三天后开课。

    主讲的人,还是他。

    军中小旗、百户,千户都得前来。

    这大半年里。

    沈麟绞尽脑汁,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和后世的见识。

    汇编成册的书足有好几本。

    《步兵操典》,《骑兵操典》,《后勤辎重章程》,《医护条例》,

    《刑罚汇总》五本,已经实行半年了。

    虽屡经修订,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而且,效果还出奇的好。

    民用的,也有《常见病例和防治》、《铁城卫生条例》、《铁城律》三本。

    这三本册子是由沈麟主编,医院和各级部门配合完成的。

    实施效果,也想当卓著,暂时没有什么毛病可挑。

    唯有的一本教材《品德教育》,是学校的必修课。

    沈麟写得半文半白,杂七杂八的。

    校长田文青和一帮先生们很不满意,正在全力修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