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商业巨鳄:从不烂之舌开始 > 第66章 这么多钱!不会是做梦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农村的生活条件。

    和魔都的绚丽多姿完全是两个世界。

    没有一尘不染,没有万道灯光,也没有缤纷色彩。

    即便是已经到了晚上,家里也只有一只萤火虫大小的灯泡,在屋里发出暗黄色微光。

    黄娟随意问着赵建军会不会耽误学习,听到不会,就拿着柴火到了厨房生火做饭。

    火光映照在她蓬松的头发上,落下一缕缕柴渣灰草,一张不修边幅的脸被灶火火焰染红,才刚四十岁,已经可以看到很多皱纹,都是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留下的沧桑。

    一身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的确良外套,颜色灰白,和母亲一样,经历了不知道多少风吹雨打,日光暴晒。

    父亲赵援朝从外面抱着柴火进来,身上的老军装洗去了原本的颜色,绿色中透着黄色,真的和屎黄色一样。

    头发上沾着秸秆,微微佝偻的身体简直就像是已经步入老年的糟老头。

    同样在四十出头,赵援朝额头已经有了川字皱纹,既有农村生存被风吹雨打的沧桑,也有退伍之后社会毒打的暗淡人生。

    晚饭是红薯玉米粥。

    铁锅煮了一大碗,人吃不完还可以喂猪。

    还别说,很久没吃这东西,感觉味道还不错,虽然这其实也是猪的食物。

    但看得出来,弟弟妹妹早就吃腻了这种红薯玉米粥,妹妹赵赵月英只是吃了半碗就去倒掉,弟弟则拼命忍着糟糕的味觉,拿着馒头慢慢下咽。

    两人身上的衣服,还是赵建军以前穿剩下的。

    作为老大。

    在农村那是相当占便宜。

    每次买衣服都是依照老大的体型买,等老大穿两年,还能给弟妹再穿。

    当然。

    作为老大,也得有老大的担当。

    干活什么的,去赚点小钱,照顾年龄小的弟弟妹妹。

    以前,赵建军每到假期就会想办法赚钱,可以给弟弟妹妹买个零食什么的,解解嘴馋。

    “还有一个集,明天去给娃们买个衣服。”

    “开学他们三个还要那么多学费呢,衣服一买就没钱了。”

    “不是还有麦子嘛!先卖点支应一下。”

    “卖了提留款怎么办?总不能再去借吧!”

    父母商量着明天赶集的事。

    农村一年的收入,主要指望地里和养猪。

    但是每年提留款的税赋很大,赵家庄每个人只有一亩三分田,五口之家每年却要缴上千斤粮食。

    一年下来,可能收成不好,三分之二劳动成果都得交出去。

    养猪又养不起太多。

    家里一头母猪下猪仔卖钱,这个谁也不能保证行情,又无法保证生多少,今年母猪下的猪仔太少,就没什么钱可赚。

    这样的生活,在记忆中从来没有忘记过。

    只是每一次想到自己的父母在这个年代生活如此卑微,心里都有一种难以抑制的酸楚和悲伤。

    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水洒湿二亩田,却在这个社会是最被瞧不起的对象。

    赵建军放下碗筷。

    琢磨着,该怎么把自己赚钱的事告诉他们。

    毕竟和自己大学读书出去留学是完全不一样的。

    平平庸庸地过了一辈子,自己一个高中生忽然赚那么多钱,恐怕父母除了惊喜,惊吓的成分更大吧!

    这时。

    妹妹赵月英说道:“妈!我不想上学了。要不过年不去了,回来帮你养猪。”

    “胡说八道什么呢?好好上学,争取明年考个中专,好的话去教个书,最差也能进厂里上班当城里人。”黄娟没好气数落几句,让孩子走出农村是她一生最大的心愿。

    赵月英却不好笑说道:“城里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不也是一天三顿饭。”

    “你懂个啥!城里人那才叫人,你看看我和你爹一辈子活得像个人样吗??窝窝囊囊就算了,还没人把你当个人。你们都争点气,争取上学上出来个名堂走出农村。”

    母亲发飙。

    赵月英只能答应了一声。

    其实,她就是看父母太辛苦,想着早点下学也能回来帮个忙省点钱。

    赵建军看在眼里,说道:“月英你只管上学。也别听妈的考中专,中专以后是垃圾,还是考高中,能上大学。”

    这年头。

    中专可是比高中还吃香的。

    一毕业学校就分配个工作能去城里上班,还能成城镇户口。

    而上高中,多花三年钱不说,一旦高考落榜那就完蛋了。

    “你懂个啥?二丫学习成绩不太稳,去上高中万一考不上怎么办?”

    “考不上就复读呗!我小姨不是都复读五年了。”

    “复读不要钱啊!咱们家哪里供养得起。”

    “钱哪能叫事?”赵建军嘿嘿一笑,神神秘秘说道:“妈你猜猜我这次出去赚了多少钱?”

    “你能赚多少,撑死了几十块钱!”黄娟白了一眼,但眼神却带着好奇,显然被儿子的神秘表情勾起了兴趣。

    父亲和弟弟妹妹,也是眼神一动,小弟赵建民更是飞快站起来,兴奋说:“哥你又发财了吗?”

    所谓发财。

    在只有十岁的孩子里,几十块那就是发财了。

    而这些钱可是能买很多方便面,辣条,果子棒什么的。

    赵建军忍俊不禁,比了一个巴掌说道:“猜猜这是多少?”

    “五十?”赵月英有些激动说道,五十可不是个小数字呢,在镇上读书一星期五斤饭票,这么多钱够她在镇上十个星期生活费了。

    赵建军摇摇头:“再猜。”

    赵月英脸色一跨:“五块?”

    赵建军白了一眼:“往上猜。”

    “你别跟我说赚五百啊!”黄娟明显不信问道,端着碗,等着儿子回答。

    赵援朝干脆就没说话,点了一根劣质香烟,懒得凑热闹。

    五百块!

    这是农村一个成年人一年都赚不到的数字。

    除非去县城给人干活一天能赚个二十块,平时都只能靠地里的庄稼,不可能有其他经济来源。

    一个高中的学生,又上哪去赚这么多钱。

    “哥,你到底赚了多少钱嘛!”

    赵建民晃着大哥的大腿,一脸吃辣条的期待之色。

    赵建军当然也知道大人肯定不信,自己说得太多,肯定会吓到他们。

    所以必须得提前打个预防针才行,不然把老妈吓得心脏病可就不美了。

    “我这次去了魔都,赚了很多钱。你们心里得有个准备。”

    “魔都?你怎么跑那么远?”赵月英吓了一跳,不敢相信大哥一个人竟然敢去外地。

    黄娟拿着筷子红薯都忘了吃,难以置信问道:“不会真赚五百块吧!”

    “听我说完你们就知道了!我琢磨着过年家家户户都要买衣服,就问艾静借了五百块去了魔都。一下车,我就到一家服装店干活,然后我发现人家一家的衣服卖一千块一套,人还很多。”

    “干了一天,我就开始琢磨一个问题。钱这么难赚,为什么电视机七八百一台,那么多人买?电话机六七千一部,还是有很多人装?摩托车一万多一台,也卖得到处都是。”

    “大家一样是人,他们从哪来的钱?为什么他们就买得起?他们是从哪赚到的钱?”

    这个问题。

    让全家人都沉默起来。

    几人并没有发现,赵建军给他们的思维模式换了一个逻辑。

    普通人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受到其他人不知不觉地影响,看到的都是辛苦赚不到钱,所以觉得大家赚钱都这么难,赚钱难是理所当然。

    但赵建军说的一样的普遍现象,是谁都能明白的道理。

    既然赚钱这么难!

    为什么别人就买得起?!

    “琢磨了一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出力不赚钱,赚钱不出力。越是体力活辛苦,就越赚不到钱,而赚钱的事情根本不用做苦力。”

    “我就跟老板娘商量,从她那拿货,去街上卖。”

    “你们猜怎么着?”

    “一套衣服进价一百八,店里卖六百到一千,我进价两百,在街上摆摊卖四百,一天就卖了五十多件。”

    听到这话。

    全家人的眼睛都带着错愕。

    黄娟难以置信道:“二丫,你算算这是赚多少。”

    “进价两百,一件卖四百就是赚两百,五十件就是一万块。”赵月英一脸激动说着,小脸都有些发红起来。

    “我滴个妈啊!一天赚一万,真的假的?”黄娟拍着胸口,激动得心脏如同擂鼓。

    赵援朝一脸不信:“从小嘴里就没一句实话!你听他胡说八道!”

    父子的关系。

    一直都不是很好。

    主要就是来自父亲赵援朝这种什么都不敢想,什么都不敢干,别人做事就唉声叹气拼命打击的不上进心。

    但曾经的隔阂两世为人已经不想再计较。

    赵建军进屋。

    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钱。

    五万块。

    往桌子上一放。

    昏暗的堂屋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好半天。

    黄娟才发出笑声,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滴个祖宗啊!咱们家真发财了。”

    “这么多钱!不会是做梦吧!”

    “好好好!我就知道小军你肯定比你爹这个窝囊废有出息!都跟他说多少次了什么都”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