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正儿八经的翰林方老爷、锦衣卫大汉将军华哥作证,加上坤兴公主和宫女、内监。
原本的精神小伙们“稀里哗啦”跪倒一地,又被鹏哥连打带踹的命令站好。
太子殿下命令:“平时还是喊鹏哥,保持原来的称呼不变”。
哎呀呀!戏文都不敢这么唱啊!自己居然成为了皇太子麾下“大将”。
不远的将来,他们就是圣上光荣的禁卫军官,光宗耀祖啊!富贵荣华啊!
老徐、老猫、黑龙和其他四个兄弟,兴奋的走路都发飘,自己把自己腿都掐青紫了。
唯有秦逸在激动之余,心里面很是难过,他是什么身份,也敢高攀公主殿下,原本的精神小伙患得患失之际,朱???埔簧?泻簦
“逸哥儿,过来陪我练剑!”
“哦!云姐,我来了!”
……
大明崇祯十七年五月初四凌晨丑末寅初(三点左右),鹏哥、徐海峰、赵华、秦逸、黑龙、吴富贵六人悄无声息的在城内疾步前进。
万幸万幸,几人都没有雀蒙眼(夜盲症),不过也可以理解,能在这天灾人祸的乱世活到现在,身体素质差一差,坟头草都几尺高了。
吴富贵在最前面带路,他就是本地人,对卫城的情况自然无比熟悉。
城里盐粮不缺,但是柴禾、蔬菜啥的可是很缺,总不能海盐拌米面吃,所以每天都有人出城,这些日子人员进出都没人在意。
六人穿着破衣烂衫挑着柴,大摇大摆的进了卫城,倚在城门口的兵丁,连眼皮都没夹一下,特么的睡着了。
老猫家没了,师父也死了,原本的小院就剩一圈半拉土墙,能搬的东西早就被人搬的干干净净。
老猫靠在断壁残垣上,无声的哭了一场,连个相熟的邻居都找不到,最后随便找了间无人的破房子,充当宿营地,大家喝水、吃干粮、轮流警戒、休息。
大河船停在离此地五里外的隐蔽河岔子里,其他人都在船上,有方以智、汤若望、焦勖三个熟悉火器的人在,还有四名少年水手协助。
十支弹药不缺的鲁密铳,绝对能保证他们的安全,此地不是大顺军或是伪清军的关注点,些许流贼强盗,可吃不消几枪揍的。
鹏哥带着五人去天津卫城,执行一个听起来简直狂妄到极点的任务。
处决叛国者,整编海防营,带走城内愿意去登州的工匠和人手,带上充足的盐粮。
就六个人!你敢信?
但是他们全都信心满满,特么的,是山给他平了,是海给他填了,是人?让他后悔为人!就这么尿性!
原毓宗的天津兵备道衙门在卫城东大街中段的路北,海防营副总兵娄光先、副将金斌、指挥杨维翰这三人,都住在周边不远的宅院里。
四个人的披甲家丁凑一凑,也有三百多人,用这些亲信能控制两千多的海防营,和一千多原本卫城的兵卒,继而弹压全城。
擒贼先擒王,鹏哥目标就是原毓宗这个狗汉奸!
连个巡夜的都没有,也真是作死,衙门大门紧闭,门房里点着油灯,呼噜此起彼伏。
谁也没想到,三更半夜的,莫名其妙的就来了六个杀神。
为了方便,几人带的主武器都是长刀,副武器是匕首,徐海峰还是带了三把本命手斧,所有武器都用炭火熏黑、免得反光。
唯有秦逸还没空学刀法,他就会用迅捷剑,这玩意没啥太多技巧,看准要害往死里捅就行了。
六人在老猫的引路下,到了后院一处拐角阴影中,确认了要突入地点,其余五人“上二下三”贴墙快速叠了个罗汉。
这是鹏哥在行动前教的应急翻墙法,比飞虎爪之类更靠谱,关键是动静小、还稳当。
老猫踩着秦逸和黑龙的肩膀,手扶着院墙慢慢露出头观察一下动静,卧槽!远远看到四个绿油油的小灯笼,在后院闪烁飘忽,有狗!两条!
难怪后院戒备松懈,这年月还能养狗护院,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也就是天津卫背靠漕粮大仓,换个地界别说狗了,耗子都快吃绝了。
黑巾蒙面下,老猫咧嘴一笑,幸亏事先有准备,他腾出一只手从怀里摸出一个干荷叶包,里面是几块加了料的熟驴肉。
“嗖!嗖嗖!”
这两护院狗,平时也就吃点菜汤泡饭,肉?人都没得吃,河里整点鱼虾人都不够吃的,哪有它们的份。
好家伙!一口一块都不带这么嚼的,等老猫再从院墙露头观察,一个绿灯笼都不见了。
这玩意还是跟他师父学的,跨省过府的云游(骗钱),最烦的就是狗,一言不合就扑上来咬人。
他师父搞得这个药效奇烈,关键是弄死后,只要把狗头和食道内脏去掉,肉还能吃,这一点很重要。
老猫先翻过墙,黑龙站在秦逸肩膀上接着过墙跟上,一个掩护、一个快速卸下后院门的三道门栓,其他四人闪身而入,再把门栓恢复原样。
六人在后院屋舍间穿行,进了后花园,沿着池塘边连廊快速前进。
两边是假山嶙峋、池塘水面反射着月色星光,夜风吹拂,树木花草簌簌作响。
……
原毓宗今年四十三,崇祯元年进士,宦海浮沉十七年,爬到从四品兵备道副使,此人自视甚高,自诩宰相之资,奈何生不逢时。
身在官员体制内才最清楚,大明已经积重难返,天灾人祸尽是末日景象,鼎革之时最重要就是站准队,一步踏错就是深渊。
圣贤书说过:“忠臣不事二主!”但也说过:“识时务者为俊杰!”
好吧!眼见大顺军所向披靡,破了神京,顺利夺鼎,他自认为主动投靠大顺没什么错。
结果这回押错宝了,谁能想到这永昌帝居然如此无能,这时候已经回不了头,以他对建奴的了解,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必然正式入关。
眼下大顺军已经离京,就等新的话事人前来接收天津卫城,至于反抗,他连想都没想过。
今后天津卫城及城里百姓的未来,关他屁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