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腰鼓隆隆中声,游击将刘平的骑兵哨二十四骑,护卫着鲜红的赤旗,沿着地上石灰画好的线前进。
这是鹏哥因陋就简,各营抽调后勤兵组成的腰鼓队,就是北方常见的腰鼓,挂在面前不重,音量还不错,训练也容易。
用鼓声打出固定的节奏,统一士兵们的步伐,很简单,很有效。
除了刘平是铁扎甲,其余的骑兵清一色的半身铁链甲,特意做了热处理的黑蓝色链甲全部是按照身材改好,所以显得很合身。
大明制式的铁碟盔顶上,染成红色的羽毛随着身体起伏,跳动的像一团团火苗。
原本全赤色的红武军军旗,左上角加了一个金色的五角星,下面是同样金色的八一标志,长方形的旗帜正中金色的“?武?”三字。
这是方以智的隶书体,古朴浑厚,何甲新选的手艺最好的绣娘,用黄丝线双面绣,非常漂亮。
这是全军的军旗,也是唯一一面,当这面旗帜出现在战场上,就将代表着鹏帅亲临。
跟在马队后面的是参将赵华、游击将李秋生领的龙骧营;
接下来是参将秦逸、游击将李凌风、游击将崔久成,领神机营两哨;
参将徐海峰、游击将陈北城领的豹韬营两哨;参将吴富贵,游击将肖荣领的鹰扬营两哨;
海军游击将余得水领的一哨刀盾水兵,古拉格游击将姜阳领的一哨刀盾兵。
这次没用长矛兵,除了神机营两哨全是最新的燧发枪兵,其他哨是刀盾和短矛兵,此时营旗还没授,依旧是队旗、哨旗。
将官们全部骑马,在哨队前方顶盔披甲,身后披着和鹏帅同款的红绸披风,那叫一个威风凛凛。
所有步兵队列都是按照横排五,竖列十二的行军队形行进,当进入提示横线后,将官大声喝令。
“敬礼!”
“唰!”
将官拔出指挥刀举在胸前一拳距离,刀尖向上,刀刃向左,脖子右拧;
“啪啪啪!”
所有步兵越过阅兵线,就从齐步走换成正步走,虽然是布鞋加绑腿,依然砸的地面宛如闷雷。
刀盾兵抽出腰刀,行持刀礼,火枪兵、短矛兵双手握枪或握矛,竖立在胸前,枪口、矛尖向上。
各哨腰鼓队打鼓点引领步速的伙兵们,更卖力气的敲响腰间的小鼓,鼓槌柄端的红绸上下飞舞。
所有人一致脖子右拧,向点将台上骑着大白马,一身甲胄的鹏帅,行注目礼。
鹏帅五指并拢,右臂斜上四十五度,指尖指天,对所有将士们抬手回礼。
“弟兄们辛苦了!”
“为鹏帅效死!”
十哨兵依次受阅,整齐威猛,吼声惊天动地,这种千百人如一体,一呼百应的阅兵仪式,庄严而热血。
不但身处其中,仿佛经受了一波铁血洗礼,就连城头城下观礼的百姓,也都被震撼心灵。
鹏哥心头很是遗憾,自己的能力有限,连战士们的甲胄都凑不齐,全军寥寥无几的皮靴,九成九都是布鞋。
这个月步枪又造出来七十多支,安装最新式的燧发机,调试和训练又花费了不少精力。
一百多把套筒式三棱刺刀打造出来了,但是要一支一支的修整,手工制造的误差无法避免,现在只能一支枪配一支专用的刺刀。
是的!就是字面意思,换一支枪往上装,要么是太紧拧不上去,要么是太松,一甩就掉了。
只能通过工匠手工打磨,直到勉强合用,加上配套的刺刀皮鞘正在制作,所以这次连刺刀都没上。
鹏哥心心念念的劈枪三动,只能留待明年的今天再进行。
今天阅兵仪式的重头戏,就是授营旗,鹏帅身后六面赤旗迎风飘舞,所有的将官们都激动难抑。
十哨被检阅后依次绕场回到台前列队,六名主官下马依次登上点将台。
“参将赵华!”
“到!”
“吾今日授你龙骧战旗,云起龙骧、为诸军首!”
赵华双手接过这面中间绣着“金龙逐日”的营旗,铿锵有力的回话。
“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
“参将徐海峰!”
“到!”
“吾今日授你豹韬战旗,豹韬虎略世无伦,赫赫武功天下闻!”
徐海峰接过中间绣着“穿山豹”的营旗,大声回复。
“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
“参将秦逸!”
“到!”
“吾今日授你神机战旗,战列步兵汝最强、十万军中斩强梁!”
秦逸坚定的接过,中间绣着两支上了刺刀步枪交叉的营旗。
“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
“参将吴富贵!”
“到!”
“吾今日授你鹰扬战旗,诸君奋武维鹰扬、大明岂容寸土亡!”
吴富贵双手紧握中间绣着“雄鹰展翅”的营旗。
“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
“游击指挥余得水!”
“到!”
“吾今日授与红武海军海鲨战旗,若问天朝界何处,巨炮射程吾定疆!”
余得水代表参将黑龙,接过中间绣着“血口大张、鲨齿狰狞”的营旗。
“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
“游击指挥姜阳!”
“到!”
“吾今日授予红武军古拉格惩戒营旗,不要担心没有仗打,古拉格表现优秀的犯人,可组建死兵,英勇杀敌可获释!”
听到殿下的亲口承诺,姜阳激动接过中间绣着“骷髅下利剑伐木斧交叉”的营旗。
“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
六名将官并肩走到点将台前,对着下面翘首以盼的弟兄们,用力挥舞手上的旗帜。
“万胜!万胜!万胜!”
从今日起,从此时起,这六个尚显稚嫩的营头,就将成为所有红武军敌人的梦魇。
……
阅兵仪式结束,没有什么午宴,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六位将官跟着鹏帅去水城的军械工坊组装车间。
这次阅兵拿出来一百二十多支新式的燧发步枪,其他几营眼馋的要死。
鹏帅说了,每个营抽调一队最优秀的短矛兵去神机营集训,神机营给其他营,各派一队火枪兵携带火枪过去担任教官。
没法子,产量已经达到极限,鹏帅已经想尽办法,分工细作,手工作坊的流水线等等,这才保证一天能做出两支合格的燧发步枪。
乍听起来不多,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骇人听闻了,说出去都没人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