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譬如大元定都京城时,皇宫正殿叫“大明殿”,而大明迁都京城时,内廷正殿叫“乾清宫”。
后世京城人有句俗语,“正阳门连西东,左亡明来右亡清”。
说的是内城正阳门东面叫“崇文门”,对应崇祯;西面叫宣武门,对应宣统。
如果这些都被说是牵强附会,那么卢沟桥东面一百多步远的“拱极城”,绝对会给你个惊吓。
这座明崇祯十三年建成的小城,或者说是个纯粹的军事堡垒,花了不少钱粮,最后没起到任何作用。
拱极城规模较小,有“斗城”之名,只有东西两门,都带着瓮城。
(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
实话实说,这座城真不算什么,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两座城门的名字是崇祯帝御赐的,西门曰“永昌”,东门曰“顺治”。
然后西边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国号就是“永昌”,东面来了“我大清”,国号神特么是“顺治”,这尼玛真叫人无语至极。
为啥要建这座城呢?就是守卫卢沟桥,卢沟桥下的无定河围绕京城西部和南部流淌。
卢沟桥是金代明昌三年(西历1192年)建成,是永定河上惟一的正规桥梁,也是出入京城的咽喉要道。
因此卢沟桥及拱极城,在军事防御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拱极城的东西两门,与卢沟桥桥面为一条直线,桥城相连,俨若雄关,只要在西门城楼架上大炮,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么重要的一座城池,我大明没用上,“我大清”也没用上,就是个摆设。
清兵入京后,一开始还在这里驻扎了一个牛录,关防很严。
大批辽东主力和家眷权贵,千里迢迢入关进京后,加上行军式的胜利,骄横的清军也就没把这里再当回事。
先是安排了一个牛录的汉军接管,后来又换成降军数百,随着登莱事变,人手紧张,最后居然直接交给了宛平县衙管理。
没人想到,居然会有上万敌军来攻打京城,而京城的清军,是入关以来最虚弱之时。
离拱极城不远的河畔徐家客栈徐老爷,那是抚台大人的亲信,而户籍就按在宛平县,自然和县太爷关系也不一般。
县令调集民壮,徐老爷立即把自家的江管事派了过来,还带了五六十个家丁护卫,听县太爷调遣。
又主动出钱粮,雇了上千民夫,江管事很是得力,组织人手在城外挖掘壕沟,制造拒马鹿砦,非常勤勉,县太爷那是相当的满意。
奈何敌军来的太快,刚挖了个半截墙,敌人就到了,民壮们全部撤回拱极城。
担任前锋的秋风营游击李大正,在几百步外举着赤旗摇了摇,拱极城上一片欢呼。
江水在县太爷惊骇欲绝的目光中,一把扯下“我大清”的旗帜,手下兄弟们早就备好赤旗,“唰”的抖开,插上城头旗杆,迎风飘扬。
“饶命啊!啊~”
“去你大爷的!砰!”
魂飞魄散、回过味来,大声乞饶的县太爷,被老江一脚踹下三丈高的城墙。
摔在地上啪叽一声,只剩哼哼,随即就和县衙官吏们一样,被挥舞着铁铲、镐头的民壮们,砸成烂肉一堆。
……
皇城内的多尔衮,一开始接到急报时,死活都不相信,怎么可能?
敌人会飞不成?老巢不要了?十几万大军围剿,居然敢倾巢而出来打京城?
转头一想,立马脊梁冒汗,他弟弟上次八百里急报后,就没了消息。
本来以为他正在收拢兵马,撤回青州府城驻防,不对啊!再忙发一份战报也不该拖这么长时间。
一股不详的预感,让多尔衮汗出如浆,再三说服自己,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六万大军啊!就是六万头猪,也不能这么轻而易举的杀光吧!
能围歼六万大军,没有个十万二十万的兵马,怎么可能就匹马不归?
如今沿着无定河急报的警讯,敌万骑水陆并进,这是什么概念?运河沿岸没听到回报啊!
(伪清在运河沿线布置了数个河防营,任命了河道总督)
如今敌袭的消息已经无法隐瞒,眼看都特么兵临城下了,还瞒个屁。
果然!消息一出,八旗权贵们差点掀翻武英殿!(多尔衮摄政办公室)
真把咱“满万不可敌”当成笑话了?
这特么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什么狗屁睿亲王,就这还睿个屁,这指挥的叫什么玩意?
把“三国演义”当兵法的,那是随口就来,什么先是多铎大意失荆州,(也不知道怎么扯上的)接着又中了空城计、调虎离山之计云云。
反正“叔父摄政王”在武英殿被吐沫星子洗了把脸,他严重怀疑这些狗东西就是故意的。
没人想到有人敢来打京城,离得最近的敌人都在千里之外,名义上京城还有近三万兵,其实也就上万的汉军,和数千侍卫在京城内。
大家伙儿都忙着圈地,人手紧张的要死,是个合用的奴才都派出去管庄,八旗子弟跟着入关可不是来吃苦的,到了花花世界还不得享享福?
这下好了,被人打上门了,八旗子弟立马召集散落在京畿之地的部众,要给这些狂妄的蛮子一个狠狠的教训。
有气不愤的人凑齐百骑,就去主动去打一打,在他们一直的印象里,大明的兵也就仗着火器守守城,野战?一个清兵能撵着上百明军追。
结果杯具了,这特么直接撞铁板上了,还撞得头破血流。
最多一次聚集了上千真满洲,两千多的萌骑,包括多尔衮都充满信心。
到这时候,多尔衮都没忘记玩手段,派出去领兵督战的全是两黄旗,带队之将是“我大清第一巴图鲁”鳌拜。
出击三千多,结果被一家伙打死打伤两千多人马,余者狼狈而逃,直言明军火铳犀利,不用火绳,抬手就打。
这下所有人都傻眼了,难怪这些明军居然敢万人打京师,果然有所依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