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255章 此战大清十必胜,牛皮吹得震天响

第255章 此战大清十必胜,牛皮吹得震天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子曰:小刀子不割到肉,就特么不知道疼!

    直到此时,骄横的八旗子弟,才把这支突然出现,恶意满满的明军,真正当成生死大敌看待。

    现在满清的处境极为尴尬,两支主力大军全部离京太远指望不上,虽然“勤王令”已经下了,但是离京城最近的大军也在青州府。

    千里之遥,就是把两万骑兵先调回来最少也要十几天,步卒起码二十几天。

    英亲王那边都打到承天府(今湖北钟祥市),距离京师都快两千多里地了,就算长翅膀也得飞些日子。

    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等,这些“我大清”刚拿下的地盘,各地降军虽然数目惊人,但都靠着或多或少的真满洲铁骑震慑。

    譬如大同总兵姜?,手下兵马两万多,而大同城内的真八旗只有一个牛录。

    连这一个牛录都是硬挤出来的,不然英亲王大军后路安全,拿什么保证?

    这就是小族寡民的悲哀,心有余而力不足,和辽东相比,大明真的太大了。

    建州部吞并了海西部、长白部,又抓了不少东海部的野女真,拼命和草原上联姻。

    到入关前,所谓真八旗也不过五万多男丁,二三十万人而已,真正能披甲上阵的也就三万人左右。

    面对如此辽阔的大明疆域,除了依靠大量的新附军,没有任何其他办法。

    而这个时空的大明文武也好,百姓也罢,都被“满万不可敌”夸张到堪称奇迹的战绩蒙蔽了双眼。

    一听到八旗大兵就觉得恐怖至极,好像其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的魔神一般,没打就怯了三分。

    也只有鹏帅这种穿越者,才能冷静的看穿,满清色厉内荏外表下,虚弱的本质,不就这点人吗?杀光就是了!

    ……

    大明储君皇太子朱慈?R的旗号,让多尔衮像吃了苍蝇一样膈应。

    他们进京宣扬的就是给崇祯帝复仇,而且是从大顺军手里夺回来的京城,因为崇祯帝直系血脉断绝,所以取而代之名正言顺。

    这让“我大清”在面对南明小福王政权时,可以站在一个自认为很高的“道德制高点”上。可以理直气壮的呵斥:

    什么狗屁“弘光”,你没这个资格!

    就像是邻居帮着原房主,赶走了抢房子的恶棍,结果房主家死绝了,邻居占了房子,当然对原房主的远房亲戚不屑一顾。

    原房主的尸首都是我帮着下葬的,还把丧事办的风风光光,你特么连屁都没放一个,居然想霸占原房主其他房产,这可不答应。

    现在以为死绝了的原房东大儿子回来了,要光明正大的拿回自己家房子。

    好不容易抢到手的神京,伪清绝对不可能还的,这辈子不可能还的。

    别管这太子是真是假,如果他一个人来,直接弄死就行,对外必须说是假冒的。

    如今这太子带来一帮彪形大汉,虽然人不多,但是很能打,这时候扯什么犊子都白费,只有打,打赢了才有话语权。

    整个京城现在只剩三千五百多甲骑,三千八百多萌骑,一万余汉军,听起来不少。

    汉军就有上万,但是别忘了京城的城墙可是有二十八里,万人守军全上城墙,刚好一步距离站一个兵。

    城头仅有的十几门红衣大炮,也都拆了下来,被洪承畴带去青州府了,还有百十门大将军、二将军炮,都是佛郎机形制。

    之前骑兵一战已经用血淋淋的教训,验证了敌军火器犀利,只有用步卒对抗步卒,用火器对付火器。

    多尔衮下令皇城宫中只留三百侍卫,其他所有甲骑全部出战,而守城的汉军全部出动,用盾车,炮车、鸟铳等火器,正面决胜。

    内城城防由各旗老弱带领包衣奴才们防守,不管战力如何,起码要拿出气势来。

    外城交给汉臣,他们已经回不了头,全部组织家丁,分段守卫,同时召集民壮守城,只要城外打赢了,京城自然无忧。

    战法也很简单,正面步卒强攻,火器轮番打放,骑兵攻击两翼,一旦敌军阵脚不稳,就决死突击,毕竟敌军不过万余人而已。

    之前三千甲骑突袭是轻敌了,敌人有备而来,铳炮齐发,吃了大亏。

    如今列阵而战,你有火器,咱们也不缺,再说了,这不还有七千多铁骑在嘛。

    铳炮打放犀利,但是装填迟缓,这是人尽皆知的常识,有汉军去当炮灰,满萌铁骑必然一锤定音。

    圣旨一下,皇城内城外城立马鸡飞狗跳,一片忙乱,也就是多尔衮之前的满汉分城的决定,如今城防相对清晰。

    内城全是八旗家眷,和真正被“我大清”接纳的汉八旗家眷,由这些自家人和忠心耿耿的好狗护卫皇城,必然无忧。

    外城就交给新降的汉臣和京城百姓,就是万一出啥事,死光了也不心疼。

    出击大军在广宁门内集结,大学士宁完我慷慨陈词,多尔衮安排数百大嗓门传令兵大声重复:

    “此战我大清十必胜,敌军十必败!

    我众而敌寡,我胜敌败也!

    敌军千里奔袭、我军以逸待劳,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我胜敌败也!

    我大清天时地利,雄城在后,敌军人地两生、背水而战,我胜敌败也!

    我大清君圣臣贤,万众一心,敌军伪称皇子,贻笑大方,名不正而言不顺,我胜敌败也!

    ……”

    狗汉奸一番言之凿凿的大牛比吹完,之万众欢呼声中,多尔衮又以圣上名义宣旨:

    杀一敌赏银二十两,擒杀敌军伪太子,赏万两银,连升三级。

    “大清威武!大清威武!”

    ……

    鹏帅就是故意而为,没有奇袭攻城,而是离京城二十里外,倚靠着拱极城列阵,就是要把敌军主力诱出城来打野战。

    伪清从不以守城战见长,敌军兵临城下,对“满万不可敌”来说就是最大的羞辱。

    如果敌军势大也还罢了,但是敌人台面上就这么多人马,只要多尔衮开始打守城战,就是默认城外万余之敌,比他城内近两万兵马厉害。

    好似骑在脖颈上拉屎,还要他递纸的感觉,这可忍不了!

    所以让敌人出城迎战,就是鹏帅板上钉钉的阳谋,牛不喝水强按头!你特么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

    鹏帅就这么尿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