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来大家还不以为然,毕竟对亲娘的做饭的水平心里都有数,可一见吴氏吃得香试着吃了一口肉眼睛都亮了,只可惜每桌就只有一盘,没一会儿就抢光了。
居惠知道娘家的家底早就适应了家里的伙食,这些天吃的肉都快赶上之前一年的量了,儿子在外祖母家过得舒坦直问能不能不回家就在这里住着,她倒是心动,不过不可能。
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家里窗花对联都贴上了,对联是自己买的红纸裁好小儿子给题的字,她不懂欣赏加上有对亲儿子的滤镜只觉着跟外头买的没两样成本还低,往年只有院门跟厨房和正屋有的,今年每个屋子都没落下给安排上了。
根据记忆林云还整出了几个红灯笼挂在门口和院子里,家里到处都是红色喜庆的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连带着她心里也止不住的激动。
毕竟是在异世过的第一个年意义不一样,想想以前过的日子都恍若隔世,她接受得很快仿佛自己本来就是这个世界的人,习惯什么事都为家人考虑,不知不觉间早就已经融入。
“娘,肉片切好了,还要准备啥!”
吴氏的精神头好像永远都是这么足,一听说中午要吃锅子更有劲头了,干啥都跑在最前面抢着过手,否则就不放心。
除了肉林云最喜欢吃的当然就是鱼了,意味年年有余所以鱼也卖得好,昨天她就让吴氏买了几条回来放缸里养着了,都是村口大河里捞出来的活鱼,新鲜着呢。
就是价格不便宜,差点都快赶上猪肉了,毕竟冬日捞鱼是个力气活,这么冷的天又得凿冰又得下网净遭罪,一般难得有人愿意干,每天早上一起出来渔网就被人给抢空了。
想到酸菜鱼片林云吞了吞口水,不说吴氏馋,有好吃的谁还能端着,“再杀两条鱼片了,鱼骨仔细着剔出来。”
草鱼刺多也能将就,鲤鱼吃着腥味儿更重肉还柴不适合烫锅子。
炉子和炭火都是家里有的,之前吴大金上家里来也吃的涮肉,涮锅跟火锅其实已经差不多,在这个架空朝代冬日北方天冷,酒楼的锅子卖得最火爆。
林云也是到镇上见过之后才敢整的这出,在这些事儿只能为人后而不为人先,至于汤底和蘸料那就是各家自有各家味儿了,有吴氏在这味道就差不了,她放心得很。
众人围坐成一圈,炉火映得人脸上红通通的,孩子们一个个老老实实坐在小凳子上眼巴巴望着陶盆,两个炉子一锅烧了酸菜红辣椒的汤底煮鱼片和羊肉,另一个鸡汤的汤底炖了老母鸡和两个猪蹄,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菜的种类的不多装了满满当当几大盆,笨豆芽和豆腐成了主角是管够的,剩下的就是土豆萝卜和白菜,主食是蒸的杂粮饭,一年吃一顿的大餐林云一点没收着,家里能下锅煮的都给安排上了,汤底已经调的够味儿了,再配上吴氏特制的蘸酱那简直香得没边儿了。
鱼片是早就下好的,煮几开就捞起来就吃火候刚好,林云先动的筷子尝了,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对吴氏的手艺再次表示肯定,绝对有现代酸菜鱼那味儿了,再加上之前斥巨资买的花椒,麻辣鲜香的味道直冲人脑门,别的不说,林云没忍住直接又夹了一筷子。
感受到边上一家老小的目光林云有些不好意思还是端着当家人的架子,“味道不错,都动筷子吧。”
今儿个烧炉子涮锅不能上桌,全家都围着两个陶盆险些没坐开,二十多张嘴愣是都没闲着,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锅里的肉。
筷子起飞没多久锅里的菜就少了一半,林云拿着勺子每人给分了一碗又下了菜进去煮着,人太多挨个儿涮着吃实在煮不过来干脆倒进去就是一锅乱炖。
窗外飘着雪花,里面锅里煮得咕嘟嘟直冒泡,火墙烧得暖和加上吃得战况激烈每个人额头上都冒出了薄汗,热气在屋里翻腾飞舞顺着帘子门缝钻出院子,各家各户桌上都摆着最丰盛的饭菜。
吴氏动作最快是第一个吃饱的,撑得实在塞不下了才放下筷子,李氏直盯着老鸡和猪蹄煮的汤底连喝了两碗汤也收尾了,赵氏坐在酸菜鱼锅子边上鱼片吃得最多,辣得眼泪鼻涕一起流都收不住筷子。
居惠一边给生哥儿喂饭一边吃嘴也没闲着,大嫂虽然嘴碎但是做饭是真好吃,娘家伙食好她感觉自己没来几天身上就开始长肉了,奈何自己是出嫁女不好带着丈夫在娘家长住,要是能反悔她高低得在家多留几年不嫁人。
周谦习惯了在岳家的日子最喜欢抢菜吃的环节,惹不起几个大舅哥每次都输还是爱玩儿,今天这顿菜多不用抢还有些失落,自己嘴顾上了没忘记照顾边上的媳妇和儿子,要论贴心绝对是家里几个男人的典范。
正巧坐在对面的林云被女儿女婿秀恩爱甜得牙都快掉了,周谦也丝毫没注意自己的行为已经在大舅哥面前拉了仇恨。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谁都没亏着,林云第一次觉着子孙满堂的感觉还真不赖,带着一大家子过上好日子一步步往前走有一种家族兴旺的满足感。
沈家这伙食在村里绝对算得上数一数二了,中午还只是开胃,晚上的年夜饭才是重头戏,收了碗筷吴氏又在厨房开始忙活着备菜。
吃过饭林云就回屋休息了,吃多了容易犯困,身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物好处之一就是没人指使着干活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行,厨房的活有几个儿媳妇和闺女呢,再不济儿子也能帮忙,她洗洗菜动作都还没闺女麻利。
等睡醒了晚饭的菜都开始上桌子了,林云没急着出去开始掏出钱匣子开始装红封,往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这老规矩都没断的,沈氏家族人多孩子自然更多,血缘近的都会上门要红封,铜板不用多一般都是装一个,为的不过是讨吉利。
钱匣子里铜板不少,平日里攒的不够林云还特意换了二百个,她在村里的辈分就不低,除了自家的娃还有亲戚家的,一个村多多少少都沾亲带故的就怕人家上门了红封不够分的。
林云一边装一边掰着手指头算个数,儿子媳妇辈的今年都装的十个铜板,给孙子孙女的是五个铜板,其余都是一文钱一个的红封,两个框子把红封分开放好,给家里人的放在一边,坐在炕上装完都快直不起腰了,好在昨儿个提前把红封叠好的,不然今晚还得赶夜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