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多重人格的我被李二抱大腿 > 第62章 吴王李恪请兵增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彻就知道裴行俭会有此一问,沉吟片刻后回复道:

    “听闻裴参军小时就聪明伶俐、学习刻苦,当时在长安城就小有名气。”

    “后来通过明经科考,裴参军年纪轻轻就担任上了左屯卫仓曹参军。本王很欣赏裴参军的才华,文修武备、智勇双全。”

    “并且本王一直觉得,裴参军就是一匹千里马,只是先前没有合适的时机展露才华罢了。”

    听了李彻一番话,再看李彻眼神坚定、言语真诚,裴行俭内心也颇为触动。

    他能感受到李彻那番话是发自肺腑的,并且这还是头一次有人如此欣赏、重视自己。

    顿时,裴行俭心里一阵暖流划过。

    李彻看裴行俭眉头微皱,一副深思的模样,似乎是在反复考量自己的话。

    见此情景,李彻的直觉告诉他,裴行俭入天策府这事能成。

    于是,李彻思考片刻后,使出最后一击:

    “裴参军出自河东裴氏,家族已是显耀至极,但人人皆看得见河东裴氏,又有谁能看得见你裴行俭呢?”

    李彻这番话如同一声惊雷在裴行俭胸中炸开。

    裴行俭大为触动,想到自己自幼一直生活在家族的庇护和阴影之下,出来为官亦是如此。

    河东裴氏的头衔是荣耀也是负累。

    无论自己有多努力、多优秀、靠自己做出了一番了不得的作为,

    旁人都只会将之归结为家族荫蔽,不会认为是你个人有多出类拔萃、德才兼备。

    裴行俭许多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一直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就是希望能够摆脱世人的固有看法,认可自己的真正实力。

    后来裴行俭通过了明经科考,担任了左屯卫仓曹参军,这对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已经是很有成就了。

    并且还是在没有家族蒙阴的情况下、完全凭借自己的实力被指任参军一职。

    但周围人仍旧认为裴行俭不过是吃家族福利罢了,因此并不是很认可裴行俭自身的能力。

    这也让裴行俭很是苦恼,一直想要摆脱家族光环的笼罩,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要让所有人知道,他裴行俭不是靠着家族蒙混的酒囊饭袋。

    如今李彻字字珠玑、一语中的,正戳中自己内心的想法。

    想到这,裴行俭也意识到眼前这个突然受宠的秦王李彻,绝非等闲之辈。

    思索一阵后,裴行俭目光灼灼的看向李彻正色询问道:

    “殿下,方才您说的,只要下官加入天策府,就许下官天策府司马一职,这话可还做数?”

    李彻微微一笑,暗道成了,然后坚定的回答道:

    “自然做数,本王是不会跟你来虚的。”

    裴行俭脸上浮现出一个笑容,随即起身一撩衣袍向李彻行礼高声道:

    “属下裴行俭参见秦王!”

    李彻内心一喜,连忙起身将裴行俭扶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而后会心一笑。

    ……

    太极宫。

    御书房中,李世民正在翻阅书籍。

    一名百骑司的人走了进来,向李世民例行汇报:

    “皇上,秦王殿下今日去了徐孝德的府里,与徐孝德和左屯卫仓曹参军裴行俭相谈甚欢。”

    “出了徐府,秦王殿下又与裴参军一同去了春香酒楼,相谈了许久才离去。”

    听完百骑司的汇报后,李世民轻笑两声道:

    “怪不得彻儿不愿意去试探褚遂良,原来是自己已经有相中的人才了。”

    李世民对裴行俭的印象还是不错,出身自一个盛名久著的望族世家,少年时代就因聪慧、学业优秀而小有名气,

    后来年纪轻轻就成为参军,中郎将苏定方尤其赏识裴行俭,扬言要把自己用兵的谋略、奇术全部传授给裴行俭,将之视为自己的传人。

    李彻能想到要将裴行俭招揽进天策府,李世民倒是没料到。

    裴行俭年纪正轻,又有才华,正是有一腔抱负的时候,很适合和李彻一起打拼。

    现在,李世民是越来越感到李彻识人眼光的不凡,同时,办事也很有手段。

    比如给魏征送野生灵芝一事就让李世民刮目相看。

    魏征清廉、从不收礼,就连有时候李世民赏赐给他的一些东西,都会被魏征以“俸禄已足”的理由退回宫中。

    李世民相信李彻肯定也知道魏征的清廉本性。

    但李彻提前了解好魏征的情况后,认为魏征现在身体虚弱,平日肯定没少吃补品。

    然后李彻对症下药,托人拿到野生灵芝后,送到魏府。

    李彻料到,就凭那极为少见、药用价值极高且对身体有益的精品灵芝,魏征夫人肯定会收下给魏征补身体。

    果然,从未收礼的魏征竟在李彻这儿破了例。

    李世民感叹,李彻确实有手段,

    先前与魏征交锋,竟然能让魏征这般能言善辩之人败下阵来,

    现在又让魏征破例收礼,

    李世民觉得这两件事若是让自己来做,都不一定能成功。

    现在。李世民越发的觉得李彻就是最适合的大唐之主继承人。

    正在李世民思索间,王公公进来递上一份奏折道:

    “陛下,吴王来信。”

    李恪?

    李世民一愣,想起了模拟器画面里,李恪被长孙无忌构陷谋反,后陈兵皇城外战死的场景。

    随即,李世民立马放下手中的书,接过信迅速浏览起来:

    父皇:

    近日,宋州流民贼匪增多,常抢夺当地百姓粮食,扰乱治安。

    更有贼匪行杀人越货之事,使得当地百姓人心惶惶。

    现启奏父皇,望父皇派兵增援宋州,以助儿臣镇压当地贼匪流寇。还望父皇批准。

    儿臣李恪亲笔。

    看完信件内容后,李世民眉头微皱,思索了起来。

    宋州向来太平,长久都未发生过贼匪流寇杀人越货之事,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李世民很是不解,但还是决定给李恪拨调充足的粮草工匠以及一小部分军队支援,

    并回信让李恪以安抚建设为主,不要动干戈。

    信写完装好后,李世民就让王公公将信送出去。

    待王公公出去将门关上后,

    李世民突然感觉脑海中“叮”了一声。

    随后,李世民意识到可能是帝王模拟器的声音,

    于是打开模拟器,发现上面多了李恪的名字。

    李世民有些疑惑,都没见过里李恪,怎么就出现在模拟器上了?

    可能是因为那封亲笔书信的原因吧。

    没想到这模拟器竟这般强大。

    李世民暗暗感叹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