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多重人格的我被李二抱大腿 > 第63章 李彻落水真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打开了李恪的选项栏。

    模拟器上显示出了李恪可以模拟的人生:

    模拟选项一【皇帝】,

    模拟选项二【王爷】,

    模拟选项三【庶民】,

    时长:两个时辰。

    皇帝?

    李世民看到后略有疑惑。

    为何李恪也有皇帝选项?

    李世民有些没想明白。

    虽然最开始知道李承乾后期会谋反后,李世民还真想过立李恪为太子。

    因为,在李世民看来,李恪为人正直,英武果敢,与年轻时候的自己有些相似,有做帝王的潜质。

    但就算自己想传位给李恪,自己手下那一批大臣百分百不会同意的。

    他们已经在三个嫡子上押了太多的注,突然换继承人肯定会引起大臣的强烈反对。

    就算自己强硬扶持李恪做太子,估计李恪与朝中大臣要磨合许久都不一定能磨合好,可能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李世民也就打消了传位给李恪的想法。

    但现在看到李恪的模拟选项上也有皇帝,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

    不知李恪做皇帝又是怎样一番场景。

    李世民决定模拟李恪帝王人生。

    于是李世民立马起身离开了御书房。

    ……

    甘露殿。

    回寝宫后,李世民迅速洗漱好,禀退寝宫里的侍女,然后在龙榻上躺了下来。

    李世民闭上双眼,打开模拟器,选择了李恪的皇帝人生,然后栩栩如生的画面在李世民眼前展现开来。

    【你是李恪,唐朝第二任皇帝李世民的第三子。】

    【母亲是隋炀帝之女杨妃。】

    看着模拟器上杨妃的画像,李世民心头一动,

    因李恪的母亲是前朝公主,这也成为李世民没法传位给李恪的一个因素。

    若真是传位给李恪,就凭李恪母亲前朝公主的身份,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争端。

    想必李恪心里也清楚。

    【自出生以来,你就备受宠爱。出生一年后就被封为长沙郡王。】

    【六岁时,你又被改封汉中郡王。】

    【八岁时,晋封汉王。】

    【九岁时,改封楚王,授益州大都督。】

    看到页面上的李恪,李世民想起在李恪小时候,李恪尊师重道、学业优异,

    就连教授李恪学业的那位极为严苛的太师也经常对李世民称赞李恪,

    夸李恪孝悌忠信,日后必成大器。

    李世民自己也一直很宠爱李恪。

    一时间,关于李恪小时候的回忆瞬间涌上李世民心头。

    想了一会儿后,李世民继续盯着推演画面。

    【在你十七岁那年,你去给你父皇请安后,路过后花园时,看到你大哥李承乾和九弟李治将你那刚进宫的十一弟李彻一起推进了湖里。】

    李彻当年落水竟然是李承乾和李治推下去的!

    李世民看到这不禁大为震惊。

    李彻刚进宫那会儿,李承乾也就十七岁,李治更小,都只有几岁。

    没想到李承乾那个时候就那般狠毒!

    还有李治!

    才几岁就这般和李承乾同流合污,做这等杀害手足兄弟之事。

    而李彻也是经过这次落水后就患上了疯病,整个人疯疯癫癫的。

    定是李彻知道自己没人可以倚靠,在这深宫大院里只能靠自己活下去,所以才装疯卖傻十多年。

    没想到平日把“要做弟弟们的好榜样”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的李承乾,对那么小的弟弟却下得去杀手。

    李治亦然,看似性格软弱,没想到小小年纪就那般心狠手辣。

    想到这些,李世民心中逐渐升起一股寒意,甚至是杀意。

    【从此以后,你就一直躲着李承乾和李治,并且自那之后,你对李承乾和李治也是极为防备。】

    看到这,李世民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能明白李恪看到李彻被害的那一幕,肯定心里极度恐慌,还有极深的心理阴影。

    说不定李恪想过将这件事说出来,但料到肯定没有人会相信他的话,

    并且他也没有证据证明李彻就是李承乾和李治害的,因此李承乾和李治也不会得到惩罚。

    但李恪就不一样了,一旦他将此事说了出来,

    就会被李承乾和李治惦记上,可能会时不时给他使点绊子,甚至更有可能他们也会像害李彻那般要他的命。

    因此,李世民猜想李恪也是为了明哲保身,所以才一直没将李彻被害的真相说出来。

    此时此刻,李世民对李承乾和李治两个儿子已经是失望透顶了。

    平复好情绪后,李世民又继续注视着模拟器上的画面。

    【十八岁时,你父皇想通过世袭封建、重置封国的方式,长久巩固大唐王朝的统治。】

    【因此,你父皇不顾文武百官的反对,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全部世袭封建。】

    【而你被封吴王,授安州都督,即刻出京就封。】

    【去封地就封的路上,你看着沿途的风景,心里很是欣喜。觉得自己远离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皇宫,以后可以安安稳稳的建设封地,过太平日子了。到达封地后,你心里无比的踏实。】

    看到李恪的心路历程后,李世民不禁叹了口气。

    李世民猜想定是李彻被害一事给李恪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看到对李承乾和李治对进宫不久的异母兄弟、并且对还是个几岁的孩子下那般杀手,

    李恪肯定对皇家子弟间的亲情已经感到寒凉,

    所以在知道自己可以出京就封后,才会那般如释重负。

    蓦地,李世民突然觉得李恪让他有些心疼。

    【贞观十三年,你父皇迫于各方压力,废除世袭制诏。】

    【你被派遣至宋州。你在宋州任职后,政绩斐然】

    对李恪在宋州的政绩,李世民还是很认可的。

    李恪掌管宋州后,选贤任能、知人善用,将州内治理得秩序井然。

    政治方面,李恪培养的那批有才能、正直清廉的官员协助李恪将宋州管理的井井有条,

    经济方面,在李恪的改革下,丝绸绢帛的大量外销给当地带来了许多经济收入,使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军事方面,李恪鼓励但不强制当地青年参军,还亲自训练将士新兵,训练出了当时名噪一时的宋州军。

    从李恪在宋州的作为就可以看出,李恪的确是一个有才能、有潜力的人。

    有时候李世民甚至想到,若是李恪是嫡长子,做得应该会比李承乾好很多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