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多重人格的我被李二抱大腿 > 第65章 民间诗人楚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班师回朝后没多久,李彻请命辞官,楚地百姓和官员皆不忍李彻离开,但李彻执意要辞官归隐。】

    没想到李彻在把楚地治理成法纪严肃、内政修明、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后,就功成身退了。

    李世民心情有些复杂,他看出李彻并非权欲熏心之人,只想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

    【收到李彻辞官消息的你,很快批准了李彻的请求。因为你本就忌惮各地封王,这次李彻主动请辞,你也乐得同意。】

    【李彻辞官后,居无定所、云游四方,你逐渐失去他的消息。】

    【只是不久后,你听说民间有位名为楚白的诗人声名鹊起,有传言说那就是曾经的楚王。】

    【你想如果楚白真的是李彻的话,你觉得那也是你想过的生活,你打心眼里羡慕李彻。】

    看到李彻辞官后成为诗人,李世民才反应过来,

    原来李彻模拟选项里的【诗人】是这么来的。

    但同时,李世民也轻轻叹了口气,

    认为凭借李彻的治世之才,若是在朝堂辅佐李恪,

    两兄弟定能将大唐治理成一个国富民强、繁荣昌盛、四方来朝的国度。

    只是李恪没有好好利用李彻的才能,浪费了这么好的大才。

    感慨后,李世民又继续盯着推演画面看。

    【你率军御驾亲征与异族一战后,虽然唐王朝也损失惨重,但好歹将异族赶出了大唐领土,边疆战火也暂时停歇。】

    【于是接下来你一门心思花在了朝堂上,专心对付起了曾经的关陇旧贵。】

    【本就不擅长权谋、向往自在生活的你在朝堂斗争中消耗了近十年,才终于将关陇旧贵对朝堂的影响力降为最低。】

    【但这十年,你也已经心力交瘁,且逐渐病重,神志模糊。】

    【最后,你收到了北方异族卷土重来的消息,极度忧愤,随后吐血而亡。】

    【你是李恪,从小备受宠爱。成年后出京就封。世袭制诏废除后,你又前往宋州任职。】

    【宋州任职期间,你勤勉理政、兢兢业业,将宋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深受百姓和官员敬佩。】

    【后来你父皇病重驾崩,你临危受命,回宫继任大统。】

    【登上皇位后,你也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边关来犯,你御驾亲征。将边患暂时解决后,你又开始削弱关陇旧贵的势力。】

    【不擅长内斗的你做件事花了十年。好不容易降低关陇旧贵在朝堂的影响后,边患又起,身患重病的你得知后,心急如焚、怒火中烧,最后吐血而亡、一命呜呼。】

    【你英武果敢又向往自在生活的性格,或许不该生在帝王家,直至最后也没能如愿的过完一生,早早的离开人世。】

    看完李恪的一生后,李世民也是颇为感慨。

    李恪倒是没整太多幺蛾子出来,内忧外患也都是亲力亲为的在解决,但能力不足是硬伤啊!

    最后也只是将大唐勉勉强强运转了起来,但也搞得自己精疲力竭、心力交瘁而亡。

    唉,这个皇帝当得……还不如不当…

    突然,李世民想到在李恪的皇帝人生中,李彻没有像在李泰李治的推演画面里陈兵皇城,与两人在金銮殿上对峙。

    思索一阵后,李世民想通了。

    李彻之前之所以造反都是被李泰李治给逼上绝路了。

    朝廷派来杀自己得军队都在家门口了,赐死得诏书和使者也都来了,

    李彻总不能乖乖受死吧…

    造反都是被逼得没办法才做出的决定,但其实李彻本身权利欲望并不重。

    就像李彻就封楚地,在任期内将楚地变成一个民殷地富、吏治清明的地方后,

    就急流勇退,做了一个逍遥自在的民间诗人。

    换做寻常人,有点小政绩后,就会大肆宣扬,然后对权力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强,想方设法的往上爬,

    像李彻这种功成身退的人实在是少。

    回想完李恪当上皇帝后的作为,李世民觉得李恪做皇帝太过勉强,跟李彻差得太远,

    以后可以让李恪当个将军,或许李恪自己也更愿意做将军,且可能做将军比做皇帝做得好很多。

    随后,李世民又思考起来,如果将皇位传给李彻,

    以李彻的城府和手段,解决外族入侵根本不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要知道,在李治的皇帝人生中,李彻可是用五万军队就拿下了突厥五十万大军,

    这生猛的战斗力和李彻布局的能力,担得起“战神”的称呼。

    同时,解决关陇旧贵,李恪花了十年。

    在李世民看来,这个时间太长了,也难怪李恪最后会筋疲力尽、积劳成疾。

    若是换做李彻,从先前他三言两语让宦海沉浮多年的魏征败下阵来看,

    解决关陇旧贵对李彻来说仅需要一两年。

    虽然不知道李彻手里的大唐具体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但李世民十分肯定的是,

    李彻绝对比三个嫡子以及李恪都要强。

    “陛下,到洗漱更衣的时间了。”

    门外王公公的喊声将李世民思绪拉回。

    李世民起身后,回应道:

    “进来吧。”

    随后王公公就开门进了寝宫,服侍李世民更衣上朝。

    “彻儿今日又出宫逛去了吗?”

    更衣时,李世民向王公公问道。

    王公公恭敬的回复道:

    “回陛下,秦王殿下去参加魏王主办的诗会了。”

    王公公是眼看着李世民对李彻从不管不问到现在的越来越上心,

    虽然不知李世民为何突然宠爱在武德殿关了十几年的李彻,

    甚至这份宠爱,李世民的三个嫡子都没有享受过。

    不过,王公公深知君心不可随意揣测,也就没再猜想,恭敬的服侍李世民更衣去早朝。

    与此同时,李世民听到李彻去参加李泰主办的诗会了,又想起昨晚在模拟器里看到辞官后的李彻,成为楚地妇孺皆知的诗人的事情,

    李世民不禁扬起一个微不可查的笑容,暗道李泰这次又要吃瘪了。

    洗漱更衣后,李世民便去早朝了。

    ……

    芙蓉园,

    紫云楼。

    因李泰主办的诗会在紫云楼,

    故今日的紫云楼格外热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