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多重人格的我被李二抱大腿 > 第64章 吴王李恪继承皇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来,从朝廷传来消息,说你大哥李承乾谋逆被废。你很惊讶,也很想不通,认为李承乾已经是太子,大唐的皇位迟早是他的,为何还要行谋逆之举。】

    【虽然知道李承乾已经被废,但你并未有夺嫡之心,因为你知道李泰李治两个弟弟是嫡子,将皇位传与嫡子才是正统。】

    看到李恪如此懂事识大体,李世民很是满意,暗道李恪是个安分守己的好孩子。

    然后李世民继续盯着模拟器画面看。

    【在宋州勤勉理政的你,听到了京中传来关于李彻的各种传闻,有下属告知你,你父皇对你那个曾经患有疯病的十一弟李彻极尽宠爱。】

    【你立马想到当初李彻被李承乾和李治联手推下水的场景,心中百味杂陈,感慨道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不光李恪感慨,李世民自己完全都没想到。

    若是没有模拟器,自己也还是会对李承乾寄予厚望,期望以自己的言传身教,能让李承乾做一名好君王。

    后来有了模拟器,李世民才知道李承乾竟然要谋反,同时还知道了李泰李治均不堪担当大任。

    反倒是李彻,明明李世民都还没有推演过李彻的人生,可是在李泰李治的人生里,

    李彻却是光芒最耀眼的那个,

    也是李世民觉得最适合成为大唐之主的儿子。

    感叹一番后,李世民继续看着画面。

    【由于李彻那次落水后,宫中就传言他有疯病。因此你父皇也一直把它禁足在武德殿。】

    【没多久你就出京就封,后来又一直在宋州任职,与李彻从未有过交集。】

    【贞观二十三年,你父皇因病逝世,从朝中传来的除了有你父皇逝世的消息,还有父皇的遗诏。】

    【根据遗诏,你就是大唐的下一任皇帝。你万万没想到,父皇竟然将皇位传于了你!】

    【接到消息的你,瞬间懵了。反应过来后连忙星夜骑马赶回长安奔丧和继位。】

    皇位传给了李恪?

    这一刻,李世民也懵了…

    这是强行继位啊!

    随后转念一想,毕竟只是模拟,就是一种可能性罢了。

    想通后,李世民将视线又聚集在推演的画面上。

    【回宫后,你见到了李彻。】

    【这是那次你亲眼目睹李彻落水后,第一次见到李彻。】

    【眼前的李彻,给你的第一印象就是气宇轩昂、仪表不凡。】

    【后来你与李彻进行了交谈。因你一直在外,对朝中局势和大臣不甚了解。于是李彻将朝局和一帮重臣的情况对你做了很详细的说明。】

    【同时在一些朝政处理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设性建议和可行方法。你听了之后,再结合当时具体情况,发现李彻说的建议和方法都是最优解。】

    【这时,你才知道,你父皇宠爱这个弟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他确实有着治国经世之才。】

    看到李恪对李彻的认可,李世民也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李彻确实是身怀乾坤大才。

    无论是在带兵打仗,还是处理政事方面,李彻做得比朝中那些大臣都要好。

    这也是李世民即使知道开设天策府、让李彻做天策府的主人会引起朝臣的激烈反对,

    李世民都还是坚持要做这个决定的原因。

    【李彻对于你当皇帝,并没有什么看法,安之若素。】

    【你对这个少有交集、但是很有才能的弟弟也是客客气气的。】

    【只是深知拥兵自重道理的你,还是节制了所有封王的兵权。】

    看到这,李世民开始紧张了,他担心李恪像李泰那般犯蠢,用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加之封王,对付李彻。

    最后李恪也像李泰李治当上皇帝后没多久,就落得个悲惨结局。

    【李彻对你削弱封王兵权的行为没有意见,到了就封时间就启程去了封地——楚地。】

    【就封楚地后,李彻将楚地打理得很好,那边的百姓很是爱戴李彻,而你对他也是多有支持。】

    看到李彻李恪两兄弟合力治国的场景,李世民心里松了口气,总算是没有先前那番手足相残、兵戎相见的场面。

    同时,李世民又感叹李恪登基后,确实比那三个嫡子做得都要好。

    李恪没有像李泰那般残害手足,也没有像李治那般听信谗言、千方百计要李彻死,

    故而李彻也做好了封王该做的事情,并没有李泰李治推演人生中传檄天下、率军清君侧的画面。

    所以但凡李泰李治当时没有把李彻往死里逼,两人不至于被贬为庶人。

    李世民叹了口气后,仍然盯着模拟器上的画面。

    【你登上皇位没多久,北方异族听说你父皇已经驾崩,瞬间没有了对唐王朝的忌惮,于是组成军队大举南下。】

    【李彻向你请奏出战,你拒绝了李彻的请求,率领大唐将士御驾亲征。】

    拒绝李彻、御驾亲征?

    画面进行到这,李世民眉头微皱,

    总感觉有些一言难尽……

    就凭李世民之前在李治人生中看到的李彻,

    歼灭突厥、平定回纥,以及后来在边关血战三年灭高丽和百济,

    可以说李彻打的每一战都可以封神,

    而李恪竟然拒绝了李彻。

    李世民猜测,可能是李恪觉得李彻一直被禁足在武德殿,

    并没有接触过行军打仗这些事,再加上担心从未上过战场的李彻万一受伤或是丢了性命,

    所以才会拒绝李彻出军迎战的请求吧。

    唉,李恪是个好孩子、好兄长、好皇帝啊。

    李世民不禁感叹道,同时也担忧李恪亲征能否打赢异族以及是否会受伤。

    【与异族血战数月,你艰难的打赢了这场异族入侵战。但是己方也损失惨重,死伤的士兵不少于异族大军。因这一战,唐王朝元气大伤。】

    李世民轻轻叹了口气,李恪与李彻相比,还是差了一些。

    想之前在模拟李治的人生画面中,李彻仅率领五万将士迎战突厥五十万大军,

    硬是以其生猛的战斗力和各种谋略计策将五十万大军歼灭。

    自此,李彻一战封神,被北境和大唐子民奉为战神。

    显然,李恪在用兵和谋略方面比起李彻还是稍逊一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