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七零:高冷男知青处心积虑想娶我 > 第452章 不想村里的小孩子饿肚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程颂宁和魏淑芬说了些村里的事,全村一百多户,加上知青有三四百人。

    这样一个大村子,不是他们说两句话就能解决村里的口粮问题的。

    临近冬末,魏淑芬有好多工作要处理。

    知青点知青的年终考核,下乡评估报告,知青返乡审批……

    有好多好多的事,魏淑芬和程颂宁聊了一会儿匆匆的回知青点。

    魏淑芬走后,程颂宁继续拿着六斤的小衣服在布料上比划。

    六斤年纪小,小孩子喜欢花花绿绿的美好事物。

    程颂宁买了好多布料,她把布料拿出来,让六斤和小刀自己选择想做成衣服的布料。

    小刀选了耐脏的藏青色,

    而六斤一把抱住了那块儿藏蓝色带着橘红色碎花的棉布。

    那块花哨的布料是青苗找给程颂宁的碎布,程颂宁拿回来是想做窗帘的。

    没想到她儿子慧眼识珠,一眼就相中了这块儿。

    非要用这块布料做冬天穿的棉袄。

    程颂宁真不敢想象这块布料做成衣服穿在六斤身上的样子。

    她曾经试图劝说六斤放弃这块布料,

    六斤年纪是小,但不好忽悠,态度非常坚决。

    程颂宁没有办法,只好随了六斤的意愿,拿布料给六斤做新衣服。

    程颂宁拿着粉笔在花哨的布料上描了个轮廓。

    六斤放下积木,抱着来福凑到程颂宁身边。

    “娘,我们快要饿肚子了吗?”

    程颂宁放下粉笔,诧异的问六斤,

    “六斤,你为什么会这样问?”

    六斤抱着来福,胖乎乎的小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摸着来福光滑的皮毛。

    来福被六斤摸得很舒服,20多斤的胖身子半压在六斤的小腿上。

    六斤眨眨眼睛,

    “我听你和爹说的。”

    最近程颂宁和聂怀远聊村里粮食不多的事情,六斤听的多了,多少也知道一点。

    程颂宁嘴角弯起,温和的冲着六斤笑笑,

    “六斤,咱家里的粮食够吃的,我们不会饿肚子。”

    先不说她的系统农场能兑换粮食,聂怀远手底下的交易渠道也可以从黑市买来粮食。

    这些粮食足够能养活他们一家4口。

    粮食的渠道来的不正规,粮食也不怎么光彩,这些事情程颂宁不会让家里的两个孩子知道。

    六斤相信程颂宁的话,小大人的他故作放心的叹了口气。

    “唉呀,我以为咱们家穷的都吃不上饭了。”

    程颂宁听话笑了笑,把六斤抱到自己怀里。

    “六斤,为了咱们家这么操心呀。”

    六斤认真的点头,

    “那是当然,我是家里的第3个男子汉,我要照顾娘,还有来福。”

    聂怀远的男子汉教育很成功,六斤以做勇敢的男子汉为远大目标,并一直为着这个目标努力着。

    程颂宁揉揉六斤的小脑袋,在儿子的脸颊上亲了一口。

    “谢谢六斤。”

    六斤的小脸一红,回身抱住程颂宁。

    他是小男子汉,也是娘的乖宝宝。

    享受程颂宁的温暖怀抱,六斤乖了一会儿又把头仰起来看着她。

    “娘,如果粮食不够吃会怎么样?”

    程颂宁认真的回答六斤,

    “粮食不够吃就会饿肚子。六斤,咱们现在住的这个村子有好多你见过的爷爷奶奶、哥哥姐姐他们这个冬天可能吃不饱饭。”

    六斤奶奶的问程颂宁,

    “他们为什么吃不饱饭?他们厨房里没有吃的吗?”

    刚刚三岁多的小孩子,天真的以为好吃的就在厨房里,只要爸妈给做就有的吃。

    程颂宁双手抱着六斤,柔声解释。

    “六斤呀,村里人吃的粮食都被放在一个粮仓里,有一个坏人一把火把粮仓里的食物烧掉了。因为食物不够吃,有很多人在这个冬天会吃不饱饭。”

    六斤似乎被吓到了,吃不饱饭太可怕了。

    他知道饿肚子的滋味,

    有段时间六斤喜欢在院子里玩,到了饭点不吃饭,程颂宁叫了他好几次,他都假装听不见。

    最后聂怀远警告六斤,如果不在饭点吃饭,过了饭点就没饭吃。

    六斤不听话,结果过了饭点后,他肚子饿,找东西吃,

    结果真的没得吃,连饭后小点心小零食都没有了。

    整个下午,六斤饿的泪眼汪汪,聂怀远不为所动。

    一直到晚饭,六斤才填饱了肚子。

    打那以后,六斤再也不敢不吃饭了。

    想到村里有好多人要饿肚子,六斤问程颂宁。

    “娘,饿肚子的滋味可难受了,有什么办法能让那些小哥哥小姐姐们吃饱吗?”

    这个村里有很多比六斤大的小哥哥小姐姐。

    六斤和他们相处的不多,

    但是他们在村里遇到六斤时,总会和六斤和善的打招呼,有时还会给六斤一些他没见过的小玩具或者好吃的浆果。

    程颂宁摸摸六斤的头,

    “村里的有福爷爷,还有会计爷爷去镇上申请粮食了。有了救济粮,哥哥姐姐们就不会饿肚子了。”

    六斤听话松了一口气,

    小家伙很好哄,程颂宁说他们有吃的,六斤就放了心。

    “那太好了,”

    六斤问完了自己想问的问题,手脚并用的脱离了程颂宁的怀抱。

    拿着小积木,搂着来福又到一边去玩。

    程颂宁看着无忧无虑的六斤,心里在琢磨着。

    书上曾写过,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六斤刚刚的话点醒了她,

    程颂宁没想成为救苦救难的女菩萨,但她也想尽自己的努力为村里的孩子做点什么。

    当年村里闹流脑病,程颂宁跟着老坑叔在村里奔波。

    她自觉没做什么让人感动的事,只是尽自己的义务在村里防治病患。

    可她忙碌的那段时间,让村里的孩子记在了心上。

    抛去她在省城念书的那几年,程颂宁回村后,那些她曾照顾过的小孩子依旧想着她、记得她、惦记她。

    在路上见到,小孩子们会亲切的和程颂宁打招呼。

    程颂宁去省城上班时,有些小孩还会来她家看望六斤。

    感情是相互的,程颂宁也不想村里的孩子因为刘赖子的一己之私受到委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