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不是!”张煌言连忙摇头,“臣名声不显,功劳微薄,且资历尚浅,所以心有惶恐!”
“无妨,朕既然选择了你,就表示你一定行!”方浩淡笑道,“你现在应该思考的,就是如何治理好四川!”
其实,四川巡抚一职,他早就内定了张煌言,这次问问题,也只是为了名正言顺地扶持对方上位。
毕竟,他毫无理由地直接任命一个不满三十岁的义军首领为巡抚,绝对会惹来群臣的质疑,最重要的是,其他义军首领必定会心有不甘和不服,甚至产生嫉恨!
哪怕是现在,群臣依旧会质疑,其他义军首领也依旧会不服,但至少,他有理有据,能找出一条理由,堵住所有人的嘴巴。
“臣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张煌言感激涕零道。
“朕现在送你八个字,务必牢记!”方浩突然郑重其事道。
“臣必当谨记于心,时刻不忘!”张煌言神色一肃,连忙说道。
“兴农耕桑、轻徭薄赋!切记切记!”方浩叮嘱道。
他说这八个字,就是为了提醒张煌言,一是坚持兴农耕桑的正确观点,二是放弃免除税赋和徭役的错误方法,改为轻徭薄赋。
“臣遵旨!”张煌言认真应诺道,他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张爱卿,朕现在将四川交给你,希望你能朝乾夕惕,恪尽职守,不辜负朕的期盼和厚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抚定四川全境!”方浩希冀道。
“请皇上放心,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天恩!”张煌言十分郑重地说道。
“很好。”方浩满意地点了点头。
……
第二天,方浩在陪伴了三位皇子数个时辰后,便召集方以智等工部大臣,起天子仪仗,浩浩荡荡地穿过阡陌纵横的街道,前往了军器局。
当数万工匠和学徒得知大明天子到来后,全都沸腾了,他们纷纷放下手头上的事情,跪倒在地,高呼着万岁。
甚至有无数的百姓,偷偷跟着仪仗,追到了军器局附近,遥遥望着英姿飒爽、昂首阔步的大明天子。
其实,方浩之所以如此高调,就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他这个大明天子十分重视军器局,十分重视火器和科技!
既鼓舞人心,又指明前进的方向!
在数万狂热的目光中,他带着一众大臣认认真真地将整个军器局查看了一遍,当看到北边有一大片屋舍和农田后,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之前在肇庆府,他曾向方以智提出过要求,让对方在军器局内建造一些住宅、开垦一些荒地,以便工匠和学徒可以把家人也带进来。
巡视完整个军器局后,方浩又询问了方以智、毕登辅等人新式火枪和蒸汽机的进度。
当得知这两样东西并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后,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认真鼓励了一番,这让忐忑不已的方以智和毕登辅都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
在方浩看来,子弹和蒸汽机都堪称划时代的“神物”,对于古代人而言,毫无头绪,毫无理论知识。
将这两样东西从无到有地发明和创造出来,必定要花费无数的心血,所以急不来。
回到皇宫后,方浩立即招来了张福禄。
“张伴伴,都已经申时了,内阁有没有折子呈上来?”
“回禀皇上,没有。”张福禄摇头道。
“哦?”方浩不禁有些意外,“朕昨日任命了张煌言为四川巡抚,瞿式耜、李永茂他们就没有什么话想说?”
“皇上,您乃千古圣君,所做的决定必定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瞿首辅他们无话可说也属正常。”张福禄回答道。
“恐怕是他们知道,朕做出的决定,说再多也无用。”方浩淡笑道,“不过这样也好,耳根子清静。”
“吾皇英明!”
“你去将贤妃和淑妃招来。”方浩突然命令道。
“老奴遵旨!”
不久之后,方浩换上便服,带着李婉儿和李月儿离开了皇宫。
……
秦淮河,古名龙藏浦,汉代以后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以此地有“王气”,便下令开凿,秦淮河由此产生。
这条河是“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是南京的母亲河。
诗仙李白曾留下诗句:“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
上一世,对于这条见证了大明兴衰史的神奇之河,方浩非常感兴趣,可惜的是,经历过两百多年满清的统治,加之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秦淮河已经失去了明代独有的特殊韵味。
时至傍晚,方浩手拿折扇,如同一个文弱书生一般,很是低调地穿行在摩肩接踵的秦淮河畔,他的身后,李婉儿和李月儿两女紧紧跟随。
上次来南京,因为决战在即,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到这里来,但现在不一样了,一切尘埃落定,他终于可以放松心情,如同游客一般,领略南京城的大美风景。
“日落金陵晖未消,柳牵淮水岸边摇。”方浩突然轻声念道。
“公子,您今日雅兴似乎很高呢。”李婉儿淡笑道。
“那是当然,这一两年,我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夙兴夜寐,没有真正放松过,如今,总算是可以放下重担,享受一段悠闲时光了。”方浩说道。
“公子受累了,要不我们现在找个茶楼,您一边喝茶一边欣赏风景,我和妹妹则给您揉揉肩,捶捶腿?”李婉儿提议道。
“不急,先转一圈再说。”方浩说着,便继续向前走去。
自从多铎率兵攻占南京城后,整个南京城便变得死气沉沉起来,哪怕是无比繁华热闹的秦淮河,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艳丽色彩,逐渐沉寂下来。
好在不久前,无数义军揭竿而起,消灭了城内的鞑子大军,并赶走了勒克德浑,让南京重归大明怀抱。
大明天子在接管南京后,更是将朝廷搬迁至了南京,自此以后,南京城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秦淮河也恢复了曾经的热闹与繁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