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多时,一位年约四十许,面庞清瘦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这位就是王启航先生了。”
苏夜笑着介绍道。
只是苏鸣的目光,却注意到其身旁的另一人。
与这个王启航一起的还有一人,而且对于此人,苏鸣并不陌生。
“张会长?”
苏鸣意外。
是的。
来人正是华州诗词协会的会长张启明。
“苏鸣?你也在?”
张启明本与王启航有说有笑,讨论着本次的书法展览,听到这声音,顿时寻声望去。
当目光落在那一身白衣,身材挺拔的年轻人身上时同样错愕,可很快便又随之一喜。
他这几天,一直打算再与苏鸣讨论讨论诗词方面的见解。
只是一直没机会,不曾想,这小子竟然来到了高丽。
“苏鸣?”
在其身旁的王启航也跟着一愣。
对于这位近日来,在华州娱乐圈以及文坛突然声名鹊起的年轻人,他自然不会不知晓。
“你就是,苏先生?”
不仅仅是张启明与王启航。
包括朴志晟在内的,在场的一些身份不凡之人。
目光同样落在了苏鸣身上。
一时之间,苏鸣直接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
来到这里的,虽然不是没有一些纯粹的商人。
但大部分人还是与朴志晟一样,都是书法的忠实爱好者。
而自古以来,喜欢书法的,对于诗词同样偏爱。
所以当听到苏夜身旁这位,就是前几日在中秋诗词交流会上,直接留下三首传世之作的年轻人后。
好奇、激动、怀疑的目光,直接朝苏鸣笼罩了过来。
不怪这些大佬不够矜持。
而是苏鸣的那几首诗词的确称得上震古烁今。
以至于一些人都怀疑,那几首诗词,到底是不是苏鸣所作。
可转念一想,如果不是苏鸣,放眼九州文坛,又有谁能作的出来?
就算张启明与小泉纯一郎,也明显还差的有点远。
“各位别用这样的目光看着我啊,我也就一个鼻子两个眼睛,好像跟大家没什么区别。”
苏鸣苦笑一声。
他觉得,他似乎成了珍稀动物。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苏先生果然称得上年轻俊杰。”
众人回过神来。
朴志晟也忍不住感叹。
一双虽然有些老态,可锐利的目光中,满是欣赏。
如此年轻,便能写下那般诗词。
绝对前途无量。
只可惜,就是那字写的实在有点寒碜。
当时在中秋晚会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鸣是写下来的。
所以对于苏鸣的书法,大家也是看的清清楚楚。
“我怎么感觉,我的出现好像有点多余,夜总,你请我来的出场费我可不退哦。”
这时,王启航也是笑道。
只是脸上,明显有着几分调侃,显然只是开个玩笑。
能见到苏鸣,他又何尝不是颇为惊喜。
“哪儿能啊,在书法上面,我还是要向各位好好请教请教的。”
苏鸣笑道。
苏夜也笑着:“小鸣说的是,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书法上的造诣,我们这么多人中,绝对是首推王先生你了。”
不过对于这一幕,苏夜是早有预料。
以苏鸣如今在文坛上的名气,绝对比王启航更能拉近与朴志晟等人的关系。
不是王启航书法上的造诣不够,而是苏鸣在诗词方面的才华太逆天了。
只是苏夜绝对不会将苏鸣当成工具人,当成促成商业合作的筹码。
若非苏鸣主动提出,她都根本没打算让苏鸣也掺和进来。
“正好这里有一幅作品,藏家说这是王义大师的真迹,我们大家也有一些吃不准,不如王启航先生帮我们看看吧。”
朴志晟这时突然说道。
王启航没说话,目光看向苏夜。
他是苏夜请来的,自然得听苏夜的安排。
直到见到苏夜点了点头,这才笑道:“既然是我先祖的作品,理应看看。”
“那就麻烦王先生了。”
朴志晟一喜。
作为王义的后人,同时又是书法大家,应该没人能比王启航对王义的作品更有发言权了。
一行人随即直奔展厅而去。
展厅之中,陈列着数十幅书法作品。
这些作品,一部分是供这里的书法爱好者欣赏,还有一部分,则是接下来用来拍卖。
数十幅书法摆放的整整齐齐,看上去还是颇为震撼的。
有着一些只是用一个木架挂着,而还有着一些则放置在专门收藏书画的玻璃柜中。
木架挂着的,基本都是近现代的一些书法家的作品。
而玻璃柜中,价值自然更高,时间也更久远一些,如此一来,才能避免损坏。
很快,朴志晟便是带着苏鸣等人来到了一个巨大的玻璃柜前。
柜中的巨幅书法作品,长达两三米,保存的也颇为完好。
当然最主要的是,其上面的每一个字,一笔一划,都是那样的行云流水,豪迈奔放,令人震撼。
毫无疑问,这就是朴志晟所说的那副王义大师的真迹了。
一见到这幅作品,就连王启航都有些吃惊。
就算是他,都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先祖存留于世,保存这么完好的作品。
“王先生,麻烦了。”
朴志晟做了个请的手势。
不过不用他说。
王启航便早就凑到了玻璃柜前,脸都快要贴着玻璃,细细端详了起来。
“朴会长,夜总。”
这时,一道轻笑声突然响起。
紧跟着,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男子穿着一身西服,戴着金丝眼镜,看上去给人一种斯斯文文的感觉。
就是那鼻子嘴唇长的不太好,鹰钩鼻太尖,嘴唇太薄,破坏了整体的观感,少了一些斯文气息,多了几分刻薄阴骛。
“金总?”
苏夜表情淡然。
苏鸣想了起来。
之前在飞机上,苏夜与他说过,这次他们与五星集团合作的最大对手乃是高丽州本土的索隆集团。
这索隆集团的少东家名叫金政基,手腕非凡,年纪轻轻就接管了索隆集团大部分业务,而且还将集团打理的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如果不是前者,他们早就拿下了这个项目。
想来,便是此人了。
“夜总为叶氏集团可谓操碎了心,早几年便回到华州,现在为了这个项目又跑了回来?”
金政基笑道。
他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
“诶,别这样说,我们今天只谈书法,不谈商业。”
朴志晟打断道。
“好,那我们就谈书法。”
金政基也不在意,笑道:“眼前这副王义大师的真迹,就是我前两年花高价从一位收藏家手中买回来的藏品,这是王义大师在大夏王朝665年游历黄山时所写下的作品,当时被称之为大夏朝四大行书之一,无论是艺术性还是收藏价值都极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