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女帅难撩 > 第 216 章 必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如皇后温律所料,午后各位阁臣和武将带来的俱是令皇帝振奋的消息,整个帝国似乎刚刚从战火中缓过神,便又加紧战备起来,翌日对北梁残部和塔靼托卡萨部宣战的檄文发出后,元德帝和内阁又先后拟定了多道圣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对此战几处关键卫所主将的安排。

    元德帝亲令镇北大将军誉王坐镇太原,挂帅统领此战,众人都明白,与其说这是让誉王亲自指挥战役甚至披挂出征,不如说是皇帝借自家伯父昭告天下,此役必将一战到底的决心,比起挂帅的人选,守卫宣府、大同、宁夏三镇的人选自然更令人瞩目,比起笃定的宣同总镇梅郁城,大同卫都指挥使裴昭,宁夏的镇守人选似乎更有悬念,因塔靼此番的悖逆之举,资历尚浅,又只是长于守城的宁夏总兵冀云?N显得有些独木难支,整个朝堂都在猜测兵部会向皇帝举荐什么人,却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皇帝钦定了安国郡主举荐的长雁城指挥同知韩秋,难免又激起朝野上下一片“安国郡主果然圣眷日厚”的议论,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再无人敢对这位大周军界的柱石投去异样的目光了。

    而梅郁城虽然已经应允皇帝在安排好一切之前暂不前往宁夏,却还是于三日后打点行装,自请先回宣府安顿卫所诸事,以策万全。

    此乃戎机大事,皇帝虽然心疼,也只能应允,又命南北大营拨了不少好手到她麾下。

    比起已经看惯了皇帝对安国郡主的偏爱和看中,朝臣们更关注的是此次决战重中之重的战场——大同卫的安排。

    除了裴昭领命前往外,大内总管、司礼监掌印太监高峤被任命为大同镇守太监这件事可说是举朝皆惊。

    谁都知道,高峤是元德帝眼前最得力的人才,不但智谋过人,而且武艺高强,将他派去给裴昭做副手,足见皇帝对裴家和大同战场的重视了。

    唯有裴昭自己明白,高厂督到大同并不是去襄助自己的……

    裴昭离开京师的前一晚,国公府设下家宴为他践行,老太君的眷眷叮咛,自家大哥的赞许勉励,对于裴昭来说真仿佛一个一个巴掌拍在脸上,却还要装作信心满满,笑着一一回应。

    老太君又拉起忽尔兰的手,轻轻拍了拍:“兰儿,祖母还是要再劝你一句,边地苦寒,你留在家里教导源儿多好,何必……”

    忽尔兰听自家祖母这样关怀自己,一时眼眶泛红,却不改目光坚定:“祖母,兰儿明白您是心疼我,可夫君身边也要有人照顾,他这个人……”忽尔兰说着,对裴昭投去一瞥,目光中尽是眷恋情意:“他这些天在北大营练兵就总是不顾自己饱暖,我怎么敢放他自己去大同卫,若非源儿太小,我都想带着他同往大同,也让他学着他父亲如何尽忠报国……我是一定要陪夫君去的,只是我一走,源儿的事情又要劳动祖母和兄长、三叔了……”她这么说着,起身对众人深深一福,老太君赶快叫她不必多礼,满眼慈爱地叹道:“说起来,也只有将昭儿交给你,祖母才能放心了……既然如此,你就安心跟着昭儿,帮祖母看顾好他的衣食冷暖,源儿就交给祖母,我老婆子别的帮不上你们,带带我的乖乖重孙还是可以的……”她这么说笑着将一旁的裴源搂了过来,这裴府的第一位重孙长相酷似其母,唯独一双如水杏目神似裴昭,令老太君越看越喜欢。

    此时,长嫂冷倾国也拉起忽尔兰的手,将一个碎花拼布的小褡裢交给了她,虽然做了国公夫人,冷倾国依然不改一贯的简素,头上除了一支御赐珠翠金翟步摇,就只带了那朵春杏绒花,忽尔兰与她最为投契,明白自家长嫂给的定是好物,忙珍重接了,冷倾国微笑开口:“这里面是些常用的丸药和金疮药,并一本小册细述用法,边镇苦寒,你与二弟戍守辛苦,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若是来不及找大夫,就先拿这些顶顶,寻常小毛病皆可缓解。”

    忽尔兰赶忙谢过,老太君看她们妯娌和睦,亦是露出欣慰目光。

    裴昭噙着个得体的微笑,看着一家人和乐融融,突然生出一丝荒谬之感——他总觉得该有另一个裴昭替自己陪着他们,一个未曾背叛,没有污点,能自内心发出笑意的人。

    而不是自己。

    夜色渐沉时,裴家三位少夫人簇拥着老太君回了主院,裴暄带着裴旷又与自家二弟把盏相祝一番,也念着他一大早还要出城,便叮嘱早回去歇息,各自散了。

    裴昭慢慢走在回廊中,任初秋轻风吹散酒意,面色也渐渐沉了下来。路过角门,他驻足犹豫良久,前次任性与平阳郡王打了一架,换来忽尔兰的诰封,裴昭自然明白那是皇帝的警戒,可此时此刻,想见梅郁城一面的心思便如野草一般扎在他心上,难以忍耐,裴昭咬了咬牙,转身出了侧门。

    忽尔兰自主院往东跨院走,正看到熟悉身影闪出角门,面上便浮起一个略带凉意的微笑,年轻的诰命夫人装作什么都没看到,转身往自己院子去了——明日起便要镇日陪在此人身边,她还有许多事情要准备,何况还要给源哥儿打点好去主院的东西。

    裴昭一路疾行到撼北侯府,虽然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侯府角门还开着,明亮灯光下,修葺一半的门楼提醒着裴昭,这里即将挂上“敕造平阳郡王府”的匾额,那些精心绘制的梁柱刺得他眼眶发酸,心也发酸。

    角门上的老家人不明就里,上前将他引到院内——两家本是亲眷,裴家人无论何时上门,都是直接迎入小花厅的,于是当裴昭坐定问起时,才知道梅郁城居然已经离开京城了。

    他心中纳罕,起身要走,二门那边却有人一袭紫衫款款而来。

    “仲显兄来了。”萧泓的笑容温润客气,仿佛浑忘了不久之前二人还曾打了一架,他抬手屏退花厅中侍立的家人,示意裴昭上座。

    裴昭坐定运功听到周遭静谧一片,就知道萧泓是真不在乎与自己独处了,当下也不再端着客气:“我听说阿薰已经离京前往宣府了。”

    “正是,阿薰挂念宣府和长雁城布防情况,便禀了陛下,先带着一队人出发了。”萧泓笑着端起茶碗:“昨儿午后走的,没有惊动众家亲友。”

    他说话的态度俨然就是个侯府当家人,听得裴昭心中一阵腻烦:“那你为何没去,你不该时刻贴身护在她身边吗,这就是你对她的承诺?”

    萧泓闻言眉梢一挑,裴昭说话如此不客气,他也无心再装:“阿薰乃是宣同都司,三关总镇,若论规矩,你,我,都是她的标下,她不是十一二岁的小姑娘。”

    萧泓的话噎得裴昭一时说不出话来,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他面色一沉,起身拱手道:“打扰了。”说着不等萧泓回应,竟是举步就往外走。

    萧泓有心相送,追了几步却见前面的人头都不回,他就是修养再好也没必要上赶着讨好他,当下停了脚步:“恕不远送,裴兄好走。”

    裴昭莫名其妙的一顿找茬,让萧泓本就有些烦闷的心绪更加郁闷,虽然嘴上说着,心里也明白梅郁城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可裴昭一顿失礼抢白还是有点戳到了他的痛处。

    梅郁城此番前往宣府,莫说没有知会亲朋好友,就连自己也是昨日晨间才听她提起,萧泓当下就要跟着去,梅郁城却不允,虽然她口口声声是说让自己在府里替她操持成亲之事,可萧泓如何不知,她不过是怕马上入秋了,边地苦寒会影响自己的身体,梅郁城留下的话是说宣府部署好了,她便会回来成亲,而宁夏镇那里的事情,待婚后再一起筹谋,可萧泓算过时间,更明白她的性子,他知道北梁大事底定前,梅郁城是不会回来的。若是再想深一些,虽然此番大周对荡清余寇势在必得,可两军阵前刀兵无眼,梅郁城也未必就没有些别的什么心思……

    思及此处他心中烦闷,转身回到花厅坐定,慢慢将一盏茶饮尽才平复了些。

    望着门外回廊上摇曳的风灯,萧泓叹了口气起身往赢剑楼走,自大理一路入京,他们几乎没有再分开过,如今一别不知几月才能相见,让他在这刚刚分别的第二日,就犯起了相思。

    赢剑楼檐角上挂着一弯残月,清辉恰反在檐下那串银铃之上泛起柔光,西风穿堂,引得银铃轻响,一声声叮咚入耳,如同敲在萧泓心上。

    一瞬间,他突然觉得此时心境莫名熟悉,一时被月光所诱,上前轻抚檐铃,却在指尖触及微凉的刹那,记起了这是哪段旧时光留下的残影。

    他握住那枚铃铛,逐渐绽出一个笑容,转身再无踌躇犹豫,大步往主院而去。

    东厢房内萧钲听到自家殿下明明回了院子,又匆匆离开,心中有些纳闷,推开房门早已不见他身影,对面西厢房门扇一响,薛英瞅着他二人大眼瞪小眼,不约而同地追了出去。

    二人一通找,方才在主院外回廊里迎上自家殿下,却尚未来及问他急匆匆去主院作甚,先得了他飞扬恣肆一个笑:“回院子收拾东西,咱们奔宣府。”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