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今忠烈王妃殿下这么说,这红苕全身是宝,还产量高,若是将来能推广致全大周,或许大周的百姓也能吃饱穿暖,不必再因为天灾人祸,而妻离子散,背井离乡了。
若真如此,这位王妃殿下,将是功德无量。
贾环挺苦恼,红苕和玉米都还在试种阶段,连推广都还做不到,等到司徒烈出征时,三亩不到的红苕,又能收获多少,还得留种呢。
贾环敲敲脑袋,十分苦恼。
摇摇头,不再想这些事了,这种伤脑筋的事,还是留给司徒烈去烦恼吧,他可做不来这种复杂的事。
既然已经来了,又说到红苕藤能吃这件事,贾环索性让庄头找人把红苕藤上最嫩的藤尖儿摘下一些来,他要让人带回去,和他们家王爷一起吃,现在正是新鲜的时候呢,不能浪费了。
等到贾环一行人带着刚摘下来的红苕叶回到王府时,司徒烈已经回来了,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当今圣上,以及当年的九皇子,今天的忠明亲王,司徒熙。
贾环和三人见过礼,找了个机会偷偷问他家王爷:“这两位怎么来了?”
司徒烈笑看一眼当今,学着贾环,用气声说道:“被你的奏折忽悠来的。”
贾环挑眉,懂了。
司徒烈又问:“你方才去哪里了?”
贾环正要回答,忽听上首传来当今威严的声音:“你两个在那里嘀咕什么呢?有什么话是不能让朕和老九听的?”
贾环缩了缩脖子,闭了嘴,眼前这位,他可不敢随便和他说话,一个不小心说错话了,可是会被杀头抄家的。
司徒烈笑道:“环儿刚从庄子上回来,带回来了些红苕叶来,稍后让厨房炒一盘给两位皇兄尝一尝吧。”
当今挑眉:“红苕?便是前年环儿派人南下寻找的,可作为粮食的作物?”
司徒烈点头:“是呢,红苕不仅果实能饱腹,不占良田,产量还多,全身都是宝。环儿正在庄子上试种,如果真如传言所说那般,臣弟觉得,或可推广于百姓。那红苕叶便是其中之一。两位皇兄有口福了。”
这话说的,贾环微微睁圆了桃花眼,看了一眼司徒烈,平日里,这位都是酷酷的,冷着一张俊脸,对谁都爱搭不理的,原来也这么会说话呢。
当今顿时来了精神。
“哦?如此甚好,若真如你所说,朕记你们夫夫二人一大功!”
贾环笑了笑,这话听听就是了,可不敢当真。
他忙起身道:“臣弟先去厨房看看他们饭菜做得如何了。”
省得他辛苦从庄子上带回来的红苕叶被炒坏了。
众人都知道他在做菜一道上,颇有建树,经常有大周没见过的菜色面世。
见他提出去厨房,众人都没有意见。
这顿晚饭果然不负众人的预期,连平日极注重养生的当今,都比平时多用了一碗饭。
有些吃撑了的司徒熙很没有形象的半靠在椅背上,打着饱膈,对贾环道:“弟妹调·教出来的厨子,手艺就是好,这味道,绝了。”
像是想一以什么,司徒熙坐正身子,一本正经的和贾环商量道:“我说弟妹,哥哥和你打个商量呗。”
贾环下意识的往后退了退,有点可怕呢,像只正在算计人的大狐狸。
“什么事?”
“我把我们府上的大厨送两个来你这里学些日子可好?”
贾环眨眨眼,他这是把他这里当成“蓝翔技术学校”了么?
司徒熙转了转眼珠子,又补了一句:“弟弟放心,束修费哥哥肯定是不会短了你的!而且还会给得足足的!”
贾环还没有回答,当今道:“这个主意不错,朕也将御厨派两个过来,看看能否学些新菜色。”
贾环:……
他能怎么办?他能说不同意么?
偷偷看了眼司徒烈,见他没反对,只得苦着脸,不情不愿的同意让人来学习厨艺了。
好在他并没有厨艺不外传的思想,并没有纠结于这个问题。
几人议定,三位姓司徒的男子,便相携去了外书房,贾环不解,有事怎么不在宫里说?反倒要特意来王府说事?可见他们要说的事情,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甩甩头,贾环并不再想这些有的没的。
如果当今准了司徒烈以王爷之尊去当监军的折子的话,司徒烈出征的时间不远了,他还得为司徒烈好好准备一番呢。
果然不出贾环所料,在当今和忠明亲王把厨子送来忠烈王府后,不过半个月,北地送来八百里加急的战报,狄人果然不出预料的南下了。
军情危急不等人,司徒烈奉命带领先锋队,率先出发。
贾环送他家王爷到十里长亭,返身回京后,接到当今的圣旨,以亲王妃之尊,出任户部右侍郎,专管这次伐狄军队的粮草。
当这个旨意发下的时候,朝中有将近八成的朝臣反对当今的这个决定,理由是,贾环是亲王妃,应属于女眷之列,大周及前朝都有旧例,后宫(院),不得干政,男妻也应该同样适用!
朝臣们有理有据,据理力争,贾环很想呸他们一脸唾沫星子。
还好当今不为所动,力排众议,最终,贾环依旧当上了这个户部右侍郎,光明正大的为身处北地的边军当起了军需官。
因为有贾环在,军队的粮草,武器,衣服之类的军需用品,再没有短缺过。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大周军队,仿如出了闸的猛兽,战斗力直线上升。
不仅把南下的北狄人从大周的土地上赶了出去,还一直追在他们的身后,追到了北狄腹地,找到了北狄王帐所在,挑了王帐,杀了北狄王室近半成员,活捉北狄王,获得金银珠宝,牛羊战马无数。
贾环之所以有如斯的底气,得益于红苕和玉米的成功推广。
红苕吃多了,虽然会产生某种令人尴尬的气体,但它能饱腹啊!
只这一点,就足够让常年吃不饱饭的大周百姓和军中将士对红苕趋之若鹜!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一个最大的前提,那就是,你得先得吃饱饭!
“仓?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人诚不欺他!
北地战事打得如何了,身处京城的贾环是难以想象的,只能从司徒烈的家书里窥见一二。
他只专心的做着军需官的工作,竭尽全力成为这支军队最坚强的后盾。
等到北狄王被活抓的消息传到京城后,贾环紧绷了多年的神经终于松懈了下来。
好消息不断,让贾环心情极好,难得给了前来传贾母话的林之孝一个好脸色。
“你说谁来了?”贾环挑眉问,他好像听到一个了不得的名字了。
林之孝陪笑道:“回殿下,是府里几家亲戚上京,谁知路上竟遇到了,便相伴来了府里。”
贾环挑眉,这么一说,他就知道是哪些人来了。别说,他也挺想见一见那几位姑娘的。
到了荣国府,探春立即迎了上来,把贾环迎进她的院子。
探春拉着贾环,问道:“听说万寿节前,大军就会凯旋了?”
这几年,贾环忙着军需的事,还要兼顾王府和各家的人情往来,他只有一个人,总有些力有不及的时候。
虽然王府有人帮他,但总归是下人,有些事做不了主,多亏了这几位姊妹们伸出援手,帮着他打理一些庄子上和生意上的事,让他省了许多心思。
同时,也让几位久居内院的姐妹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开拓了她们的眼界,如今的三春和黛玉等人,已经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如此一来,姐弟,兄妹之间的关系,更加好了。
因此探春一得到大军即将凯旋的消息,见到贾环,立即问出这个问题。
贾环笑得眉眼都弯了:“是啊,都这许多年了,可算是要回来了。”
探春笑道:“如此极好,你也能轻松一些了。”
贾环笑了笑,同意了她的说法。
他问道:“对了,我方才在角门那里看到一个人,恍惚是那位刘姥姥?”
“正是她。前些年她们村子收成不好,不是来寻琏二嫂子打秋风么?二嫂子怜惜她,很给了不少东西,这两年收成好了,便一直来咱们府上走亲戚。只你一直忙着军需的事,来府里的次数不多,没遇上罢了。”
贾环点头。
探春又道:“去年的时候,老太太得知刘姥姥来了,难得有位经年的老姐妹来探望,又是个知道农事的,高兴的什么似的,当时就把刘姥姥让到荣庆堂,请她给姐妹们讲一些乡间的趣闻。昨儿又来了,正好大太太的娘家侄女,大嫂子的娘家婶娘和两位堂妹,宝姐姐的堂弟堂妹都来了,老太太便留了刘姥姥在府里住上两日,说是今天要邀她一同游园子呢。”
贾环笑道:“哦?那姐妹们不是又多了四位姐妹一起玩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