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有远处马车之中的柳渊澄,心中仿佛席卷一阵疾风骤雨,久久不能平静。
她,她的郎君,她的女儿。
三个人就站在离彼此如此之近的三个原点上,却不能相见、不能相认。
但这已经是命运给予的最大仁慈了。
原以为再也没有生机,再也无法见面,可他们一家三口却还能彼此遥望着,站在同一片蓝天下,感受平凡却温暖的烟火。
纵使前方依旧是难以逃避的死亡,是浓雾锁住的深渊,但黑暗深处那若有若无的一点光芒,便是突破的希望。
她的泪水如断线的珍珠般掉落下来,但她的笑意也浓重得如同穿破乌云的一缕金光。
泪水带走了她过往所有的绝望与冷淡,她望着那个一瘸一拐的身影,浅浅笑着,整个人风采焕然。
杨七回来的时候,就看见她高高扬起嘴角,易容后原本吊起的眉眼现在却如同温柔的弯月,生生不息的希望从晶亮的眸光满溢而出。
她新生了。
眼前的一切,杨七一辈子都忘不了。
他原以为她会因孔聿黎的遭遇而不忍,会因骨肉分离而痛苦,可没想到她的眉眼间竟是豁然开朗的超脱,他的目光在她脸上盘桓了好一会儿,直到她也转过脸来,向他深深行了一礼。
“杨大侠,多谢你。”柳渊澄感怀地哽泣着,泪水流得越多,笑意却越发热烈,“我看到希望了。”
杨七凝望着这张泪眼朦胧的笑颜,一瞬有些失神,待回过味来,才回应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两人坐定,马车又跑了起来,可没走多远,便在一个路口被堵住了。
车外传来嘈杂的人声,杨七撩起车帘,只见眼前一条两丈宽的大路站满了排队的人,蜿蜒的队伍从不远处的城门一直延伸到街口。
“我去看看。”杨七皱起眉头,跳下马车混进了人群。
很快,他回来指挥车夫走另一条人少的小路,马车渐渐远离了人群,柳渊澄才问道:“城门那边怎么了?是出城检查又升级了么?”
“不错,官府借口抓捕巨盗,加强了出入天京城的检查。从今日起,出城的所有人不仅要持有保长的签字,还必须当场清洁脸和手,以防有易容者乘虚而出。为了此事,朝廷还特意调派了军队来配合检查,所以现在天京城的几大城门皆是人满为患。”杨七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浮起一片忧虑,显然,这件事也在他的预料之外。
柳渊澄神色微变:“那岂不是我们的计划要改变了?”
“不错,原本计划明天出城,现在只能推迟。保长的签字好准备,但清洁手脸这一招太狠了,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接下来怎么办?等?”
“现在唯有一‘等’字。柳小姐,我知你心焦,但当前情势下,我们只能静观其变。”
“杨大侠,我现在还能站在阳光下,从一个无法挽回的死局一步步盘活至今,全都仰仗于你的筹划。你放心,我会耐心地等,等一个时机。”
自见过孔聿黎和非非之后,她真的变了,一改之前心如槁木的状态,整个人终于鲜活起来。
杨七看着她眼角眉梢流露出的神采,轻轻笑了笑:“好。”
接下来的十余天,尽管民怨四起,城门的守卫依然十分严格地遵循着新规定,仔细检查每一个出入天京城的人。
在这样的高压下,杨七和柳渊澄想尽各种办法,推演了无数次,始终想不到合适的出城方案,连杨七这样天性乐观的人都有些着急了。
正当两人毫无头绪的时候,云叔带来了一则来自边关的消息。
“东家,大同民变了!”
杨七大惊:“怎么回事?为何突然会反?”
柳渊澄亦是心里一沉,孔聿黎前番前往瓦剌谈判,大同是必经之路,如果有人造反,他的境遇只会更加晦暗困难。
云叔道:“前些年,王显派心腹宦官去大同征收矿税,那些宦官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勒索钱财,搞得民不聊生,最近又因瓦剌人时常骚扰,官府却吃粮不管事,任由瓦剌强盗烧杀抢掠,百姓们实在活不下去,就造反了。”
“大同现在局势如何?”
“农民军在一个叫黄天的指挥下,短时间内发展迅速,已有近万人的规模。大同驻军在前任总兵孔升卸任后,群龙无首,内部还有些混乱,黄天趁这个节点,几天之内就占据了大同周边几个县镇,还想进攻大同城。待大同驻军反应过来,组织力量反攻,才勉强保住了大同城。农民军虽然在大同吃了败仗,但保留下了有生力量,现已一路向南,流窜进南部深山,伺机再起。大同府无力镇压,已经向朝廷请求援助。”
“有孔聿黎的消息么?”
“暂时没有,大同战事突起,咱们的消息网也被打乱了。”
柳渊澄静静听着,一句话没说,但明显十分紧张,双手死死绞在一起,骨节都搓白了。
杨七见状,便道:“不能再拖了,我们必须尽早出城。”
“东家,现在风声还是很紧,怎么出去?”
“大同地处要冲,发生民变是一等一的大事,大同紧急求援,朝廷不可能不行动。所以这些天安排在各城门巡逻执法的军队,也会有所裁撤,现行的出城政策也定会相应调整。”
“那我要怎么做?”
“云叔,你时刻盯着城里的情况,我们要把握时机,随时准备出城。”
云叔点了点头,依言退下去做准备。果不其然,没过几日,皇帝就下令调派士兵前往大同镇压起义,天京城审查的士兵很快就减少了一大半。因为人手不够,出城检查也悄然随之松懈,尤其是早晨人满为患的时候,城门口放着的水盆变成了摆设,守卫们只简单看看脸手,便大手一挥放行了。
杨七和柳渊澄抓住难得的机会,混在出城的队伍中,终于离开了天京城。
两人按照通常流放犯被押送的路线,走官道一路驰向西北。越靠近山西,局势就越发混乱。杨七也收起大大咧咧的性子,一边尽可能地沿路打探消息,一边小心谨慎地躲避战火。
数日下来,他们获得的唯一有效线索,便是孔聿黎进入山西后,曾和押送他的狱卒一起在官驿休息过一晚,第二日上路后正好碰上起义军退守深山,兵荒马乱之中,人就不见了。
柳渊澄听完后,脸色微白,上辈子她也经历过这样的混乱,深知危局之中,世道混沌刀枪无眼,人命脆弱得就像一张薄纸,更何况他身上还有伤。
杨七思忖片刻,建议道:“只是不见了,我们找一找,你莫担心,还有希望。”
柳渊澄眉头还拢着,但也勉强挤出了一个笑:“我还好,我不会放弃的。公子这次出使,穿着独特,手里还拿着旌节,我们就在附近多打听打听,定会有人看到。”
两人商量妥当,便开始四处打探。可现实比他们预想的还要严重,黄天造反之后,受尽欺凌的山西百姓纷纷起兵响应,各地起义军与官兵发生激烈的对抗,全省局势震动,战火逐步蔓延开来。这一路走下去,十室九空,饿殍遍地。
两人在郊野中走了许久,遇到的都是乞丐、难民和逃不了命被迫留下来的老人,都是一问三不知,一天下来毫无收获。
黄昏的余晖渐渐铺满大地,一眼望去,路途上都没几个活人。两人不免有些泄气,杨七望了眼天色,正打算询问柳渊澄的想法,忽然身后响起了疾驰的马蹄声和追赶的脚步声。
杨七回头一看,只见几个粗布麻衣的人手里提着长短不一的大刀,领头一人骑在瘦弱的杂毛马上,正朝他们奔来。
“快走!有人劫车!”杨七大喊一声,长臂一捞,将柳渊澄卷上马车,扬起长鞭策马狂奔。
“兄弟们,上!”领头振臂一呼,山道两旁的树丛中也冲下来十几个散兵,将马车团团围住。
杨七见他们不过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山匪,还敢拦他的去路,便冷哼一声,喝道:“你们找死!”
说罢,从马背上一跃而起,足尖踏过车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马背上的领头打了下去,又顺手捞起地上的石子,稳准狠地扬手甩出,很快就打趴了大半多敌手。
剩下的几个小兵在晚风中瑟瑟发抖,赶紧将手里的兵器一扔,跪拜道:“大爷饶命,我们也是为生计所迫,还请放了我们!”
杨七不想理会这些虾兵蟹将,便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整理好衣衫,阔步走回马车。谁料先前被他一掌拍下马的领头,竟然瞬间跃起,从怀中掏出一根空心长棍,对着杨七的方向一吹,一缕白烟冲出,萦绕在杨七四周,他还来不及说话就倒地不起。
领头啐了一口,高举大刀,冷笑道:“功夫再好,还不是着了我的道,吃我一刀,送你上西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