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养儿防老 > 第17章 成为一个父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那一夜之后,李建军和张静的关系飞速发展,不久后就开始了同居生活。

    李建军对张静非常大方,负责她的一切生活开销。

    有聚会的时候,李建军会带着张静出席朋友聚会,大家也会尊敬地叫张静”嫂子“,识趣地不再为李建军安排其他姑娘。

    从此以后,李建军身边的莺莺燕燕也消停了一阵。

    张静自打认识李建军后,就对李建军高大潇洒的形象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再加上自己受到李建军的帮助和恩惠,才从疯狂的前夫的多年纠缠之中完全抽离出来,不必担惊受怕或者东躲西藏,得以过上平静的生活。

    后来又受到李建军的热情追求,张静立马就投入了李建军的怀抱。

    开始和李建军的同居生活,正是张静心里所期盼的。

    甚至,张静已经想好了见双方家长,结婚,生子,一起变老,把李建军和她的一生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只是,她还想保持一些矜持,只是把这些想法放在自己的心中。

    现在,就全心享受李建军的肩旁和怀抱吧,全心享受再一次的爱情吧,全心享受自己失而复得的平静生活吧!

    平时李建军因为事情多朋友多,所以应酬也多。

    在张静出现之前,李建军经常整天整天地不着家,或者凌晨时间才拖着一身酒气踉踉跄跄地回家。

    脑袋尚留有清醒的时候还可以自己摸索着找到自己的家门口,然后进去房间,也不管是客厅不是卧室,是地面不是沙发,倒下就睡。

    或者摸索着找到卧室,然后衣服也不脱就那样躺在床上呼呼睡去,直到第二天中午或者下午才醒来。

    脑袋完全不清醒的时候,甚至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家门口,有好几次李建军在楼下的马路上死死的睡过去,直到第二天被人发现再叫醒,或者自己醒来赶紧找回家的路。

    那时候李建军一个人,虽然自由洒脱,无拘无束,但是免不了有失去体面的时候,往往身边也没有人提醒或者照顾他。

    张静出现之后就不同了。

    每次李建军带张静一起出席酒会,一到李建军喝酒的时候,张静就会忍不住提醒他少喝点。

    众人一听到张静的话就马上起哄,打趣李建军这个“大哥”级别的人物,居然也是个惧内的人,也笑着想看看李建军这个“大哥”在众人面前对张静的话是何反应。

    而李建军听到张静提醒他少喝酒,并没有觉得失面子,反而不知为何心里升起一股暖意和幸福。

    也许是他这么多年都是一个人,已经习惯身边没有人像家人亲人一样地关心他,但是谁不想自己的身边总是有那么一个人两个人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呢?

    也许是张静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带她出去李建军觉得有面子,在众人面前给美女面子自然也是一件让自己很有面子的事情。

    也许是李建军和张静刚同居没有多久,还在蜜月期,蜜月期的爱人看对方则是怎么看怎么甜蜜怎么看怎么幸福的。

    也许是李建军年纪渐长,对于面子这回事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面子不一定是自己想做什么别人就不能有任何反对的想法,面子也不一定是自己说了什么别人就不能说任何反对的话,面子也不一定是自己在酒席上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想喝到多晚就喝到多晚而自己的妻子或者女伴不能有任何的反对。

    面子也可以是即使自己是个“大哥”一样的人物,依然可以接受别人有反对的想法和意见,依然可以接受别人当面说出的和自己意见相左的话,依然可以当着众人的面尊重和接受自己的妻子或者女伴的想法。

    只见李建军笑着对张静说知道啦,我会少喝的。

    然后李建军跟众人说道:“你们也看到了,今时不同往日啊。现在有个人在我身边,一双眼睛时刻盯着我喝酒,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喝了,所以今天我大概不能陪你们喝尽兴了。先知会你们一声啊,别等会儿谁又来找我喝酒被我拒绝了再不高兴了。要是我不能陪谁喝酒,就当我今天唐突了啊。不过,你们还是要喝得进行啊!等到你们跟我一样,到时候身边有人了,大概就跟我现在一样了。”

    众人听到后纷纷笑个不停。

    张静听到后也高兴地笑了。

    虽然每回都以李建军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张静用尽力气地搀扶着他一起回家结束。

    李建军喝得美美的睡过去了,可是张静还要有的忙。

    张静要先查看李建军有没有肚子不舒服或者是要吐,拖着他笨重的身体到卫生间,把他的衣服脱下来,等一会儿再给他擦洗干净。

    忙完了这一切后,时间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

    之后张静才有时间自己洗漱收拾,再去睡觉。

    虽然照顾醉酒后的李建军要花费不少时间和力气,但是张静每次看着李建军的脸,看着李建军安静地躺在她的面前,等待着她的照顾,但是不管是在照顾李建军的过程中还是忙完这一切清洗收拾给事情之后,她的心里都感觉到一种别样的幸福。

    而如果李建军一个人赴酒会,张静在家里不管多晚都会等李建军回来,为他准备一碗养胃粥,让他喝了以后再帮他收拾清洗,最后张静自己才能安稳入睡。

    否则,每当李建军不在的夜晚,张静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心里也总感到不踏实,更不能入睡。

    就这样,几个月很快过去,张静觉得自己和李建军的关系进入了稳定期,她开始期待跟李建军结婚的那天。同时也对李建军的老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问李建军:”你老家的家人怎么样了?听人说你有一个孩子在老家?“

    ”你问这个做什么?“李建军不以为意地回答。

    “我就是想知道嘛!”

    “家里有一个老爹,有一个女儿。”

    ”孩子叫什么?几岁了?“

    ”叫团圆,团团圆圆的团圆。有十岁了吧!“

    ”十岁已经开始懂事了。现在刚好放暑假,把孩子接过来,我带她在城里转转吧?“

    “好吧!”

    李建军一开始对张静的提议只是随口附和,但是也的确没有拒绝的理由。

    但是认真想起来,假如真的接团圆进城,这倒是头一回。

    要是真正地和团圆相处,李建军还实在缺少经验。

    而且他也不知道团圆对他这个做父亲的是怎么想的。

    想到这里,李建军感觉有点不安。

    是啊,这些年李建军一个人在城里生活,对家里的爷孙俩几乎不管不问。

    以前是因为自己没有闯出个名堂,实在无力照顾家里;现在至少经济上有了些眉目,生活也相对稳定,是该承担起责任了。

    想到这些年自己跟朋友们一起吃香喝辣的时候,爷孙俩在老家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

    想到这些年自己穿着崭新的衣服和皮鞋的时候,爷孙俩却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更是连过年都买不起新衣服新鞋子。

    想到这些年自己在娱乐场所一掷千金的时候,团圆在老家连学费都交不上。

    想到这些年自己参加朋友孩子请客宴的时候,小小的团圆不是他这个做父亲的照顾而是爷爷在照顾。

    想到这些年自己看到别人带着孩子游玩时,他却从来没有从老家把团圆接进城看看。

    李建军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心口顿时疼了起来,他只得捂住胸口,身体靠着墙不让自己倒下去。

    张静急忙上前扶着他,问他要不要紧。

    李建军说自己没事,只是没休息好。

    张静不放心,让李建军去医院做个检查,自己跟他一块去。

    李建军拒绝了,坚持自己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

    张静只得作罢。

    接着,李建军开始计划尽快回老家接团圆。

    到了老家,李建军先跟老李说明了想带团圆进城看看的想法,也提到了张静。

    老李听后心情复杂。

    不过让老李心情复杂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张静。

    老李知道,自己的这个二儿子这么些年在城里生活,时常过的是花天酒地的生活。

    就算李建军自己不说,就算老李不问,老李也知道李建军在城里的这些年最不缺的就是女人了,逢场作戏也好,露水情缘也好,甚至短暂的爱情也好,李建军总是隔一段时间就换了个女人在身边。

    对于这次的这个张静,老李也并未未对她感到十分好奇,同时也并未对她抱有成为一家人的想法。

    在老李的眼中,这个张静大概和以前李建军身边的女人一样,不过是分分合合,然后合久必分吧!

    让老李心情复杂的是李建军对团圆突然的态度转变。

    这些年李建军对团圆几乎不管不顾,从头到尾缺席了团圆的成长过程。

    老李这个做爷爷的,不得不承担起团圆父母的责任,照顾她长大,陪她成长。

    虽然老李尽心尽力照顾团圆,他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愿意让团圆感受到生活的艰难,但是老李自认就算自己再努力地照顾团圆,也没有办法弥补这些年来因为父母的缺失对团圆成长过程中造成的影响。

    老李永远忘不了团圆小时候经常一个人在门前的路口一坐就是一下午。

    老李永远忘不了团圆小时候一遍又一遍地问他为什么别人的爸爸妈妈都在身边而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在。

    老李永远忘不了爷孙俩将将就就地解决一日三餐的时候。

    老李永远忘不了每次团圆开学前自己四处筹钱交学费的时候。

    而李建军何尝不是导致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呢?

    可是现实是,这个影响了几个人的人生和生活的人,自己在城里却过得好好的,餐餐有酒有肉,身边还有女人的温柔乡。

    但是毕竟团圆是老李的孙女,李建军是老李的儿子,不管哪个都是自己的血脉,老李除了接过李建军的责任自己照顾团圆之外,他不知道该如何责怪或者惩罚李建军了。

    老家里似乎没有李建军的什么财产是可以让老李对他惩罚的,至于话语,老李这张嘴是说不过李建军的。

    就算老李提出让李建军做到哪些要求,李建军满口答应但就是不落实动作。

    对于这种事,老李更没有办法了。

    相反,老李的另外两个儿子在这点上要比李建军好一些。

    这些年,老李对李建军的不满逐渐增多,最初的欣赏和赞扬更是消失殆尽,这一大半原因是心疼团圆。

    不管李建军在城里生活得是否光鲜,交友是否有权有势,单从对团圆的照顾方面来说,老李就不能原谅他。

    现在团圆十岁了,这个儿子终于想起来自己是个父亲了。

    这一天,老李不知道等了多久,团圆也不知道盼望了多久。

    虽然这一天来得不早,但也不迟。

    老李觉得这或许是个好的开头。

    既然李建军有心想要和团圆相处,重建父女关系,老李愿意帮李建军。

    毕竟,老李年纪也慢慢地大了,他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丧失劳动能力,到时候就算想照顾团圆也是无心无力了。

    但是团圆对于李建军的到来似乎感到十分陌生,只是应付一样的叫他爸爸,除此之外,没有多的言语。

    就算是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团圆也只是低下头自顾自地吃自己的饭,不看李建军,也不看老李,更是不说话。

    李建军和老李谈话的时候,团圆自己在屋内看电视,或者索性跑出去找小伙伴一起玩,直到饭点再回家。

    到了晚饭的时候,老李,李建军,团圆,三辈人坐在一起。

    老李先开口,“团圆,放暑假了,你爸刚好回家里了,你想去城里玩几天吗?让你爸带你去。”

    团圆听到愣住了,没有回答。

    团圆小时候经常听人说起,自己的爸爸在城里。

    有人还打趣地问她,她爸爸什么时候接她去城里。

    从别人的嘴里团圆得知,城里跟老家很不一样,听说城里什么都有,听说城里比老家繁华多了。

    自从团圆懂事后,心里也就开始对城里到底什么样好奇起来,很多次幻想着自己的爸爸哪一天能接她去城里看看。

    只是这么些年过去了,李建军回家的次数很好,更从没有提出过要接团圆去城里。

    团圆自己不好意思提出自己的想法,毕竟这些年身边只有爷爷,她习惯了把话都藏在自己的心里。

    有的事情等的时间越久,等到终于得到的那天反而没有多大兴趣了。

    团圆就是这样。在等待李建军接她进城的过程中,逐渐积攒了太多的失望,慢慢地对于李建军接她进城这件事倒没有了太多的期待了。

    虽然现在团圆知道爷爷主动提起这件事也是李建军的意思,但是团圆心里对李建军这个爸爸的确也没有什么好印象了。

    “去吧,你爸爸在城里安排好了,到时候带你到处转转。”老李看团圆不接话,鼓励她似的说。

    “我不想去。”团圆赌气似的说。

    “傻孩子,跟你爸一块。城里跟我们这里很不一样,去吧。”老李继续对团圆说。

    “怎么不去呢?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城里呢。相信爸爸,去了城里你一定会喜欢的。”李建军看老李说得差不多了,于是补充道。

    团圆没接话。

    老李觉得沟通得差不多了,给李建军使了一个颜色。

    然后,老李嘱咐团圆收拾衣服鞋子还有用得上的东西,免得去了城里没有就不好了。

    李建军听到后,直接制止,对团圆说:“别收拾了,城里什么都有,你人去了就行,去了需要什么就买新的。”

    老李听到李建军这么说,也没有反对。

    接着,几人怀着各自的心情回屋睡觉。

    第二天一早,老李就起身准备早饭。

    老李想着,团圆马上要出发了,不能饿着肚子坐车,再说从老家到城里需要不少时间呢,最好在家里吃饱饭再出发。

    但是李建军起床后看到老李做的早饭是面糊糊,一下没了胃口。

    于是李建军决定在路上买点早饭吃,也为团圆这么打算。

    老李听到李建军的话后,没说什么别的,只是交代李建军记得给团圆买早饭,孩子不能饿着了。

    李建军答应了老李,然后带着团圆进城了。

    老李送他们到路口,站在那里看着李建军和团圆坐的车走了很远很远。

    这边,父女两人在车上。

    一阵沉默过后,李建军对团圆说,”明年几年级了?“

    ”明年初一了。“

    ”哦,已经小学毕业了。学习成绩怎么样?“

    ”不好。“

    ”成绩怎么会不好呢?有没有好好学习?“

    看团圆不接话,李建军又说,”没事,我们团圆人这么聪明,学习不是问题。你现在年纪还小,贪玩是正常的,上了初中可要努力学习,不然到时候我去学校找你老师。“

    听到初中开学,团圆忍不住问了一个问题,“到时候开学,我怎么去学校?”

    “初中要住校了是吗?要带很多东西吧?”

    “嗯,要带被子,盆,暖瓶,衣服鞋子什么的。”

    “到时候我送你去学校,别担心。”李建军马上回复。

    听到这话,团圆心里舒了一口气,露出了笑脸,仿佛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她早就听别人说,初中学校在镇上,离村子很远,就算骑车都要一两个小时,要是走路就更慢了。

    爷爷年纪大了,而且又没有交通工具,她想不出到时候如果是爷爷送她去学校会是什么场景。

    至于叔叔送她去学校,她担心婶婶会不高兴。

    看到团圆露出了笑脸,李建军接着说,“爸爸住的地方有一个阿姨,人很好。我们到了以后阿姨就带你去逛街,想买什么就告诉阿姨。爸爸去处理点事情,然后我们晚上一起吃饭。”

    “嗯,好。”听到“阿姨”两个字,团圆没有什么反应。

    李建军看到团圆对于张静的介绍没有什么抵触的反应,也就放宽了心。

    到了一家包子铺,李建军下车买了几个包子,还买了两杯豆浆。

    回到车上,李建军问团圆想吃什么包子,肉馅的还是豆沙馅的还是蔬菜馅的。

    团圆听到后愣住了,在老家她只吃过白菜馅的包子,要么就是白面馒头,竟然还有肉馅和豆沙馅的包子。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复李建军的问题。

    看着团圆没有回复,李建军把手里的肉包子递给了团圆,又递给了她一杯豆浆。

    “这是肉馅的包子,你尝尝看喜不喜欢吃。要是不喜欢吃肉馅的,给爸爸吃,你再换蔬菜馅的或者豆沙馅的。吃包子估计有点干,来,这是豆浆,很烫,小心点喝。”

    团圆接过包子和豆浆,顿时感到久违的心里的温暖,开心地吃起来。

    团圆心里想着,外面的包子怎么比家里做的包子好吃这么多,要是每天能吃上外面买的包子就好了。

    对于李建军提起的张静阿姨,团圆没有什么反应是有原因的。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团圆早已从村里人的口中听到过无数次关于不同“阿姨”的故事。

    他们会问她知不知道李建军给她找了一个阿姨。

    他们会问她知不知道李建军又给她换了一个新阿姨。

    甚至他们还会问她想让李建军给她找个什么样的“阿姨”。

    团圆毕竟还是个孩子,一开始听到众人提起阿姨两个字就心生厌烦,想要马上躲开,她除了自己的妈妈之外谁也不想要。

    但是后来长大了上学了,都是只有团圆和爷爷两个人相依为命,李建军这个爸爸都几乎从来不在团圆身边,更何况“阿姨”了。

    渐渐地,团圆对阿姨这两个字或者某个人便也释怀了,甚至觉得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终于到了李建军住的地方,李建军在前面带路,领着团圆进屋。

    进入大门后,团圆站在那里,感到有些局促。

    她穿的衣服皱皱巴巴,颜色都暗淡了,看着像是洗了很多次,看着又像是洗了但又好像没洗,仔细看衣服上面还有几个小孔。

    她穿的鞋子也破了,鞋子上还沾着已经硬了的泥块,看不清鞋子原本的颜色和图案。

    团圆的形象跟这个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家格格不入。

    团圆愣愣地站在门口,不知道下一步她该怎么做。

    要脱鞋吗?

    可是团圆穿的袜子也破了,包不住脚趾头。

    脱了鞋露出脚趾头好像更让人难为情了。

    张静看到李建军和团圆进门,赶忙迎了上去。

    “回来了!”

    拉住团圆说:“这是团圆吧!长这个高的个子,好漂亮的小姑娘。这双大眼睛,这个高鼻梁,还有这张圆脸,跟你爸爸长得一模一样。”

    接着拉着团圆的手,走到桌前,只见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和水果。

    ”团圆,坐车这么久累了吧?这些吃的喝的是阿姨买给你的,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谢谢阿姨。“团圆礼貌地说。

    ”团圆真有礼貌!先吃点东西,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去逛街,好吗?“

    ”好。谢谢阿姨。“

    然后李建军跟张静交待了几句,转头跟团圆说,”团圆,我出去办点事,等会儿张静阿姨带你出去逛街,需要什么就跟阿姨说。“

    “嗯,好。”团圆答道。

    过了一会儿,张静带着团圆出门了。

    她们先是到了商场,团圆感到非常陌生,这里比刚才的家里更干净整齐,更富丽堂皇。

    但是身边有张静陪着,在张静的热情引导下,团圆感觉到了一丝放心。

    到了服装店,张静挑选了几套衣服给团圆试穿,有不同的花色,有短裤,有裙子。

    团圆开心地一件件试穿,对每一件都爱不释手。

    中间张静还几次进入试衣间帮团圆拉拉链系扣子,帮她整理衣服。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团圆觉得有点陌生,好像不像她自己了,但是新衣服带来的喜悦更多。

    挑挑选选,最后张静给团圆买了十来件衣服。

    团圆心里很高兴,从小到大像这样痛快地买衣服还是头一回,新衣服给团圆带来的喜悦会很久。

    当团圆要回试衣间换回自己来时穿的衣服时,被张静制止了,“团圆,穿新买的衣服,自己选一套。原来的衣服留在试衣间,他们会处理的。我去结账。等会儿我们去买鞋子。”

    团圆于是再次回到试衣间,看着眼前这么多新衣服,团圆觉得每一件都喜欢,要选出最喜欢的一套实在太难了,但是自己又不能在试衣间慢慢选,于是选了自己第一件喜欢的衣服穿上了。

    只有鞋子不太搭配,上面还带着从老家踩上的泥土。

    到了鞋店,张静拿了几款不同尺码的凉鞋给团圆试穿,知道团圆的鞋码之后又带着团圆挑选了几双款式新颖洋气的凉鞋和皮鞋。

    选好后,团圆穿着新买的凉鞋又拎着另外几双新鞋子离开了店铺。

    团圆心里再一次感到巨大的喜悦。

    她觉得新衣服和新鞋子至少能让她在整个夏天都感到很开心很特别。

    接着,张静问团圆,“渴了吧!我们去喝果汁!”

    张静又买了新鲜果汁,这是团圆人生第一次买果汁喝。

    接着,提着大包小包新买的衣服鞋子,张静带着团圆在商场里面各处闲逛,看了卖小玩意的店,看了卖耳环的店,看了卖丝巾的店,看了卖化妆品的店,不知不觉几乎要逛完了整个商场。

    差不多到了吃饭的时间,张静问团圆想吃什么。

    团圆大脑一片空白,她第一次进城,从没有在城里的饭店吃过饭,在老家只有遇到亲戚邻居家办事请客吃饭时才会大快朵颐,吃的菜里面有“蒸鱼”“青椒炒肉”“炖猪蹄”“烧鸡”......

    想到这里,团圆鼓起勇气说了几个菜名。

    张静听完哈哈大笑,耐心地跟团圆介绍不同菜系,各个菜系的特点,让团圆决定他们晚饭在哪里吃,吃什么。

    团圆认真地想张静介绍的川菜,粤菜,鄂菜,上海菜,湘菜......

    原来吃的菜还有这么多种类,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这时,李建军办完了事也出现在了商场里。

    看到两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袋子,团圆穿了一身新衣服,鞋子好像也是新的。李建军心里感到很开心。

    “你们俩下午过得怎么样?”

    “很好啊,逛街的一个下午,买买买,太开心了。你说呢,团圆?”张静高兴地说。

    “嗯,张静阿姨给我买了很多衣服,还买了鞋子。”团圆应着。

    “谢谢阿姨没有?”李建军笑着看着团圆。

    “谢谢阿姨。”团圆对张静说。

    “不客气!团圆太有礼貌了,真是个好孩子。”

    接着张静说,”团圆想好了吗?我们晚饭吃什么?“

    ”好多菜,我不知道选哪个好。“

    ”没关系。我们每种菜系慢慢吃,你先选一个,明天再选另一个。这样就好了。“

    ”那吃川菜吧!“团圆听到张静这么多,顿时感觉到很轻松。

    接着三个人进了川菜馆,一样由团圆点菜。

    三个人相处地其乐融融,都很开心。

    当晚回到家,张静悄悄跟李建军说,让他安排时间,趁着团圆在城里,好好陪陪她,至于去哪里,玩什么,她都计划好了。

    李建军听后感觉有些感动。

    接下来的几天,李建军和张静带着团圆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

    动物园,植物园,海洋世界,古人故居,旅游景点......也带着团圆尝试了不同省份的菜系和不同种类的小吃。

    团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和照顾,像是一场梦,一场美梦。

    她恍惚觉得这一切来的太突然了,她在这里的每一天受到的关怀和照顾也太多了。

    她甚至有点担心这样的快乐时光会不会也突然结束,然后她再次回到村里回到原来的生活。

    虽然团圆第一次离开爷爷,心里不免挂念,也希望爷爷能和她一起经历城里的见闻,但是现在的生活太美好了,她宁愿这样的时间再长一些,这样的时间过得再慢一些。

    暑假快要结束了,团圆在城里的日子开始了倒计时。

    团圆想要用力抓住这种在城里有人陪伴有人宠爱的日子,但是她能做什么呢?

    李建军和张静都对她很好,但是她不确定他们是否想一直对她这样好。

    想到马上要回村里了,团圆觉得心里一阵落寞。

    但是想到马上要见到爷爷了,马上要见到分别的小伙伴了,团圆的心情马上乌云转晴。

    离别的那天,张静帮团圆打包她的衣物,还另外准备了很多零食水果给团圆路上和回家后吃。

    李建军和张静送团圆上车。

    团圆默不作声。

    李建军说,”快开学了,不然你还可以再多玩几天。到时候爸爸回去送你去学校。“

    “嗯。”团圆回复。

    “团圆,以后放假了再来玩好吗?阿姨会想你的。”张静隔着玻璃窗对团圆说。

    ”嗯。“团圆应着。

    汽车发动了,团圆低着头不去看车窗外的李建军和张静,直到车子开远,团圆才忍不住掉下了泪珠。

    想着这些天在城里的所见所闻,想到每天去了哪里吃了什么,想到每天自己都能看到爸爸和张静阿姨,再想到老家的小村子和老旧的房子,吃的喝的玩的什么也没有。团圆越想越伤心,越想越觉得泄气。

    如果团圆可以选择,她不想离开城里,她还想继续留在城里。

    但是,没有办法,现在她只能回老家。

    村里,爷爷早已在路口等着。

    看到爷爷的身影,团圆马上高兴起来,把自己因为离开城里的失落丢到一旁,她忍不住想把这些天在城里看了什么玩了什么吃了什么全部告诉给爷爷。

    回到家,团圆突然想起来似的问爷爷,”爷爷,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回来?“

    ”快开学了,我想你这几天大概就要回来了。在家里没什么事,这个时间我就在路口看看。“

    老李的这一句话包含了多少他对团圆的想念和挂念,团圆后来再长大点才知道。

    接着,团圆兴奋地把自己在城里的经历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全部讲给老李听。

    老李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多年前,李建军当时从城里回来,也是这样兴奋地跟家人讲他在城里遇到的事情和新鲜的尝试。

    只是那时家里人可比现在多,比现在热闹。

    ”爷爷,爸爸说开学时候他回来送我去学校。“

    ”行,那好。我这几天还跟你叔叔说让他到时候送你呢!“

    跟老李说完话,团圆马上跑去了邻居小伙伴家里。

    相对于村里其他孩子,团圆是第一个进城的。

    小伙伴看着团圆穿着套装的上衣和裙子,村里还没有别人有过这样的衣服,很时髦,跟电视上的人穿的一样,感到很稀奇。

    听着团圆兴奋地讲着她在城里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时,小伙伴一脸羡慕。

    很快就到了开学的日子了。

    开学日前一天,李建军开着小轿车回到了家乡,好不威风,吸引了整个村子的注意力。

    大家都对李建军赞不绝口,去城里闯荡了这些年终于没有白费,在别人还在为买一辆摩托车犯难的时候,李建军就拥有了自己的小汽车。

    李建军也对众人的称赞照单全收,谦虚地表示自己没什么本事,只是运气好赚了点小钱,所以买辆车出行方便一些。

    这话让众人更佩服了。

    只是人们不知道的是,李建军的小轿车并不是他自己的,不过是为了送团圆去学校有面子才跟朋友借来的,只用两天而已,送完团圆回到城里就要把小轿车还回去的。

    团圆看到车的空间很大,放下自己一个人的行李后还有空余,于是兴奋地跑到小伙伴家里,邀请小伙伴一起坐小轿车去学校。

    小伙伴感到受宠若惊,这不仅是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小轿车,更是第一次乘坐小轿车。

    就这样,李建军开着小轿车,团圆和小伙伴一起坐着去了镇上的学校。

    到了学校,李建军帮团圆还有小伙伴报名,找分配的宿舍。

    虽然手忙脚乱,但是李建军跟其他学生家长一起,别人去哪里他就去哪里,也算是对入学流程慢慢了解了。

    一切搞定之后,李建军去镇上的商店买了团圆用得上的生活用品,又买了很多水果零食,拿去给团圆和小伙伴们一起吃。

    李建军给团圆留下了半个月的生活费,又交待了团圆几句,还交待小伙伴们相互之间要相互照顾,才终于离开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