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官中郎将,为光禄勋的副职,主管光禄勋麾下所有郎官。
如此大的权柄,怎么可能交到蔡瑾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手上。
司徒王允从一开始,就只是画了一个超级大饼,然后象征性的给了个太中大夫的闲职。
太中大夫,若是在平时,确实是高官,也并非闲职,。
大夫们职掌论议、顾问应对,随时准备依皇帝诏命行事。
各种大夫不仅和博士一样“承问答”,当顾问;而且职掌“言议”,实际是高级参谋,许多重要制度法令的谋议与制定多与他们有关。
如贾诩的祖上,著名的政论家贾谊就是太中大夫,而晁错、董仲舒曾担任中大夫。
此外,光禄大夫以下往往可以加官为“给事中”或“侍中”,成为皇帝近侍之臣,则其职权更大。
光禄大夫,在众大夫中地位最尊,其次就是太中大夫。
可如今,国家内忧外患无数,大夫已经成了摆设,所以就成了一个闲职。
在众大臣们讨论之中,便给了蔡瑾一个加了“虎贲都尉”的官职,并置属官两人,为虎贲中郎将麾下副职,主管虎贲骑兵,俸禄为秩比两千石。
也因此,原本掌管羽林骑兵的骑都尉,也被更名为羽林都尉。
蔡瑾第一次上殿面圣,就催生出了两个从未有过的官职,已经是创造了前所未有之事。
殿上的一众大臣,看着蔡瑾的眼神,都显得有些古怪起来。
而最为不满的人,则是持反对意见的王允。
可惜,如今的蔡氏父子太得人心,支持者要远超过反对者。
此事定下后,虎贲侍郎领虎贲中郎太史慈,也得到了小皇帝的召见,归入了蔡瑾的虎贲骑,并新设虎贲左右监,职同羽林左右监,俸禄均为秩六百石。
经此一事之后,虎贲卫的威势便要胜过羽林卫一筹了。
虎贲卫自中郎将以下的官职,都是比羽林卫要低一级的。
如今,新设的虎贲官职,已经和羽林卫等同。
虎贲卫能做到这一步,全是蔡瑾和太史慈的功劳带来的。
这种荣誉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让虎贲卫的声威首次盖过羽林卫。
一直以来,那群羽林孤儿自诩天子近卫,又因为是忠烈遗孤,所以总是压着其他三卫,处处都要抢先其他三卫一步。
而虎贲卫、北宫卫和南宫卫,又完全拿这群羽林孤儿没办法,只能忍着。
毕竟是一群孤儿,总不能欺负孤儿吧?
对于今天的事,虽然蔡瑾分了一部分虎贲中郎将的职权,但虎贲中郎将也是乐见其成。
蔡瑾的虎贲都尉就算分权,也还是归虎贲中郎将统领,还帮着分担了管理骑兵的任务。
在太史慈被召见时,蔡瑾被特许站到了父亲蔡邕的身边。
而借此机会,蔡瑾递给了蔡邕一根竹简。
蔡邕低头一看,脸色当即大变。
竹简不大,可上面的内容,却让蔡邕动容。
“荐士孙仆射迁尚书令,绣衣直指,阅即焚。”
让蔡邕动容的并非举荐士孙瑞,而是这根竹简是蔡瑾带过来的。
蔡瑾和绣衣直指御史有联系?
这一刻,似乎所有对蔡瑾的疑窦全解开了。
原来蔡瑾所作的一切,都是受了绣衣直指御史的指使。
可是,绣衣直指御史为何不直接向小皇帝谏言呢?
又为什么,不直接传信给自己,而是让蔡瑾转达呢?
蔡邕藏起竹简,目光转向了远处的尚书仆射士孙瑞。
似乎察觉到有人注视,士孙瑞也看向了蔡邕,并且友好的点头示意。
在分别召见几位主要功臣后,接下来便是朝堂官员的洗牌。
那些由董卓调任,但如今已经空缺的职位,陆陆续续有人填补进来。
尚书令杨瓒,升迁为城门校尉,秩比两千石。
当初杨瓒就是护羌校尉,同样是秩比两千石的高官,迁任尚书令可以说是降职。
尚书令权力虽大,但只是秩千石的职位。
此时尚书令空下来后,蔡邕就自然的走了出去,举荐尚书仆射升任尚书令。
士孙瑞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为举孝廉出身,起家鹰鹞都尉,迁执金吾。
后来经过蔡邕、王允的举荐,短暂迁任为南阳太守,但调兵之事被董卓察觉怀疑,便擢升为尚书仆射。
蔡邕的举荐,让王允不满。
想要掌握大权,这尚书令至关重要。
本来王允是讨董功臣之一,想要兼职尚书令,也不会有人反对。
可没想到,蔡邕竟然先走了出来。
随着蔡邕的举荐,太尉马日?、司空淳于嘉、太常种拂、卫尉张喜,甚至是御史中丞皇甫嵩,全都出声表示支持。
士孙瑞本想谢辞,但终究还是被推为了尚书令。
站在大臣的队列中,看着这一幕的发生,蔡瑾却在心中暗笑。
没想到,如今的自己,也有在暗中掌控朝政的能力了。
虽然无人知晓这是自己的手笔,但也有了一种掌握乾坤的感觉。
但蔡瑾也知道,做能到这一步,都是因为绣衣直指御史的身份。
而绣衣直指御史的权力和特殊性,则是得自于刘汉皇室的授权,实际上跟自己没啥关系。
若是被眼前这群大臣知道,暗中搅动风雨的绣衣使者,就是站在朝堂边缘的蔡瑾,定会把蔡瑾按在地上摩擦。
蔡瑾长叹了口气,即便父亲是蔡邕,底子也依然太薄,谁让蔡邕只是个文化人呢。
上面坐着的小皇帝,此时也明显困倦了。
毕竟只是个孩子,能坚持着坐一天,也着实是有毅力。
十几岁的小孩子,哪个不是天生好动喜欢玩的。
大臣们纷纷退去,蔡瑾刚出未央殿,便有尚书台的吏曹官员找上来。
吏曹便是管官的官,于魏晋时期改称吏部。
“蔡都尉,年少有为,恭喜升迁。下官乃尚书台掾属,现任尚书左丞秦风,敢问蔡都尉麾下属官,除了虎贲左监太史慈,虎贲右监以及虎贲左右监丞,不知都尉可有人选?”
听了秦风的话,蔡瑾这才明白,他是跑来登记名册的,“右监暂时没有,至于左右监丞,就虎贲队率安山和田康担任吧,回头我会去找虎贲中郎将请示的。”
“这样啊,下官记住了。”
秦风左右看了看,便对蔡瑾示意道:“借一步,有人让下官跟您带句话。”
带话?
打量一眼秦风,朝左右看了看,蔡瑾笑着问道:“什么话?”
“四个字,过灼则燃。”
说话时,秦风还伸出手,将字依次写下。
“过灼则燃?”
蔡瑾一愣,眉头微皱。
“是的,下官告退。”
秦风拱了拱手,转身快步离去。
望着离去的背影,蔡瑾眯起了眼睛。
“灼”字何解?
一为烧,烫;二为透彻,明白;三为明亮。
秦风背后的人,倒是非常透彻,也非常的敞亮。
理解了对方的意思,蔡瑾心中颇有感慨。
这算是在投桃报李,给予的些许指点么?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新任尚书令,士孙瑞!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