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出乎周宁意料的是,李牧却教得极为耐心。
九辰剑诀的剑招,说起来一共也就九招。只是根据每个人对于星辰之力的感悟不同,剑招却也不尽相同。
李牧能教的,只是最基本的口诀和配合剑诀需要注意的真气调运。
三天一晃而过,出发上路的时候,周宁才发现一起上路的还有另外四十多个人。李牧介绍,他们都是自己账下的幕僚军官和亲兵。
包括李牧在内,所有人的坐骑清一色都是异兽?疏,除了一个年龄四旬左右的汉子——他的坐骑是一头硕大的六足变色龙。
看到周宁羡慕地盯着变色龙,汉子颇得意地笑了笑,然后就与他的变色龙一同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中。周宁知道他并不是消失了,只是身体的颜色与身后的风景同化了而已,形成了视觉上迷彩隐形。
虽然知道原理,但周宁还是颇以为意地叫了一声好。
听到周宁的喝彩,一个六旬的山羊胡老头顿时不乐意了,嘲讽道:“丘仲,你们墨家的驭兽之术也就只有这点儿逗小孩取了的本事了。”
周宁从声音上判断,这个老头是十几天前给自己渡气的道家老者。正欲开口对老者道声感谢,丘仲却抢先一步怒斥道:“总好过你们道家!整天装神弄鬼,谁知道你是不是在演戏!”
老道也绝非什么大气量之人,被这么一说,顿时气冲眉尖,脸色胀红,一身道袍无风自舞,背后的长剑也不知何时提到了手中,喝到:“是不是演戏你现在就来试试!”
“唉……”李牧长叹一口气,显然也对这些人的争闹早已力不从心。于是打算岔开话题,便说道:“周宁,讲个故事来听听。”
听见李牧竟然要小孩讲故事给他听,周围的大汉们都先是一愣,随机发出“噗、噗”的憋气声,显然是想笑却又不敢。
这些日子与李牧相处,周宁跟他讲了很多演义中的战略战术故事,他都颇有兴趣,索性就把周宁当成了说书人。而他在听的时候,往往对于每一场战斗却都能生出独到的见解来,再与周宁点评一番,周宁便也获得了“纸上谈兵”的军事经验,所以也乐于与他探讨。
此时,周宁也怕这两个年龄加起来都已经一百多岁的人打起来,于是赶快接李牧的茬,说道:“上次我们说到哪里?”
“霍去病战匈奴。”
众人纷纷疑问,霍去病是谁?
“演义中虚构的人物……”周宁只能如是回答。
之后的几天,道家的楚尘道长为了方便自己听评书,于是教了周宁一个扩音的小法术。这样即使在赶路的疾驰之中,也能确保周宁的声音传达到他们的耳朵里。
只是周宁可就苦了,在说话的时候还得不停地催动气海,经常累得说上一句话就要歇上两分钟。
当众人到达雁门郡的时候,周宁却发现自己对于气海的运用已经基本灵活自如了。
入城时,路旁百姓夹道欢迎。只是城中残破的房屋、烧灼的焦土和萧条的人丁都令周宁暗自揪心。
众人被城中百姓被引到一处稍微完整的房屋前驻足下马,这是百姓专门为李牧收拾出来的郡守府。
李牧在郡守府门口便开始给副将、亲信下达命令。
有的人去寻找被打散在山林中的残余部队;有的人去军营调兵巡逻;有的人去组织民众恢复生产建设……
一切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显然这一切李牧在路上就已经考虑好了。
部众都领命离开后,李牧径直脱去上衣,露出了结实的上半身,然后加入了清理建筑残骸的民夫队伍。李牧平日里裹在素衣之下的身体非常具有力量感,肌肉间棱角分明的线条甚至给人一种锐利的感觉,一看便知是勤于习武之人。他轻松的就扛起了两大根至少需要三个民夫合力搬运的木梁,然后随手将木梁一抛,便扔到了十几丈之外的垃圾场。而木梁落地却似落在机软的棉絮上,不动分毫。之后又帮助这户人家的老汉搬运石块、瓦砾,其专注的神情不亚于在撰写慎重的呈王公文。
看到李牧贵为郡守,却毫无架子地赶着民夫的活计,一名老翁感动已极,便带头跪下,民众亦纷纷跪倒,山呼:“郡守大人不可啊!”
李牧则将他们一一扶起,然后继续干活。民众哭的哭、笑的笑,最多的还是在笑着哭。
看到这一幕,周宁感到极为震撼。刚到雁门郡不过片刻,李牧便将这里早已经涣散的民心和士气重新凝聚了起来。
有将如此,何愁战争不胜?
而周宁站在百姓之中,听到最多的话语却是百姓们的悔恨和自责。他们怨恨自己之前为什么要骂李牧是懦夫,还要将其赶走?
周宁知道李牧是那种不太喜欢讲演的实干家,于是便使用扩音术,对百姓喊道:“请大家放心,李牧大人这次回来雁门郡,一定会带领大家扫荡匈奴,为雁门开创一世太平!”
听到这番话,百姓顿时欢呼连连。但李牧却好似没有听到一样,抬起一堵断垣走开了。
这时,人群中飞快地冲出了一个和周宁年龄相仿的小女孩,一下子就扑到了李牧的怀里。
她抱住李牧呜呜的哭。可是站在二人身侧的周宁却是看得分明,她的手中捏着一把短匕。
周宁甚至没来得及张口提醒,她的短匕已经扎进了李牧的侧腹。
看到这一幕,周宁只能干张着嘴,却急得喊不出话来。不觉之中,却已本能地将真气凝于双腿,以惊人的爆发力冲到了李牧身边,一把将那女孩推开。
接着,周宁甚至无意识地夺过了女孩手中的匕首,狠狠地朝着她的脖子刺了下去。
但刺出的匕首却被一只突如其来的大手紧紧握住。周宁回头一看,是李牧。
李牧先将女孩扶了起来,然后再封住自己伤口周边的几个穴位,伤口的流血顿时止住。
这时人群也已经围了上来,纷纷要求严厉惩治女孩。
而李牧则笑着摆了摆手,说重建家园时间紧迫,让大家各忙各的去。
待安抚了民众后,李牧又蹲下来,抬头看着女孩,温柔地说道:“这不是小胭鸿嘛,叔叔怎么惹你啦?”
他这一句话,让小胭鸿彻底撕心裂肺地哭了出来。李牧则耐心地等待她哭完。
谁知这个年纪的小女孩简直比女人更加善变,哭也快、笑也快,不一会便又哭又笑地说道:“李牧叔叔,我也不是真的想杀你。只是一想到你之前丢下我们大家了,我就生气!”
“叔叔这不是回来找你们了吗?”
“现在回来又有什么用?我的爸妈……还有我的姐姐…….”说着,又伤心地哭了起来。
此刻,李牧也再说不出任何安慰的话。李牧的心中亦是疼得滴血,他自得知雁门城破后,就陷入了深深地自责中。虽然不是自己的错,可是,这些人之所以会死,确实也是由于自己的离开造成的。如今胭鸿的这一番话,却是如同一柄匕首,直接插进了他的心窝。
看到这一幕,周宁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李牧以前任雁门郡守数年,采用了坚守不出的战略。那些年中,雁门郡没有被匈奴杀死过一个百姓。因为每次匈奴人南下劫掠时,事先总是会被李牧布置周密的巡逻士兵察觉,然后李牧便会让百姓躲入工事堡垒避难,任匈奴如何咒骂嘲讽,始终不肯应战。
李牧并不是怯战,他只是在等,等一个能够一举歼灭匈奴、保赵国北境再无边患的机会。只是,他的战略不能言明、却又不被理解。终有一天,他被自己保护的百姓当成了懦夫,人们纷纷骂他是缩头将军,要求换一个强硬的将军来做郡守。
最终,王命下达,李牧被调离雁门。
接替李牧来当雁门郡守的将军也绝非庸辈,奈何匈奴的战力强悍,甚至强悍得过了头。于是,才会出现这一幕——将死、兵败、城毁、人亡的惨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