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生死归队 > 第四十七章 罹难老辛家—枣红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走过镇南的高桥,走在进山的路上,朱良山突然有点后悔了。刚才马太太的女佣人给的钱,为什么不要呢?应该要啊,就当是工钱嘛。自己到他家帮工磨面,不就是为了挣点钱当路费吗?怎么就断然拒绝呢?真是气糊涂了。又一想,不要是对的。我朱良山受苦不受气,最受不得冤枉。接受了马太太的钱,等于接受了冤枉。不接受,坚决不接受冤枉。

    猛地出现在老辛面前时,老辛大张着嘴巴,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朱良山开玩笑道:“怎么了老辛哥,不认识了?”

    老辛也笑起来,难得的笑容,“这么长时间不见你,我还以为你找部队去了哩,进屋,进屋。”

    坐在炕上,朱良山把进山讨饭,落脚刘家岭的经历简要说了一遍。他只能简要,不能详述。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比如张哑巴儿子张小山之死,能说吗?当然不能。

    接着,又说到高桥镇找曹老板未果,拉面馆祁老板介绍到马老板家磨面,以及在马家的遭遇,给老辛哥来了个竹筒倒豆子。朱良山说完了,老辛看着他,摇摇头,站起来,叫朱良山跟上。

    一出门,就看到丫丫。丫丫跑过来,扑到朱良山跟前,抱着朱良山的腿。朱良山弯腰,把丫丫抱起来,“丫丫,想叔了吧?”

    丫丫点头。

    老辛拍拍丫丫,“快下来,叔有事哩。”

    朱良山不知老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放下丫丫,跟着老辛来到对面的酒坊,又绕到后边的牲口棚。老辛指着牲口棚里拴的一匹枣红马,叫朱良山看看。

    朱良山走近一看,禁不住大叫一声,“枣红马?这?这?这怎么可能呢?”

    枣红马见到天天拉它磨面的主人,四只蹄子刨动着,咴咴地叫起来。

    朱良山愣着了,想了想,明白了。连忙上前拍拍枣红马的脊背,捋捋枣红马的红鬃,抱着了马脖子。想起这两天由这家伙引起的屈辱经历,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

    老辛过来拍拍朱良山的肩膀,说道:“昨天牵马来卖的是个老汉,开口要价才8块大洋。我就觉得不对劲,眼下这一带马的卖价,再不济也得二三十块块大洋,他为啥要这么低哩?我想着这马可能是偷的,也说不定是马有什么毛病。可我看了一阵,也没看出有啥不对劲的,我断定这匹马来路不明。就故意压价3块大洋,最后5块大洋卖给我了。可叫我捡了个大便宜。刚听你一说,我全明白了,这就是马大少爷偷出来卖的那匹马,还差点叫你背了黑锅。你说巧不巧?”

    朱良山摇头苦笑,“我是倒霉透了,没想到老辛哥倒是发了个小财。”

    老辛说:“可不是嘛,马老板做梦也想不到,他儿子偷卖的马,竟会卖给你认识的我家。啥叫无巧不成书,这就是无巧不成书哩。”

    朱良山除了摇头叹气,还能说什么呢。

    老辛问:“你在马家做多少天了?”

    朱良山说:“也就二十二三天吧,不到一个月。”

    “那为什么不要工钱哩?你又没做亏心事?”

    “我就是觉得冤枉,很生气。这会儿想起来,真有点后悔,虽然不到一个月,给二十天的工钱也行嘛。这事是他们无理,哎,这会儿说也没用了。怪我自个啊老辛哥,马太太让她的佣人给我钱我都没要。”

    老辛摇头,“你呀你呀,你不就是为了钱才去的吗?”

    朱良山也只能摇头,后悔不迭。

    老辛问:“陆老弟有啥打算?不行就在我家帮帮工。眼下正收苞谷,忙死个人哩。我请了两个帮工,还是个忙。你要乐意就帮帮我。不过,丑话先说在前头,工钱是没有的。你知道的,婆姨当家哩。钱,有,可她一个纸儿也不会拿出来的。要想挣钱,你还得回高桥镇。”

    朱良山不想回高桥镇,起码不想马上回去。就说:“老辛哥的救命之恩,我无以为报。既然你家现在收庄稼缺人手,我就凑个数吧,叫我干啥都行啊。”

    老辛家的酒坊需要很多苞谷作原料,每年秋天都要收购大量苞谷。山里很少有马车、牛车,收苞谷都靠人背肩扛。朱良山就和那两个帮工的一起,跟着老辛到山沟沟里收购苞谷,背苞谷。近一点的几里十几里,每天背两趟;远的20几里,一天只能一个来回。一趟背50斤,也不算累。朱良山的身体基本复原,背50斤苞谷不在话下。

    吃、住和两个帮工在一起,仍然是苞谷馍馍、苞谷糊糊、一碗?咸菜。咸菜中有萝卜、辣子、豆角、芹菜等。比在马家的伙食可就差远了,马家每天有一顿拉面,隔一天还能吃点肉。跟以前在曹记杂货店的饭食也没法比,曹老板在拉面馆定的饭,基本是想吃面有面,想吃饼有饼。当然,能在老辛家落脚,真的很不错了。不然还得到处讨饭,能混饱肚子就满足了。部队的战友们如今怎么样了?能吃饱饭吗?说不定还是饱一顿饥一顿的,一两天吃不上东西哩。和他们比起来,自己真是身在福中啊。

    这天晚上,朱良山正想睡觉,老辛进来了,使个眼色,走了出去。朱良山跟着老辛,来到屋后站下。

    “有个事差点忘了给你说,有十多天了吧,来个人打听你的下落哩。”老辛说。

    朱良山急忙问:“是咋样的人?”

    老辛想了想说:“和你差不多吧,比你胖点,是你们湖北口音。说是受家人之托,来找湖北的一个生意人,时间长了没跟家里捎信。家里人着急,害怕他伤了病了。我当时就觉得是找你的。”

    朱良山问:“你是怎么说的?”

    “我肯定说没见过,我说生意人很少到这山里来的。不认识的人,我咋会说出你的情况哩。”

    “对着哩,老辛哥,你做得对。谁会找我哩?也可能在找别的人吧,我们突围的队伍里,有不少战士是湖北人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