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1981:从生产队开始暴富 > 第49章 防盗三角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阿姐,出什么事了?”凌寒有些莫名其妙。

    胡杨替胡杏说:“我姐夫不是学你做了一批假领头吗?到县里去了几次,都卖不动。”

    “可不是吗?挣的钱还不够他来回的伙食和车费的。”胡杏愁眉苦脸,“小寒,阿姐就想问问,你上次的假领头怎么那么好卖?是不是有什么专门的销路?”

    凌寒早就猜到柯基的假领头肯定会滞销,笑了笑,说:“阿姐,我也没什么门路,就是照常卖。”

    “那你怎么一天就卖完了?你基哥最少的时候,一天就卖出两件,现在一件都卖不到一块钱。”

    “是基哥让你来问我的?”

    胡杏不自然的笑了笑:“你也晓得你基哥这个人,他抹不开面,我就替他来取取经。”

    凌寒心想,老子这么正经的人,你取精找我干嘛?

    但看在上次胡杏帮忙的份上,凌寒还是勉为其难的解释:“阿姐,我的假领头,跟你们的假领头,看似都是假领头,其实是两种不同的产品,我的假领头是的确良,你们的呢?”

    “我们是粗棉布,是卖贵了吗?”胡杏想到当时给了凌寒132件假领头,他说他挣了五六十块,说明一件也就挣个四毛多。

    凌寒感觉胡杏的脑子有点简单,不过也难怪,这年代的人大部分都没接触过生意,又哪里懂生意经?

    一个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几个,思维僵化,这个弯没转过来,很多事她都想不清楚。

    “阿姐,咱们农村物资比城里匮乏很多,所以咱们还是有些土布剩下的布,都舍不得丢。但城里人不一样,他们很容易就能买到土布。要用土布做一件整衫,他们能够接受,土布就改一个领子,他们就嫌寒碜了。”

    “同样是人,秋收的时候咱们把番薯藤都拿来吃,放个辣椒炒一炒,咱们觉得香,哪怕过夜剩下了,番薯藤软趴趴了,再也没有刚炒出来时候的口感,咱们也不舍得倒掉。但在城里人看来,这就是喂猪的!”

    “刚炒出来的时候,他们吃吃,过夜的他们可能就不会吃了。何况,你还要他们花钱买呢?他们挨家挨户借一借,都能借到不少土布的布头。”

    “但的确良就不一样,就像鱼。番薯藤他们不会花钱买,但鱼他们会,一条鱼哪怕卖的只剩一个鱼头,他们也会买。归根结底,咱们假领头的材料不一样。”

    “城里人虽然生活条件比我们好,但他们还是很难搞到的确良,物以稀为贵。的确良的衬衫,一件卖到二三十块,照样有人买。改成一个领子,穿在里面,谁也看不到,就以为你穿了的确良,这能给他们带来虚荣感。”

    “粗棉布没有这种功能,别说一个假领头,就是穿整件的粗棉布衣服,也不会有人投去羡慕的目光。”

    说了这么多,胡杏总算转过这个弯了,但她又更着急了,眼泪都出来了:“你基哥囤了好多粗棉布头,如果假领头卖不出去,这些钱可就要打水漂了。”

    “我让他不要搞不要搞,他非要搞,好好当挑货郎不好吗?他就是看你挣钱了,眼红了,可他不是做生意的料。”

    “好了,阿姐,你别激动,咱们一起想想办法。”胡杨安慰道。

    胡杏一把拉住凌寒:“小寒,你帮帮姐,你脑袋瓜灵,帮我出个主意。”

    “那些粗布头都改成假领头了吗?”凌寒问。

    胡杏说:“那倒没有,我就做了一批,想着他卖完了再做,谁想到这么多天了,他第一批的货还没卖出去。”

    凌寒想了想,说:“那你剩下的布头改成三角裤试试,那种防盗三角裤,你见过吗?”

    胡杏茫然。

    凌寒只得继续解释:“你只要多加一条拉链,在三角裤上做个兜。现在不是很多扒手吗?把钱放在这个兜里,就能起到保险的作用。”

    “这能行吗?”

    “你别以为只是一条拉链,这其实是一种技术的革新。”

    “那这个卖多少钱一件合适?”胡杏一直觉得柯基假领头卖不出去,是他价格定贵了,所以觉得定价很重要。

    “我也没买过这种三角裤,不是很清楚,反正你把材料钱、人工费都算进去,再在这个基础上挣个三成左右,我觉得应该很好卖。”

    胡杏想了想,点头说:“好,我回去跟你基哥商量商量。”

    接着胡杨送了胡杏出门,回来帮凌寒把麻袋里的东西拿出来,凌寒买了些菜,都是一些干货,淡菜、金针、香菇啥的,还有几罐水果罐头。

    “哪来的?”胡杨提起香精,看了看桶装上的文字,“香精很难买的吧?”

    “我同学家在日化厂,她爸偷出来倒卖的。”

    “那咱们就可以做香皂了。”

    凌寒笑道:“做香皂多浪费?做口红吧,而且颜色跟口红也搭。”

    香精香气浓郁,一根口红估计半滴就足够了,毕竟口红不是香水,没必要那么香。

    “团团呢?”凌寒把东西拿出来,问道。

    “二婶家呢。”

    二婶家里三个小孩儿,老大凌阳在县里读书,老二才上小学,最小的跟团团差不多大,从小就在一起玩。

    “让你摘的蓖麻摘了没有?”

    胡杨拿出一只竹篮,满满一篮的蓖麻籽,问道:“够吗?”

    “先用着吧。”

    接着让胡杨生火,凌寒先把蓖麻籽拿去炒了,重新装好,晚饭交给胡杨,他则是带着炒好的蓖麻籽,去了一趟大队的榨油坊。

    榨油坊平常用来榨大豆油和菜籽油,里面放着一整套传统的榨油工具,但门却是锁着。

    凌寒去找大队副秦筝,她掌管着榨油坊的钥匙。

    去了大队部没找到人,又去了她家,秦筝正在门口阴凉的地方,剁着猪草。

    她本来是个知青,来的时候只是一个未脱稚气的小姑娘,插队插了八年,大队都怀孕了,她还没走,由于娘家没有背景,也没有关系,她就一直等不到返城的通知。

    知青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一批又一批,她也绝望了,她知道当初跟她在知青小院一起生活的姐妹,她们是用什么办法赢得返城的机会的,这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她就是迈不出那一步。

    很快她就到了适婚年龄了,在媒婆的怂恿下,她嫁给了大队的民兵连长林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