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然而毓清宫却是期间难得的有那么点人情味的地方,殿前不是几百阶的红毡铺就,更不是几百人同道而行也不觉拥挤的宽道,而是亭台楼阁,近水潺流。
起初她进宫,直到后来升了贵妃,从几个才人一院的宫殿搬到此处,别的妃嫔见了,只觉得实在寒酸得很,谁人不知毓清宫距离皇帝的太极宫最远,位置很偏,据说风水也不佳。
可后来人逢喜事,但凡宴请所到的宾客,又无一不羡慕她可以一人独居于此,赏中原难得一见的江南美景。
然而人都是虚荣的,起初皇帝赐她这宫殿,旁人说道它不好,她便也觉得不好,她虽生性倔强,洞察人心却不喜巧言令色,年少无知时入宫,却嫁了个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夫君,她也曾苦恼,也曾不愿,午夜梦回又有多少次含泪惊醒。
直到后来旁人说它好,说的多了,以至于她才忘记了心中早些时候有多么嫌弃它。
她长相明艳,虽不是倾国倾城,却也是足以令人魂牵梦绕,可她的心性却着实算不上爱争抢,更不屑卷入后宫是非。
她也曾肖想过她以后的夫君会是什么样子,是顶天立地,为民除害的英雄,是朝堂上道貌岸然的官员,她想去江南看看,听说那里风景很好,她也想嫁一个江南男子,这样就可以随他去,亦可获自由。
然而她没想到如自己这般宁静致远,不争不抢的性格居然会嫁入皇室,那个想象中对她彬彬有礼的丈夫,却是一个不苟言笑,满眼都是冷漠狠厉的少年。
然而就是这样的少年给予了她属于天性的这一方天地。
女子没有绾发,三千青丝随意披散,甚至也没有穿厚重华丽的宫服,而是亦如未出阁之前在母家穿的女儿装。
可是她本不应该如此,龙嗣故去,她本该白衣素服。
然而这一次她想任性一回。
女子赤脚走在院中一人工搭建的溪流旁,仿的是山涧溪流,摹的是小桥流水,她本该如这般崇尚自由,宁静致远,可她偏偏在皇宫里被雕刻的人情世故。
她生性的变化,亦如少年天子对她的变化,她知道,虽从不言语,可男子一日一日冷漠的眼神,嘴角一日一日消浅的弧度,都在验证着她的猜想。
恬淡寡欲的女子终有一日抹上浓烈的口脂,在后宫中拉帮结派,铲除异己,可最后没想到一模一样的外表却早已物是人非。
她本该相信有得就有报,可不料最后却是害了这个苦命的孩子,他本不该来到这尘世,却被她一己私欲带到此处,却又护不住他一世平安。
想到这,女子不禁潸然泪下,寒冬她走过的地方早已凝结成冰,目光所及万物皆是一片顺白,本是满院的青绿,如今却是满眼的寂寥。
自从得知皇子噩耗开始,她便一个人呆在这院中,屏退了所有下人,没有吃任何东西,每日只喝点水,两日的时间她的脸颊却是已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
她是个罪人,害得孩子命丧黄泉,害得阮家事逢危难……
泪水滑落,沾湿眼睫,直至唇边,凌乱了清淡的口脂,像一朵开败的花……
格日一早,皇帝从太极宫醒来,冬日天色仍然暗沉,近日来阴雨飘雪,已经好几日未见初升的旭日,整个天地死气沉沉,亦如少年眼底的波澜不惊。
他刚在白色中衣外披上朝服,外面便有内侍急匆匆的请安声,殿门依旧紧闭,内侍不敢轻易进入。
殿内无其他宦官,只因小皇帝睡眠颇浅,不喜有人惊扰,平日歇在自己的寝殿里时连早晨侍候梳洗的宦官也只得候在殿外。
待少年天子将殿门打开时,他不苟言笑的眼底滑过一丝被惊扰思绪的不悦,面前的内侍赶忙叩拜,一不小心头重重地磕在接着冰霜的青石地上。
“何事?”唐暄和不喜内侍这般匆忙,自乱阵脚的模样,所以面上的神色更阴冷几分。
“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内侍顿了顿,垂着脑袋眉头紧蹙,似乎是不忍开口,“贵妃娘娘薨逝了!”
他一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整个人呆愣在原地,身上明黄的朝服趁机落在地上,他扣住门框的手指泛白,紧紧抠着像是不让自己因为腿脚发软而落了威严。
……
毓清宫众人跪在殿外,各个垂头丧气,大气也不敢出,听闻李公公的通报声,众人更是垂着脑袋,敛眉肃目。
于是一干人也是第一次看见幼帝这番模样,乌发只完成一个发髻,没有扎任何玉冠簪子,一身白色中衣外面随意批了个明黄的朝服,更有细心者会发现,那朝服的末端还沾染上点点冰霜。
唐暄和满脸抑制不住的惊愕,似乎还沉浸在起初听闻消息时的震撼而久久走不出来,他一步一顿地走入殿中,一如初见时的惊艳。
殿内女子如此安详,淡粉的口脂,细长如柳的月眉,长而卷翘的羽睫上还残留着泪珠,从眼角至太阳穴还有滑落的泪痕。
据说清早众人来到殿中送上一些淡粥时,便瞧见女子一袭淡柳色绢纱金丝绣花长裙,整个人用一根白缎悬于房梁上,待侍女太监怔愣一瞬,将人救下时早已没了呼吸。
众人垂眸看着男子的脚步一步一步靠近,遂停留一会跌落在地,众人又是一阵惊愕,却不敢轻易发出声音。
他们还是破天荒头一次见到天子这般模样,失落颓丧,冷若冰霜的眼底尽是支离破碎的伤痕。
宫里呆的年头久的自然是听说过贵妃是天子第一批选秀进来就从未贬谪过的妃嫔,然而伺候阮贵妃这么久,众人却鲜少看见天子留宿毓清宫,自以为帝妃和睦的传言是虚的,却不料如今天子这般悲痛却是掩饰不来的。
他抱着女子的身体,感受在他怀里的女子的温度一点一点变冷,变僵。
她今日这身打扮却是美极了,一如当年她选秀时的打扮,半披洒在肩旁的青丝,一双灵动流转的眼眸,淡淡的口脂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十二岁的少年懵懂的不知情为何物,却无法掩饰胸腔内愈演愈烈,喷薄而出的心跳。
然而他终究是天子,前有豺狼后有猛虎,导致他从来不敢奢望人心,对她亦是苛待了几分。
女子刚入宫时,因为被他留宿太极宫,而导致第二日一早的早朝迟了一会,女子便被太后绑去了延寿宫,赐了杖刑,打的皮开肉绽,太后劝诫的话如今仍犹在耳。
“你是皇帝,不能三千弱水只取一瓢,后宫里的女子都是世家大族的贵女,你要一碗水端平,更何况为了一个女子岂能荒废学业,不勤于政务!”
那时,他才明白在宫中真正的喜爱,真正的在意便是冷漠,便是袖手旁观。
然而如今他才恍然发现,他竟连一句赞美都吝啬出口。
又有内侍大着胆子跪倒在天子身侧,颤抖的手呈上一封书信,“皇上,这是娘娘留下的。”
皇上不知在垂眸深思着什么,像是没有听见,直到内侍又重复一遍后,他才呆愣地转过头去接。
封面上有一行娟秀的笔迹,还带着墨香,“如歌绝笔。”
“臣妾自知罪孽深重,无法求得皇上原谅,但臣妾希望以己一命换母家平安,阮二自来荒唐,皇上如何惩罚臣妾都会同意,但母家何辜,如歌此去不复返,还望皇上念及旧情,放阮家一条生路。”
他匆匆看完,便将信纸攥在手心揉作一团,眼角竟有些湿润险些流下,他的手一遍一遍抚过女子面颊,紧蹙的眉渐渐舒展,“你终究还是恨上我了。”他顿了顿,有些哽咽,“我从没想过诛阮家九族。”
“如果我早一些告诉你,你是否不会那么怨我?”
男子声音轻轻浅浅,如飘在云边的萧声,绵绵柔柔,殿内跪伏的众人只听见稀疏的说话声,却并未闻见内容。
“其实我还忘了一件事,本来是要过一些时日再告诉你的。”
“再过几日,我就十七了,明年这个时候我就及弱冠了。”他的头轻轻枕在女子额上,声音轻飘,如烟似雾,“我早就想好了,会立你为皇后……”
噩耗传来的时候,苏陌染正坐在窗边,刘莹一惊一乍跑进来,将话说完后,苏陌染手中的茶杯没有端稳,径直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据说阮贵妃的尸首葬入了皇陵,享受了皇后丧葬的待遇,出了这件事皇帝不忍再追究阮家保护不力一责,特免去刑罚。
然而皇帝还是治了个阮二通敌叛国之罪,在阮贵妃丧葬后七天,拉至午门菜场斩首示众。
距离义庄一事发生将近十日,羽林卫和禁军都同时出动,然而仍旧未抓到颍川王唐灼晔,据说最后一次见到他的身影,是在靠近大齐的边境。
再次见到阮宁微是在已经过去十余日,因皇上的十七生辰恰好赶上了阮贵妃的丧葬,所以特意延后,形式也一切从简。
阮宁微看上去没精打采,一头乌丝上只绾了个素净的发钗,一袭淡青色的衣裙,外罩了个裘风。
像是几夜都没有睡好,眼底是隐藏不住的血丝,嗓音也不如往日般灵动。
皇帝坐在含元殿接受群臣朝贡,面上的表情仍旧是不苟言笑,甚至近乎阴鸷,往日里客气佯装的嘴角上扬,也随着阮贵妃的离开一并消失不见,眼眸无光,死水般看着殿中的人一群群叩拜,献礼,随后再习惯性的点点头。
从含元殿里出来,阮宁微站在阶下,闻见人声便转过头来,恰好与苏陌染四目相对。
接下来是群臣宴,苏陌染让苏府其他人先去保和殿,她一会过去。
待人走远后,二人才缓慢踱步在宫道上,周遭气氛活跃更显此处消寂,也不知是谁先起的头,二人就寒暄起来。
“最近你可有收到北境的来信?”
闻言,苏陌染摇摇头,“起初还是会有家书的,可最近边关战事愈发严重,想必我大哥他也忘记了。”
“那日他走,我都没法去送他。”话语间,阮宁微却是难掩惆怅。
“无妨,他终是会回来的,你有话同他说,不如等到年关后他回来,你亲自告诉他。”
阮宁微没有吭声,面上只惨然的笑笑。
“其实,陌染还应该感谢姑娘呢。”
闻言,阮宁微陡然停下脚步,目露不解的看着苏陌染,“为何?”
“倘若没有那日你对他说的那番话,想必他还会一直走不出来呢,想必还秉持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呢。”
她知阮宁微心情不好,一心想开解她,奈何她总是出神,话说完了,才后知后觉的笑笑。
“你不用谢我,我说的都是实话。”二人之间再次陷入沉默,相继走了几丈后,两人竟走离了人群,环顾四周雪地里竟是只是剩下二人的脚印。
寒风萧瑟,她们走到一根老树前停了下来,“陌染,不瞒你说,我当真和你大哥……”她忍不住停了下来,周遭除了呼啸而过的风声,便是女子的哽咽声。
“从前,虽然我和你大哥总是受到阻碍,可我一心觉得反正选秀还早,一切都未成定数,我大不了可以去求我大姐,她是贵妃,可以替我在皇上面前好说几句,可如今……”
她再次停顿,泣不成声,“如今我大姐没了,我们阮家虽然还是丞相府,可是却已不得天子心了,就算是为了阮府的前途,父亲母亲也定会将我送入宫中,眼下没有几日就要年关了,来年开春便是选秀,仔细算算早已不剩一月了。”
她低声哭泣,苏陌染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轻轻拍着她的背。
哭了好一会,她又兀自停下,用锦帕遮住早已溃不成军的双眸,语气里有透露着强自的玩笑,“哭成这样,我一会怎好再进席间。”
“那我们便不进去了,反正那么多人,少我们一两个也发现不了。”
闻言,阮宁微笑着说道,“殿中的案几是按人头分的,眼下我们不在,那位子上便没有人,怎会发现不了。”
又陪她站了一会,待风将面上的泪水吹干,二人才转身欲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