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后神色略微和缓,温声道:“秦王世子今日辛苦了。若不是你提前洞察宵小阴谋,及时出手力挽狂澜,今日这寿宴喜事怕是要变成祸事,皇帝危矣。你今日,功不可没。”
玉珩说:“太祖母抬举了,身为玉氏子孙,保护君上守护江山,是孙儿应尽的责任。”
又道:“是我等护佑不周,还要劳烦太祖母出场主持大局,您老人家辛苦。”
彬彬有礼,温良恭顺的样子,和方才手持长剑的煞神判若两人。
太后朝玉珩温煦点头,“好孩子。”
两人相谈甚欢的样子,让其他人非常忐忑。
太后当众肯定玉珩的功劳,说什么提前洞察及时出手云云,可分明,这局面就是两人事先谋划好的啊,她却故意推崇玉珩,难道是……
忽然就有人出声:“皇祖母!摄政之事非同儿戏,怎么能随便交给无知后辈。秦王世子就算今日有功,也只能说是英勇而已,可摄政大事,千头万绪,不是光靠勇武就能解决的,皇祖母三思啊!”
大家循声望去,见是皇子袁王。
现存的皇子之中,玉珩父亲秦王排序最前,再接着就是这个袁王了。
袁王的母妃当年也曾宠冠后宫,位至贵妃,身份尊贵,所以对皇位也是相当热衷。
眼看着太后对玉珩态度热络,袁王只怕这摄政之责落在玉珩头上,忍不住出声。
底下群臣之中,虽然大家都被武力慑服,但是人人各怀心思,各有计较,各有派系。
此时见袁王领衔反对,一些人就纷纷跟着附和,说玉珩年轻辈分又低,而且没有军功也没有政绩,绝对不是摄政的优良人选。
太后听着众人议论,没有出声。
于是底下就越来越多反对的声音,愈演愈烈,除了反对玉珩,还推出了几个人选,互相争执起来。
甚至,有人带头,要求进内宫觐见皇帝,要去看看皇帝是不是真的病重昏迷。
这个说法冒出来之后,大家看太后和玉珩都没什么反应,附和者就越来越多。
过了半天之后,太后才问:“你们议论完了么?”
“臣……臣等都是为我大梁江山社稷,忠言逆耳,太后明鉴!”
“摄政大事,还是请皇上定夺为好,臣等这就进内宫面见皇上!”
众人的胆子越来越大。
太后淡笑。
这些人,晋王母子的尸首还在眼前,他们怕是忘了刀剑无情。
“哀家年轻的时候,在后宫里位分低,却屡蒙先帝之恩,于是人家说我是祸乱宫闱的妖精。”
“后来位分升上去,又说我是祸国的妖妃。”
“先帝晚年,哀家帮着批阅奏折,处置政务,大家又纷纷说我牝鸡司晨,怕是要断送大梁天下。”
“当今皇上登基之后,哀家颇多扶持看顾,世人便说我是要和继子共治江山。”
“哀家这些年清闲下来,时常想想从前,觉得好笑。”
“这世人啊,怎么就那么多废话,哀家做什么都不对呢?”
“是不是,哀家太过心慈手软,让大家觉得随便指摘毁谤我完全没什么危险,可以任性为之?”
“刘柄,你说是不是?”
突然被点名的老臣连忙低头:“太后言重!事实绝非如此!太后多年来在宫廷内外的贤德智慧大家有目共睹,怎会有人胡乱议论那些浑话!”
太后又看向另一个老臣,“尹址山,你说呢?”
“臣以为,小人流言不足为惧,太后行得正坐得直,乃是天下妇人表率。”
“黄芩?”
“臣时隔多年依然记得先帝对太后的盛赞——蕙质兰心,胸怀天下,若是个男子朕也不及!言犹在耳!”
“冒扶生?”
“丞相?”
“淮国公?”
“凛扬侯?”
太后一个接一个地点名过去。
每个被点到的人都不敢直接说忤逆的话,毕竟别人都在拍马屁,你突然跳出来说你这老妖妇巴拉巴拉……这不是直接作死吗,还不被当成出头的椽子先咔嚓咯。
就算心里头一万个不愿意,嘴上也得先搪塞着。
顶多委婉地表达一下自己对当年事并不知情,不关心之类。
就是那些嚷嚷着要进内宫看皇帝的人,也没有当面说太后不好,总之先维持场面,事后再徐徐图之不是吗。
太后点了一圈的人,不是树大根深的老臣,就是当前权柄在握的重臣。
最开始大家还生怕被点名。
后来点到的人多了,没被点的人就开始忐忑,太后迟迟不点我,难道是对我有意见?甚至还盼望被点名起来。
就这么着,太后问了一圈,没人说她不好。
太后便笑了。
“满殿忠良,与先帝在世时一般无二。”
“所以,依你们看,我这个孤老婆子还有一点分量,还可以为咱们大梁推举一个摄政人选吧。”
“老七,你进来吧。”
众人还不等想出合适的话反驳,就震惊地看见,一个身量高大的年轻男人,锦袍玉冠地踏入了大殿。
他面容陌生,少有人认识。
可是听太后称他老七,许多人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这是……
嘉王!
嘉王,是当今皇帝的异母弟。
也是先帝晚年争储的诸位皇子之中,硕果仅存的唯二之人。
皇帝那一辈的嫡支皇族,到现在就剩了皇帝和嘉王两个人了。
皇帝登基时,原本还有几个兄弟存在,这些年或病或疯都没了,留下些子孙也不成器。
唯有嘉王,当年刚满十岁,没有直接参与争储,皇帝一登基他就主动请求进山修道去了。
皇帝一高兴还封这个识趣的幼弟做了王爷,赐了尊贵的道号。
这些年,嘉王就一直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只在逢年过节皇帝分发赏赐的时候,有一份送到他那边,大家才会偶尔想起,哦,山里还有一个皇叔呢。
嘉王今年三十多岁,因为长年修身养性,面容看起来和二十多岁差不多,身姿挺拔,步履稳健。
像一只清静而拔群的白鹤一样,穿过大殿,走到了太后身边。
躬身行礼,叫了一声“?母妃”。
?是太后做宫妃时候的封号,嘉王幼年在宫廷时,就一直这么称呼她来着。
一声旧称让太后微微动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