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第一炮灰 > 第154章 唯有一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少躲在大橹下面,妄图躲避箭雨的人,都被蹶张弩弩矢射死射伤。只有杨岐及部属的几名高级将领,因为身穿重甲,并不是十分担心自己的安危。

    “嘶——”裴元绍痛叫一声,原来是一根粗长的弩矢透过盾牌,射穿了他的左手掌——

    裴元绍忍住痛,抽刀削断弩矢,拔掉弩镞,找条绷带缠好手掌,然后佝偻着身躯跑到杨岐身边,说:“咱们一直这样不是事啊。也不知道敌人到底带了多少箭,把咱们当靶子打着玩呢!得想个办法!”

    杨岐只是回答:“嗯,已经在想了。”

    通常说出这句话的人,要么是想不出来,要么是根本就没在想。

    杨岐是属于先想不出来,然后干脆不想了。

    与此同时,营中还有一些没有武刚车和大橹防护的士卒,正在不断中箭,横七竖八地倒着,死伤说不上有多严重,可也绝对不轻。

    杨岐心里着急,却也知道干着急没有用。眼见没多大工夫,己方就死伤数百人,就不免觉得奇怪:明明是学着当初匡亭之战曹老板的战术,结成方圆阵固守,袁绍也没扔个炸药包什么的,怎么就感觉效果不明显呢?

    最后,他终于想通了:地势问题。

    当初匡亭之战,曹操是在一座土山上固守,弓弩的射程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时的情况是,袁术方想要射中曹操军阵,就得先进入曹军的射程,所以是袁术军吃亏。

    而现在杨岐军的营寨就在平地上,袁绍军用的又是射程更远的蹶张弩,方圆阵的效果当然要差了很多。如果一味固守,就算有木墙等障碍物的阻隔,袁大头一共有一万劲弩蹶张士,每人就算只有二十枝弩矢,也能投射二十万发,射不光你,射你个大半还是不费劲的。

    眼见形势严峻,骑兵校尉嵇霸找到杨岐请求出战:“上将军,属下愿领本部骑兵攻敌军侧翼!”

    杨岐断然拒绝:“不可!咱们那点家当,还不知道够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尽管杨岐进行过军制改革,他们军中一部都是三千三百七十五人,但骑兵数量要按照战马数量来,因此嵇霸的一部骑兵还是只有一千人,这是死账。

    就在他们说话的当儿,一支弩箭穿透大橹,射中了护卫鹿含的胳膊。

    杨岐赶紧命人救治,一名拿着绷带、提着药匣的步卒撩开营门猫着腰冲出来,还没到跟前,又是一支弩箭,透过木墙栏杆,把这名士兵的天灵盖直接射穿,当场死亡,尸体却还被弩矢顶着,晃了晃才侧身倒下,脑浆和血液流了一滩。

    数波箭雨过后,营寨中已是倒满死尸,还有一些伤员夹杂其中,发出哼哼唧唧的哀嚎。

    杨岐还是头一回觉得时间过得是这样长,明明六轮箭雨,不到一东的时间,他却觉得像是上了两节高数课。

    第六轮箭雨结束后,袁绍军暂时停止了射击。

    众将都松了口气。

    接着,他们听见对面有喊话声。

    杨岐直起腰,拨开两块已经快被射烂的大橹,站到武刚车上,隔着木墙栏杆看见对面呈鹤翼阵排布的袁绍军当中,有一员将领骑马立在盾墙后头,冲他们高声呼喝:“我家主公命末将传话:‘讨寇将军之威名,绍早已久闻。今杨将军率军犯境,绍不得已而自卫。望杨将军知难而退,不要闹得太僵。这样你我日后也好相见。’”

    袁绍军的六轮箭雨,以及这名将领的一通话,说白了就是劝退。如果杨岐军执意不退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恐怕就不止是箭雨了。

    而袁绍命人传达的这通话叫杨岐军的将校听了后,当即就有人劝谏杨岐:“上将军,敌我实力悬殊。如今那袁绍又有意抬我们一手,倒不如就此撤军算了?”

    “撤军?”杨岐瞪了他一眼,叱道:“你觉得我们现在撤军,能安全回到老窝吗?不要忘了,张杨名义上是袁绍的附庸,这家伙和咱们可是有着深仇大恨。此前他畏惧我们主公的实力,才违心地卖给咱们军通。如今我们刚出荡阴县,就被袁绍堵在魏郡的大门口杀了一通。这会儿要是灰溜溜地逃回去了,张杨那骑墙的会轻易放过咱们吗?还不是痛打落水狗!”

    周仓闻言,咬牙切齿道:“既然回去是死,待在营寨里也是等死,倒不如冲出去,跟他拼了!”

    众将校纷纷呼应:“是啊,倒不如跟他拼了!躲在营寨里被射死,真是太窝囊了!”

    看着情绪激动亢奋的部属们,杨岐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怒啐了一口,叫了声:“拼!——不过,该怎么拼,咱们得研究一下。不能白白送死不是?”

    于是,趁着袁绍方喊话的工夫,杨岐和众将围坐一圈,拿石子在沙地上写写画画,进行起了紧张的战法讨论。

    他们讨论出的战法分为两种,其一是以散阵,步骑混合的态势发起冲锋,这样的阵法可以降低敌人强弩的命中率,而且散阵的移动速度更快,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接近敌阵,这样也可以降低被命中的频率。

    其二是盾墙推进。尽管袁绍的蹶张弩在射程内能够洞穿盾牌,但这并不代表盾牌就没有防护能力。如果以密集盾墙阵型推进,会增加挨射的概率不假,但事实上,因为阵型防御力强的关系,推进过程中真正伤亡数量的期望值,和散阵并不会相差太大。而且盾墙阵型在接敌后,近身肉搏的效果肯定也是要强于有些近似于各自为战的散阵的。

    确定了这两种战法后,该实施哪一种就很重要了。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两种都用?一半人散阵,一半人盾墙,看看哪个好使就变阵为那种呗?

    想多了。在古典战争时代,发号施令一靠旗语,二靠嗓门,加上兵员素质放在那儿,一万多人,哪能说变阵就变阵那么灵活?

    更何况他们这回是要去玩命,玩命什么意思?给一个命令,然后冲就完事了,剩下的只能等打完才能慢慢聊。像这种近乎于突围的行动,最忌讳命令复杂繁琐。

    所以,为了行之有效地确定该具体实施那种战法,杨岐做出了一个决定:“咱们投票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