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父道光帝 > 第74章 正式称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道光皇帝这番话,顿时把太子和文武百官,雷的外焦里嫩。

    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看着太子和文武百官,纷纷一脸发愣的望着自己。

    道光皇帝不由气不打一处来,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

    “朕禅位于太子,这么大的事情。

    你们竟然无动于衷吗?

    就没点表示吗?”

    愣了许久的文武百官,终于反应过来。

    但依旧满脸惊骇的表情。

    老皇帝禅位于太子。

    千古以来,也是非常的罕见。

    近一点的年代,也就宋高宗禅位于宋孝宗,乾隆禅位于嘉庆皇帝。

    (唐高祖禅位于唐太宗并不算,毕竟不是自愿)

    可冷不丁的,在百官面前上演这一场禅位大戏。

    这突如其来的惊变,犹如刹那间,一滴水滴入了油锅里头。

    整个朝堂里面,瞬间一片沸腾。

    军机大臣曹振镛率先跳了出来,痛哭流涕的跪在地上,大声反对说道:

    “万岁爷登基10余年,一直励精图治,勤俭节约,这么些年来从未更改过。

    也正是万岁爷这般兢兢业业,我大清才有如此盛世。

    天下才难得有如此的一片歌舞升平。

    大清版图更在万岁爷的治理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400万平方公里。

    堪称历朝历代之最。

    而这一切,,都是万岁爷您的功劳。

    太子爷虽然贤明,可也是在万岁爷您的亲自调教下,才有今日。

    天下臣民,无不对万岁爷感恩戴德,

    无不怀念万岁爷,恩泽天下的雨露君恩。

    如此关键之时,万岁爷万万不可轻易抛弃天下臣民呀。”

    有了军机大臣曹振庸的带头。

    百官纷纷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也纷纷的跳弹出来,一个个就像是死了老父亲一般的依依不舍。

    甚至有些还嚎啕大哭,跪在地上用头抢地,磕的额头鲜血汩汩直流不已。

    那模样。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死了爹妈。

    鸿胪寺卿更是趴在地上,哭的那简直叫一个伤心,声音哽咽说道:

    “臣等思念万岁爷,日夜锥心不已,无不盼着和万岁爷一同,缔造太平盛世。

    万岁爷万万莫要轻易提及退位之事,以免寒了臣等的一片忠君之心……”

    一个工部郎中抹了抹哭红的眼睛,扑通一声便跪倒在地:

    “臣等久沐君恩,还没来得及报答呢,陛下就迫不及待的说什么要禅位,这让臣等情何以堪?”

    “是啊,如今陛下春秋鼎盛,正应该为大清发光发热,多做贡献,禅位一事,还请陛下三思!”

    看着这些极善于表演的官员们,一个个跳出来大声反对。

    道光皇帝嘿嘿一声冷笑,有些揶揄的说道:

    “说什么朕年富力强,春秋鼎盛,这些个奴才,怕是没见着,去年朕几番呕血吧?

    究竟是因为一些什么事让朕气得呕血,却从来没有人过问过。

    虽说多方调养,可朕如今,依旧疲惫不堪,实在难以历经繁杂国事。

    至于那些说朕功在社稷的大臣,怕不是眼瞎了吧?

    真以为朕这么好糊弄?

    国库里的窃银一案,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心里没个数吗?

    说什么天下臣民都感念朕的浩荡君恩,嘿嘿嘿嘿……

    怕不是都在背后笑话朕,说朕是个糊涂蛋吧?

    也是。

    你们一个个,都觉得朕才是个好糊弄的皇帝。

    从文庆到曹振镛,连个鸡蛋卖多少价格,都不肯对朕实言相告。

    这可是朕的内务府大臣,朕的统领军机处大臣……

    连这些位极人臣的大臣都如此对朕,遑论其余的文武百官?!”

    一说到这。

    曹振镛吓的魂不附体,连连哆嗦的跪在地上,口中连称死罪……

    阴冷的顿了一顿曹振镛一眼。

    道光皇帝意犹未尽,声音却依旧那般寒冷:

    “朕都明白,朕久居宫中大内,虽说没有深入民间,没怎么了解民间疾苦。

    可真以为所有事你们都能够骗朕吗?

    你们想多了,朕没眼睛没耳朵,可不代表所有人都没有。

    朕早晚会知道真相,只是,愿不愿意发作而已。

    你们这般惺惺作态。

    朕也明白其中缘由。

    无非不是觉着,太子素来精明,且喜欢任用精明能干,品格高洁的臣子。

    朕要是禅位于太子。

    你们是不是就觉着,换了新皇帝就没那么好伺候了?

    这太子,是不是就没朕那么好糊弄了?

    可朕偏偏就告诉你们了。

    朕资质愚鲁,但并不代表朕没有自知之明。

    折腾了这么两年,朕也渐渐明白了。

    大清,唯有交到太子手里,才能让他真正发扬光大,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兴与强盛。

    朕一国之君,享天下权柄十余载,

    也够了,也累了,也乏了,也恨了……

    是时候,将这国之重器交给下一代了。”

    说完一顿急急的咳嗽。

    用手中的丝巾轻轻的捂了捂嘴巴,道光皇帝拿起一看。

    上好的苏绣丝巾上面,竟然布满着丝丝血迹。

    看着这丝巾,道光皇帝摇头苦笑。

    向文武百官展示着这一张丝巾:

    “诸位臣工也看着了,太医们虽说朕已痊愈。

    可朕的身子,自家晓的。

    朕如今,每每咳嗽都会带出许多血丝,

    国事诸多繁杂,劳心劳力,朕已经是难堪大任,”

    说完,扫视了一遍殿中的群臣。

    有些伤感的叹了口气说道:

    “想来,诸位卿家应该还记得。

    先帝大行(驾崩)之时,不论是正大光明牌匾后,亦或是先帝随身物品之中。

    都没有发现传位诏书。

    当时情势何其凶险?

    江山大位,险些落入了他人之手。

    要不是皇太后深明事理。

    在最后时刻,指定了由朕登基称帝。

    若是换作吕武(指吕雉和武则天)之辈,怕是又要喋血宫中!

    千古以来,多少帝王,就算是到死了,也不愿意松开手中江山大权。

    以至于漫漫千年之中,但凡遇见皇位交接,无不是掀起一片片腥风血雨。

    甚至导致国家急剧衰退,就此没落,甚至发生亡国之祸的也不在少数。

    朕这几天,一直思虑再三,反复的想了想这两年来的变化。

    这才决定,正式禅位于皇太子奕纬。

    太子奕纬勤恭克敏,足智多谋,善决大事。

    定然能够克承大统,继承我大清江山。”

    说着说着,道光皇帝便把跪在地上的太子亲切的扶起来,一脸笑眯眯的说道:

    “来来来,我儿且安坐龙椅……”

    说着,便拉着太子奕纬往龙椅上塞。

    太子奕纬如何敢答应?

    连忙摆手拒绝,有些哽咽的说道:

    “若是为皇阿玛分忧,则是儿臣之幸。

    是皇阿玛赐予了儿臣这身骨肉,也是皇阿玛,教会了儿臣该如何治国理政,该如何驾驭群臣。

    您的恩德,儿臣终身难忘。

    可为人处事之道,江山治国之术,儿臣还有很多,需要向皇阿玛努力学习的。

    就让儿臣在您身边做一个太子,以学习为要务,以理政为根本。

    咱们父子,共同匡扶大清,开创太平。

    如此,儿臣余愿足矣。

    实不敢做过多要求。

    若要儿臣南面登基称帝,实非儿臣所愿。

    还请皇阿玛明鉴。”

    说完甩开道光皇帝的手,扑通一声跪在了他面前。

    整个人兀自摇头不已。

    说什么也不肯坐上龙椅。

    这份谦恭与推辞。

    看的道光皇帝心中宽慰不已。

    反而更加高兴的将他重新扶起来说道:

    “呵呵,你这个痴儿,叫朕怎么说来着……

    学习一道,自古以来哪有止境?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终究是没个满足的时候。

    难不成你要等老了,都不愿继位登基吗?

    可朕的这副身子,怕是也等不及了……

    朕当年登基,何其凶险?

    实在不愿你,重走朕当年的那一副凶险之路。

    唯有眼睁睁的,看着你顺利登基称帝,这才能够放心的下。

    乖,听阿玛的,

    坐上这副龙椅,你就是皇帝了。”

    说完硬邦邦地将太子奕纬直接往龙椅上一按。

    强行用双手摁住儿子的肩膀。

    笑眯眯的说道:

    “来来来,我儿当为尧舜……”

    然后又笑着说道:

    “汝好为之,好为之……”

    被强行摁在龙椅上的太子奕纬,心里头不由哭笑不得。

    “我家谁谁谁当为尧舜”,这可是木匠皇帝对崇祯皇帝说的话。

    可问题是,这崇祯皇帝也不是什么好鸟啊。虽然亡国之祸不是由他而起。可明朝在他手中亡国,确实没跑的。

    好为之,好为之。

    这句话却是,宋太祖对宋太宗说的话。

    这两个比方,打的真是一点不恰当。

    说将出来,简直让人冷汗直流。

    忽然。

    太子奕纬默然的响起了侍读杜受田对自己说的话。

    屁股上就像装了弹簧一般弹跳而起。

    重新扑通的跪在地上,紧紧的抱着道光皇帝双腿:

    “皇阿玛,儿子的性格您是知道的。

    些许帝王虚名,儿臣压根就不在乎。

    儿子最大的心愿,是能够静静地守候在阿玛身边。

    看着阿玛笑,看着阿玛身体健康,看着阿玛毫无烦恼。

    如此,余愿足矣……

    至于儿子嘛,儿子才是那个资质愚鲁之辈。

    自出生之时起,就一直调皮顽劣,这些年来可没少让阿玛操过心。

    也多亏了有阿玛这般的仁爱君父,儿臣才能够得以茁壮成长。

    到如今,才能够为阿玛些许分忧。

    才能够学着料理国家大事。

    可这一切的一切,皆是拜阿玛所赐。

    眼前的这江山大位,岂是儿子能够轻受的?

    禅位一事,请阿玛,万万莫要提起……

    否则,岂不是陷儿子于不义吗?”

    说完,声泪俱下。

    袖子里,却藏了一把辣椒干。

    眼见儿子哭得这么伤心。

    头发已经有些微微斑白的道光皇帝,简直那叫一个感动。

    高兴的拉着儿子,对朝廷文武百官说道:

    “诸位爱卿看到了没有?

    朕今日,竟然获得了一个孝子。

    真是朕的大喜之日啊。”

    满大殿的文武百官,声音稀稀拉拉的开始恭贺起来。

    扶起眼前的这位儿子,道光皇帝是越看越满意。

    激动的扶着他的胳膊,言语铿锵有力说道:

    “你是朕精挑细选的太子(事实上也没得挑)。

    你的性格秉性,朕岂能不知?

    多年来国库空虚,国家随便要办一点什么事情。

    国库都是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可这些事情在你手底下,纷纷都能够毫无压力的解决。

    京城的禁军和大内侍卫,军纪何其涣散败坏?

    早在嘉庆时期,更是发生了屠夫刺驾案,天理教围攻皇宫案。

    到了阿玛手里,也未能有所好转。

    可你监国才两年不到,这禁军和大内侍卫。

    竟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士气焕然一新。

    如今的官场风气,也是渐渐扭转。

    这一切,阿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以前一些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也都提上了议程。

    京城和直隶(天津),已经开始铺设了水泥路和铁路。

    几条大运河也在快速的疏浚和修筑水泥堤岸。

    今年的黄河,以及湖南洞庭湖,再也没有发生过水患。

    那些曾经沿岸骚扰我大清的西洋人大军。

    如今也只能隔海兴叹。

    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举国上下的鸦片,也肃之一空。

    这要搁在以往,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你啊。

    朕又不是瞎子,又不是傻子。

    太子所做的一切,朕在心里头都给你记着呢。

    这江山大位,舍你其谁?”

    说完,便要拉着太子奕纬重新坐上龙椅。

    趴在地上的太子,就像是青楼里世事誓死不从的一些头牌花魁。

    扭扭捏捏的,整个人带着哭腔,说什么也不肯就范。

    就在道光皇帝准备强拉硬扯之时。

    忽然只听得太子奕纬,整个人激动的大哭了起来。

    冷不丁的一口气没喘上来。

    直接便晕倒在龙椅旁边。

    废话。

    这么敏感的时刻,本太子不装晕,还能和你打消耗战吗?

    太子奕纬心中如是想着。

    看着忽然激动晕倒的太子。

    道光皇帝也是没想到会有这种情况。

    而群臣也趁机开始委婉劝谏说道:

    “万岁爷,太子殿下一片孝心,不如就请万岁成全了他吧?”

    道光嘿嘿一声冷笑。

    直接伸手招呼过身边的几个太监。

    二话不说便直接把“昏倒”的太子奕纬,强行给扶上了龙椅。

    几个手脚麻利的太监直接给他披上了龙袍,带上了皇帝专有有的礼帽。

    眼见太子奕纬换好龙袍以后。

    道光皇帝悠悠的转过身来,看着满大殿目瞪口呆的文武大臣。

    冷冷的一声暴喝:

    “众爱卿还不见过新君吗?

    莫非是要犯下大不敬?”

    群臣心中一身哆嗦。

    在道光皇帝的淫威压迫之下,口中直呼万岁不已。

    刚刚还假装晕倒的太子奕纬。

    眼见如此动静,直接郁闷的,气晕了过去。

    话说历史上。

    上一个强行让太子如此登基称帝的。

    好像是准备找背黑锅太子的宋徽宗吧!

    可自己这算怎么回事啊?

    好端端的一个皇位,竟然从天而降!

    真是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