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知青来村里的第二天,郭家风被他大哥派去给知青院打整房子,把柴房和鸡圈打通了,再胡好墙面,就能空出一个新房间了。
“郭大哥,现在村里有车出村吗?”
和郭家风搭话的是知青院选出来的队长,名叫周强,是胡省人,人长得壮实,皮肤黑呦,也跟着村里的人一起打整房子,是个能干活的。
“这会可没有空余的牛车了,地里都要用牛车。”
这一天下来,郭家风对周强算熟稔了,“你们要去镇上?”
“是啊,大多数下乡,只带了衣服和被子,其余的生活用品都没备上。”
接话的是女知青,名叫欧阳夏,是女知青那边的队长,京市那边来的。
“明天就要上工了,去镇上来回一趟费时间,要是有车会快点。”欧阳夏继续说道。
“这样吧。”郭家风见他们实在是为难,也是第一次来乡下,能帮就帮一把,“我出去找个人。”
见郭家风出去,欧阳夏不明所以:“周同志,能行吗?”
“看看吧,有办法最好。”
郭家风出了外面,找了正在给知青院做围栏的梁忠,他是前天回来的,回来的时候给村里拉来了秋收后护田的肥料。
“你有办法?”郭家风把知青的需求说了下,“村里就只有两头牛,可都在地里了,秋收前,爹都不会让牛出村的。”
可是,十五个知青的生活也要过,总不能让人家邋里邋遢的,不给安排好,很容易出事。
“你大哥怎么说?”
梁忠没立即应下,村里的事他除了农药化肥外,其余事很少插手。
“呵,知青找了他,他回绝了。”
郭家国的性子,无利不起早的,何况他爹都没点头的事,他更加不会管。
“你让知青写个单子。”梁忠明天是要去镇上一趟的,“钱和票收齐了,只买生活用品,其他杂七杂八的,我不应。”
“行,我和他们说说。”
“对了,你见着那个盛淮东没?”
梁忠把转身要走的郭家风扯回,小声在他耳边嘀咕一句。
郭家风摇摇头:“他要迟几天到,我特意问了爹了,说是路上耽搁了。”
“行,知道了。”
郭家风回屋里让周强找知青们列个要买的单子出来,等把知青院打整好,单子就到了他的手里。
看着单子上列的东西,郭家风嘴角直抽抽,递给了一旁的梁忠。
“我说了,不买杂七杂八的东西,只带生活用品。”梁忠只拿眼角瞧了一眼,没接单子,“我没这么多时间跟你们耗。”
“大哥,我们给你钱和票的。”一个女知青站了出来,“何况东西不重,在供销社就能买得到。”
男知青还好,要买的都是水盆和毛巾。
女知青就多了,除了洗漱用的,就是蛤蜊油、雪花膏,甚至还有丝巾,还特地标明的要什么花色的,瓜子、糕点都有。
“走了。”梁忠二话不说就要走。
“你这人咋这样啊!”另一个长得娇艳的女知青出声,“我们都说了给你钱和票了,还给多你了,就当是路费了。”
“你把单子给供销社的人,他们自然会帮忙采购的,这点东西也不碍你什么事啊?”
“你这么能,你咋不自己去买?”
梁忠转过身,他本人长得高大,常年在外跑路,身体矫健,沉着一张脸还是很唬人的。
“别太把自己当一回事。”梁忠扫了一眼屋里的知青,“我不缺你们那点钱和票。”
见梁忠是真的要走,男知青这边就有人站了出来:“梁大哥,我们四个就买几个洗脸盆和毛巾,您能不能帮着我们带?”
“行。”梁忠点头,跨着长腿就出门了。
屋里其他来帮忙的村里人,可没有梁忠这种能耐,也不可能帮忙,给他们修整房子,也得不了好脸色,还赖在这里做啥,直接回家去了。
“青青,你刚刚态度这么不好,难怪人家不帮忙?”一个女知青埋怨起那个娇艳的女知青,“这可咋办呢?”
温青青瞪了出声的朱同芳一眼:“单子上就你写的东西最多了,你还好意思怪我?”
见两人又要吵起来,欧阳夏眉头紧皱:“别吵了,我们女知青也跟着男知青那边一样,只买洗脸盆和毛巾。”
温青青:“明天就要下地干活了,太阳这么晒······”
“那就你自己去买!”站在欧阳夏旁边的女知青出了声,“队长,我们登记一下买这两样的数量,等下咱去找梁大哥。”
“好!”欧阳夏点头,“要买的,在我这里登记。”
除了温青青和朱同芳,其余八个女知青都登记了,没有这两样东西,他们连洗澡都没办法。
梁忠是在吃了晚饭后,收到了女知青那边递过来的单子,他没再为难人,收了钱和票,点头应下了。
“爹,你能给我带东西吗?”
“不是给你带了糖果和煎饼了吗?”梁忠坐在门口,看着儿子打拳,“你还要买啥?”
“我想给,想给四妮买头花。”
“买什么?”梁忠听不清儿子说的话,“说话大声点,像个爷们!”
“我想给四妮买头花!”梁言希声音大了不少,停了手中的动作,“我给你钱票。”
“嘿嘿!你哪来的钱?”
“娘给我的。”梁言希也不等他爹是不是答应了,跑进房间里拿出了钱和票,递给他爹,“爹,够吗?”
梁忠接过钱,数了下,有一块多了,皱巴巴的,一看就是存了很久的了。
“行,我明天给你带。”梁忠把钱票收下,揉揉儿子的圆脸蛋,“你得快点长大,不然人四妮可不要你了。”
“爹,你胡说!”
梁言希瞪了他爹一眼,继续去打拳了。
他长高了不少,都比四妮高一个头了,他娘都说,他是男子汉了!
知青院发生的事,村里人在吃了饭,坐在榕树头下纳凉的时候,都知道了。
“这群知青,可真够大花洒的。”
“人家脑袋不仅扎实,裤兜里都满满的,可不像咱们一样,天天挨饿的。”
大部分的人听了,当是笑话听了算了,毕竟梁忠这人,村里人还是很佩服的,单单是他能定时从公社里拿到化肥的指标,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信服。
何况,梁忠的做法无可厚非,在他们看来,很厚道了。
不过,有心的人听了,倒是听到了另一层意思。
第二天,知青们下地干活,村里不少男的就凑了上去,说是要给女知青去镇上采买东西。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